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有一双妖魔眼 » 第39章 一技傍身

第39章 一技傍身

    “老头儿,你叫啥名儿?”

    王临问。

    总是老头、老头这么叫,显得他多没礼貌啊!

    “江湖浪人,名字就让它留在流淌的江水中吧!”

    “老头也不错。”

    老头道。

    “所以我们要去哪儿?”

    王临并不熟悉这个地方,只见老头朝着远处平静而又宽阔的河道走去,那里流淌着的是连接南北的大运河,是大龙王朝的命脉。

    除了漕运外,闻名天下的便是一旁的白鹤楼,而河道上那些安静的花船一到夜晚便成了纵情享乐之地,寂静的河流上点点橙黄摇曳。

    白天这里人倒不是不多,漕运口在河流上游几十里处。

    不过也有三三两两的游客。

    这河岸有着大大小小的石头,老头随意找了一处坐下,并招呼王临过去。

    “演奏不仅是考验乐者的技艺,还需要在其它方面下功夫。”

    “乐者需要考虑演奏的时间、地点以及听众的状态。”

    “比如在这江水东流逝的河边,过往者往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这时一曲悲歌,海角天涯;人有哀情,宇宙无穷。”

    老头儿抚着已经磨出包浆的老伙计,很是深情。

    “不管世事沧桑,这涛声依旧啊!”

    琴弓在弦上厮摩着,这连绵不绝的乐声便被磨了出来。

    水墨画中的留白,添上两笔墨色,便以虚为实,计白当黑,成了一条奔流的江河。

    几叶扁舟,随波逐流,风气云涌,惊涛滚滚。

    伴着江河的涛声,老头纵情地拉着二胡,道尽了世间的悲凉沧桑。

    杂草似的胡须,被风吹作了人字的一撇,快要枯败的野草却在萧瑟秋风中显得十分悲壮。

    王临的心情被乐曲感染,回想上辈子因为父母,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死在了试药的过程中。他所作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并没从中获得什么。

    “我不想当一个孝顺的人。”

    妈妈对他不好,为什么非得让他孝顺?

    当初的自己考虑的太多,却从未考虑自己,为什么要迁就这个世界?归根结底因为他是既定规则下的弱者,不得不服从。

    但现在,他已经不需要在意别人的感受了。

    “有人跳江了!”

    王临被这一声大喊声惊醒,只见一人坠入江中,似乎是自杀了。

    江边人不少,会水的也有,但都冷漠地看着这一幕,王临也不意外。

    “老头儿,你这是魔音吧?”

    王临觉得这人是听了老头拉的曲子后自杀的。

    “只是一首好曲子。”

    老头儿摇了摇头。

    “不如你也来一曲?”

    “就按我刚才的曲子拉二胡。”

    他想看看此人到底有多天才。

    “那就试试。”

    老头儿将赏钱收起来,然后把位置让给王临。

    这让王临颇为疑惑,这么看来老头很容易就挣到钱了,怎么可能吃不上饭?

    等之后问问吧。

    王临坐到石头,托着二胡的琴筒,模仿老头演奏了起来。

    一曲终了,老头叹了口气。

    “老头我学了八十年二胡,没想到这项技艺如此简单。”

    “能被一小儿轻易学去了。”

    这种无奈夹杂着恍惚之感,让老头回到了小时候,那时为师父端茶倒水,挑屎泼尿,这才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但数年后,才勉强可以演出。

    数十年后,此项技艺才称得上精湛。

    等到六十岁,他才开始试着创造曲子,八十岁时,才创作出可以入耳的曲子。

    如若当时像王临这般轻易学会了,他还会选择在二胡上花费一生的时间证明自己也不过如此吗?

    当然会了,每一次演奏,那美妙的乐声如珍贵的丝绸裹住他那干瘪的身体,给予他温暖。

    “还挺简单的。”

    王临嘟囔道。

    “接下来的日子,我拉一曲,你学一曲。”

    “你管我两顿饭就行。”

    老头道。

    “就两顿饭吗?”

    王临心想这老头还真是好打发。

    “怎么样?要跟着他学吗?”

    毕竟缎蓝亭是乐府老师,还是此次月试的考核人,必须征求它的意愿。

    “去吧。”

    “这个人类很有意思。”

    “他的音乐很有韵味。”

    缎蓝亭道。

    “韵味?我感觉我也挺有韵味的。”

    王临道。

    “如果是我的另一面,倒觉得你挺有韵味。”

    缎蓝亭道。

    “你的另一面。”

    神经,你不就一只傻鸟吗?

    王临心想,这鸟他不敢骂,因为他感觉这傻鸟会操控人的情绪。

    跟着老头,王临逐渐经历了人的一生。

    出生时,看着呱呱坠地的婴儿,看着皱巴巴,脸色发紫的婴儿,“呱~”一声,哇哇大哭了起来,父母亲人开心地大笑了起来。

    “啧啧,是个带把儿的。”

    生孩子是最有性价比的投资,在这个时代,孩子成年后,将分担父母大部分的痛苦。

    老头儿拉着一首名为小小牵牛花的曲目,庆祝孩子的诞生。

    不管怎么拉二胡,都带着些哀愁,这是由乐器本身的材质决定的。

    经过锉刀的千刮万磨,又经过火烧烫皮,这紫檀木也是经历苦难,才成为了二胡,或许它心里有些哀怨吧。

    接着,老头儿又带着王临去了一将要结婚的人家。

    在封建社会,结婚意味着一个男性终于完整了。这场庄严或盛大的婚礼,庆祝的是男人的成家立业,于是抛头露面、接待宾客的是男人。

    这也意味着,我家的孩子长大了,已经有能力办事,以后你们多多来往,互相帮助。

    新娘只是丈夫的一部分,只能披着红盖头待在洞房。

    这时呢,二胡不适合单独出场。

    于是老头便找上了村里的草台班子,跟一个吹唢呐的搭伙,演奏了一曲百鸟朝凤,本来是唢呐独奏的曲子,添了些独特的韵味。

    凤代表男人,这百鸟朝拜的自然婚礼的主角。

    “或许这就是人生最欢乐的时候了。”

    “洞房花烛夜……”

    刚出生,是个男孩,那时的快乐是爹娘的;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努力奋斗……成长的过程中饱含了心酸,加之父母严苛的管教。

    结婚时,他才觉得自己真的熬出头了,拥有了自主的权力,还能操控整个家庭。

    但随后愿望就很快破灭了,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不仅要面对家庭重担,还要承受官府的压迫,最终在某个或晴朗或阴云的一天,积劳成疾的你死了。

    老头每去一个地方,就拉一首曲子,让王临学一首曲子。

    好些都是他自己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