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二十一章 崔江明的自信

第二十一章 崔江明的自信

    其实朱厚熜派吕芳过来真不是像杨廷和等人想的那样,派人去揽财的,他主要是想要知道整个江南的情况。

    因为现在已经是正德十六年末了,而宁王造反都是正德十四年的事情了,为什么江南这边的税收还是收不上来,这边可是没有宫里的盘剥。

    所以朱厚熜才将吕芳这种老阴比派了出来,如果他派黄锦,不说其他的,黄锦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还可能被他们玩得团团转。

    能在地方上混上布政使和按察使的,而且还是江南这种肥水地,不是和朝中盘根错节,怎么可能站的稳脚跟?

    所以这也是朱厚熜派吕芳的另一个原因,朱厚熜现在看着是个皇帝,很唬人的,但是这个皇帝没有自己的势力,甚至朝政这些也得看杨廷和的脸色,所以真的不算什么。

    而吕芳就不一样了,很明显他是张永压在自己这里的宝,那朱厚熜何不借用张永的势力,来调查江南的情况。

    而张永和吕芳这边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对于张永这种“八虎”时期还把刘瑾整下去的人可能会不知道?

    而吕芳是张永向朱厚熜释放的好意,朱厚熜这边也是接受了张永的示好,直接用吕芳让他前往江南这么重要的地方可见一斑了!

    自此张永和朱厚熜双方就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而且张永也是知道,明朝的历代帝王上台之后司礼监的掌印都会换的,所以他将这个机会给了吕芳,也是再给吕芳铺路。

    而刘洪虽然也是干儿子,但是很明显吕芳更让人值得信任。

    不过毕竟这么多年的干儿子了,张永也看出来刘洪的不满。

    他不认为刘洪能够对自己这个司礼监的掌印怎么样,毕竟是把刘瑾整下来的,这点魄力还是有的。

    吕芳等人在织造局小太监的带路之下进了织造局。

    说是织造局,其实也就是和其他的衙门差不多的存在。

    江南织造局其实也就是杭州织造局。

    分为两部分,织造衙门是织造官吏驻扎及管理织造行政事务的官署﹔织造局是经营管理生产的官局工场,生产组织各有一定的编制。

    而吕芳来自然是将这两个部分都接过来了,本来朱厚熜还想让吕芳兼任市舶司的,但是步子迈得太大,怕扯着蛋。

    这样可能他的意图就暴露出来了,而且现在江南的形势也不明了,最后在朱厚熜的深思熟虑之下,吕芳还是先把这个坐稳吧!

    吕芳这边进了江南织造局,但是知府衙门这边却是闹翻了天了。

    吕芳的到来肯定也就是宫里面的意思,要是这里的底被露了出来,他们几个人都是吃不了还兜着走!

    布政使叶继聪拍了拍自己面前的桌子,说到:

    “这个吕芳来者不善啊!”

    杭州知府纪元敬冷笑的说到:

    “何止是来者不善,估计这次来都不仅仅是为了宫里织造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两个人,按察使崔江明却是反应不大,甚至还在吃着旁桌上的茶点!

    而叶继聪这边急着在堂前走来走去,然后注意到崔江明甚至还在吃茶点,顿时也就忍不住了,说到:

    “崔大人,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崔江明给打断了,崔江明对着他摆了摆手,说到:

    “老叶!你别晃来晃去了,我看着都心烦,坐下吧!”

    “至于这个吕芳。。。”

    崔江明顿了顿,看了看自己对面的这两个人,然后继续的说到:

    “现在也只是态度有些不明,吩咐织造局那边的人盯一盯就好!”

    然后崔江明吃完最后一口茶点,喝了一口茶。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说到:

    “二位不用担心,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

    崔江明自然是不觉得现在的织造局这边有什么问题,织造局的那些太监们谁没有拿过好处,难道他们敢把自己这些人卖了?

    而且给江南这边减税,停止织造局的活动也是上面那些大人允许了的。

    其实朝廷中的官员们自然都是想看着江南织造局开不下去。

    因为织造局经费的来源,完全靠工部和户部指拨的官款,其中工部拨款占百分之五十五,户部占百分之四十五,然后根据织造任务和生产能力的大小分配。

    织造局做的事情又主要是帮皇帝,而且太监们在地方的横行也是他们想裁掉织造局的原因之一。

    既然此事是朝廷的各位大人默许的,那么即使是出了一点差错也没有什么。

    当然江南织造局其实也是对老百姓还有商人们的盘剥。

    而这两年没有织造局,虽然官员们有些贪墨的,但是始终都没有织造局对这群人的伤害大,甚至江南的经济出现了再一次的繁荣。

    自己这些人能够捞到不少的钱,而老百姓们也愿意这样做。

    现在是明朝中期,皇室和官员们对百姓的盘剥其实算得上是半斤八两吧,不过其实还是皇室更加厉害一点,毕竟官员们有点顾及,得私底下贪,拿不到台面上来。

    而皇室就不一样。

    比如如果今年皇帝的需求增加,需要织造多少匹丝绸,而那两个部门的经费没给够,最后的结果直接就是让百姓的蚕丝强行降价,然后满足皇室的需要。

    而这种事情是非常多的。

    而之前自然是江南这边官府的人买通了织造局里面的人,表现出现在的形势还不能满足皇帝需求的假象。

    加上朱厚照的病重,到朱厚熜的上位,皇权的更替给局势带来了太多的变化,直接让人都忽略了江南织造局这点事情。

    和整个朝局来比,这里当然只是一点小事情咯。

    现在新皇突然想起了这里,这也是刚刚叶继聪和纪元敬担忧的原因。

    但是崔江明却是不怕这些,朝中的那群人早就已经打点好了,江南织造局也打点好了,而他们几个也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算是一张铁板,所以这个吕芳想怎么样?又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