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二十二章 困境

第二十二章 困境

    江南的风波渐起,看起来会有些争端,但是在京城,风雨已经打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前几天,礼部观政进士张璁做了一个所有人的意想不到的举动,上疏进《大礼或问》。

    内容大概就是:

    “朝议说皇上入嗣大宗,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王妃为皇叔母的事情,不过拘执汉定陶王、宋濮王的事,谓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复顾其私亲之说耳。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臣厕立清朝,发愤痛心,不得不为皇上明辨其事。”

    “汉哀帝、宋英宗为定陶王、濮王之子,是因成帝、仁宗无子,皆预立为皇嗣,养于宫中,尝为人后。今武帝已嗣孝宗十七年(实十六年),“臣读祖训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今武宗无嗣,以次属及,则皇上之有天下,真犹高皇帝亲相授受者也。”

    这也就推翻了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对于礼仪作出的说法。

    而且还是有理有据。

    不过有时候占着“理”还真不一定能赢。

    首先感觉到愤怒的不是杨廷和,而是礼部尚书毛澄,毕竟是他手底下的人,现在竟然出现了这种问题。

    而杨廷和却是不慌不忙,首辅大人自然是运筹帷幄之中。

    看着因为此事愤怒不已的毛澄,杨廷和淡定的喊到:

    “宪清!”

    毛澄被杨廷和喊住自然是将自己的情绪平复了下来,然后看着杨廷和,等待着他的下文。

    然后就听到杨廷和继续的说到:

    “你觉得这次的事情,是你礼部的进士自己的意思,还是有他人的意图在里面?”

    杨廷和这个话就问得非常有水平了,虽然现在小皇帝安稳了一段时间,但是之前的那些事情也是表现出朱厚熜可不是这么好控制的。

    不知道现在为什么安稳了下来,但是这次张璁的上书,让杨廷和觉得朱厚熜安稳这么久就是为了等此刻。

    杨廷和的疑问顿时也是惊醒了毛澄,这到底是朱厚熜的意思还是这个进士自己的意思呢?

    虽然现在的朱厚熜看起来是安稳了下来,但是谁知道他背后在酝酿着什么。

    而这次事情也算得上是给他们两个提了个醒!

    毛澄沉默了片刻,和杨廷和对视了一下,然后坚定的说到:

    “不管他是背后有人指使,还是单纯的想要媚上,都不能无视礼仪!”

    观察了毛澄的反应,杨廷和这才松了一口气!

    杨廷和看了张璁的上书之后当然不是和他现在反应的那样镇定。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是朱厚熜的手段,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因为朱厚熜的手段他也见识了很多次了。

    朱厚熜的手段其实也就是利用他们言语中的漏洞进行反击,虽然杀伤力巨大,但是这次这个好像是沉浸在此道几十年的一个人写的,文笔老辣不说,而且还有理有据,利用的都是圣人言。

    而且又是礼部的人,他唯恐这里面是不是带着一点毛澄的意思,所以才来找毛澄商议,现在看来不是那杨廷和也就放下心来了。

    张璁这个即是是杀伤力再大,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一个小小的进士,即是是皇帝推出来的他也不怕。

    现在朝中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张璁的这份上书看起来说的是礼仪的问题,实际上矛头都在往杨廷和身上指,毕竟反驳的都是杨廷和还有毛澄共同商议下的决定。

    这个时候风雨已经打到了他们的脸上,现在也不仅仅是一边在战斗了。

    一群人感觉到这是莫大的风险,做事都变得小心了,生怕一些风浪打到自己的身上。

    而有些人则是看到了这次事情的机遇。

    一群御史也开始了对张璁的上书,也不说其他的问题,就举报他行为不端正,还有生活作风的问题,对于上书的事情一直不提。

    文官的手段不就是这样吗?攻击人都是先从品行上手的。

    御史们到底是自发的想要讨好杨廷和,还是杨廷和让这些人做的,这就无从知晓了。

    张璁自然是感到非常的苦恼。

    在他的眼中,虽然这封奏疏可能会得罪当朝首辅,但是应该也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名头,还能得到皇帝的赏识。

    结果现在皇帝没有赏识他,自己也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局面。

    而杨廷和现在好像不痛不痒,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和张璁想象的不一样。

    在他的想象之中,杨廷和虽然不会被群起而攻之,再这么也会被人说两句吧,但是现在朝钟一点消息都没有。

    还有最重要的是,他写这个最基础的目的就是觉得应该能得到朱厚熜的赏识。

    甚至在他的心中已经做好了被朱厚熜接见的准备。

    但是朱厚熜现在好像一点都不知道一样。

    这样张璁感到更加的郁闷,心态直接都崩了。

    因为这次上书,本来就有些混不开的礼部,现在对他更是人人喊打了。

    而朝堂之上则是不断的有弹劾他的消息传出来,这就让他更加难受了。

    当然,那些御史其实翻来覆去也就那几句,因为张璁现在也是第一次当官,资历尚浅,也没有什么黑料可以扒出来。

    如果换一个老官员,那估计就不一样了,当官当久了没有人的屁股是干净的。

    但是让张璁想不到的是,事情突然迎来了转机。

    他的上司的上司的上司,礼部侍郎王瓒却是找上了他。

    有投机杨廷和的,自然就有投机皇帝这边朱厚熜的。

    当然,王瓒其实并不是为了投机,而是因为他认为张璁的上书很对,是一个人才不应该被埋没!

    张璁顿时瞬间感到泪目,因为这么久以来,终于有一个人懂他了。

    张璁觉得他写这个的目的可能不纯,但是里面的道理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杨廷和还有毛澄想要让朱厚熜继嗣肯定是不合适的。

    但是自己人微言轻,也没有人愿意相信,大都是付诸一笑,作为一次笑谈而已。

    现在有了礼部侍郎王瓒的支持,张璁感觉自己的心中也是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