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重生:大明皇帝天团 » 第柒拾叁回:三代奋起伏漠北,二王南下定中原(下)

第柒拾叁回:三代奋起伏漠北,二王南下定中原(下)

    多尔衮眉头微皱,当即就想破口大骂,但位居其身后的范文程却是轻拍其背,俯首轻声说道:“摄政王稍候。”

    多尔衮目光一闪,这才冷静下来,自己想要发兵南下,身后朝堂可不能起了纷乱,扯自己后腿,今日让反对之人全部跳出来,自是更好。

    多尔衮心中想到此处,当即闭上双目,双手环抱,不再多言。

    而大清其余旗主,支持多尔衮的多泽、阿济格等人看到多尔衮没有说话,也是观察朝中动态,并不多言。

    就在众人不再说话之时,谭泰却出班说道:“启禀皇上、摄政王,奴才以为摄政王此言甚是,我大清若不趁中原颓靡之时出兵南下,就怕来日李自成站稳脚跟之后,再难有入主中原之时,肃亲王此言实在荒缪,死人哪有复生的道理?”

    豪格忽地见到这个昔日拥护自己的谭泰,现在居然还敢出言嘲讽自己,也是勃然大怒,当即就勃然大怒,骂道:“你是何人?这朝堂之中还有你这等奸人说话余地不成?”

    谭泰被豪格这一骂,看到这个昔日的大贝勒如今沦落如此,却是冷笑连连,说道:“我大清朝堂之中,忠贞之士自然有发言之处,肃亲王难道要把持朝政不成?”

    谭泰此言一出,众人差点笑了出来,如今的豪格哪里还有把持朝政的力量?那两黄旗将士昔日之所以支持豪格,不过是因为想要皇太极子嗣继位而已,对于豪格本人,却是谈不上忠贞的。

    豪格也是被气得够呛,当即就要发作。

    多尔衮见得这般模样,终于再度开口说道:“肃亲王谨言,我大清之所以战无不胜,便是靠着‘八王议政’这般制度,我大清自是容得下朝臣说话的。”

    豪格听得多尔衮此言,更是怒发冲冠,当即撸起衣袖,骂道:“摄政王!本王所言之事,怎就容不下朝臣了?”

    多尔衮看着面前这个豪格,也是暗暗皱眉,豪格终究还是自己兄长皇太极的子嗣,如今福临刚刚继位,倒也不好立即把豪格杀了。

    豪格看到多尔衮不再说话,当即便又要开口大骂。

    御座之上的福临看到殿内自己这些叔叔、兄弟眼看就要大打出手,也是吓得这小孩差点哭了出来。

    大玉儿对于殿内众人也毫无办法,只能将福临牢牢抱在怀里,不做言语。

    就在朝堂之中眼看就要失态之时,郑亲王济尔哈朗终于轻声说道:“肃亲王莫要着急,摄政王谈及此事,不就正是征求吾等意见而来?又何必在圣驾之前失了体统?”

    济尔哈朗自然是不能强压豪格一头的,于是豪格再度骂道:“郑亲王休要在此装作好人?那明成祖朱棣复生之事,如今何人不知何人不晓?要说是谣传,本王是难以相信。”

    豪格说罢之后,也是气急败坏,当即坐回了座位之上,再不言语。

    多尔衮看到这些人压不住豪格,也就望向了坐在一旁、昏昏欲睡的代善,问道:“礼烈亲王,你倒是说说,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多尔衮此言一出,众人这才纷纷看向了代善,代善作为努尔哈赤的次子,在昔日的大阿哥身死之后,便是真正的大阿哥,如今又掌握着两红旗,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但是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身为大清礼烈亲王的代善,此时却是昏昏欲睡,浑然没有听到多尔衮声音。

    多尔衮见得如此,也是暗暗皱眉,再度呼道:“大哥,大哥?”

    老好人代善被多尔衮几番叫喊,仿若惊醒一般,猛地睁开了双眼,不好意思的说道:“本王昨日劳累一夜,未曾听到,还望诸位恕罪。”

    代善说罢此言之后,仿若不想参与多尔衮和豪格的争锋一般,又再度闭上了双眼,不做言语。

    多尔衮没有办法,只好看向了御座上的福临,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请皇上自做决断吧。”

    多尔衮说完此言之后,自顾自的坐回了座位上面,不再言语。

    那小福临哪里能做得了主,被自己叔父一问,也就只敢望向了坐在自己身后的母后,眼光之中流露出求救神情。

    于是在大清朝堂之上,气氛再度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就在这般尴尬场景之下,大玉儿看到八旗之中,两黄旗不愿出头、正蓝旗豪格势单力薄、镶蓝旗济尔哈朗又是老油条不愿表态、代善虽然是大贝勒又能征善战、立下不少战功,但自来远离权利中心,哪里会挺豪格?

    而多泽、阿济格两兄弟,那时多尔衮的同母亲兄弟,自来就是多尔衮铁杆。

    至于满汉八旗,从来就没在这些人考虑之中。

    大玉儿无奈之下,才终于开了玉口,说道:“摄政王所言有理,我大清自开国起,便无时不以‘七大恨’自勉,如今中原动乱,社稷更替,我大清正可以发兵南下,一举入主中原。”

    大玉儿此言一出,豪格再也没有了反驳道理,于是自顾自的坐在座位上生气而已。

    多尔衮环视一圈,见终于没有人再敢反对自己,于是猛地站起身来,说道:“自今日起,五日之内,急聚兵马而行,各旗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全部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

    多尔衮说罢此言之后,多泽便抢先站起身来,说道:“臣等遵命。”

    其余众人,就连豪格也都只好跟随着站起身来,说道:“臣等遵命。”

    ......

    就在多尔衮下令之后,没过几日,便在四月初九,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统领满洲、蒙古兵大半及汉军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声炮起行。

    动员兵力之多连清方人士也说“前后兴师,未有如今日之大举”。

    清廷这次出兵同崇祯年间三次入口大不一样,战略目的已由掠夺财物子女变为进取中原,大清积累实力数代,终于向着中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