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阴阳缘 » 第二十四章 通灵道人

第二十四章 通灵道人

    回家已有十天,这不愁吃喝,闲散的日子也过得真快,原本三口之家,无聊的紧,现在多了一个丽丽,话题就多了许多,好象每天都有新鲜事一般,丽丽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脸色日渐红润,性情日渐开朗,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一些我从未见过的小调皮,甜美之中多了几分俊俏,又经妈妈一番收拾,看起来也相当“时尚”,母亲自然是越看越欢喜。

    这一日午后,我们四人在客厅中闲聊,怎么打分下午的时间呢,母亲对我说:

    “你们也回来十来天了,你也好带丽丽去旅游景点走走,丽丽可是第一次来我们家,你就要让她整天呆在家里吗?”

    “可我长这么大,也没去哪里有什么景点,你们也没带我去逛过什么景点。”我笑道。

    “傻孩子,西边回廓乡就是景区,现在路都修好了,开车过去就行半个小时,你下午带丽丽过去走走,山上又不热,还有很多山庄饭店,你们晚上在山上吃了饭再下来,我就不做你们的饭了。”

    “妈妈,这山上是不是有个合十峰?”我这名字也是听玉石同盟的许师傅所说。

    妈妈想了半天说道:

    “合十峰没听过,山尖尖上是有两块石头合在一起,这名字都是人取的,现在读书人多,只管往好听的叫。”

    “那合十峰下是不是有个道观。”我问道。

    “哪有什么道观,前些年早已经破败了,那边在大开发,现在估计连一块砖头都找不着了。”说着又向我眨眼睛,意思是让我不再说这话题了。

    待丽丽上卫生间解手时,她便小声对我交待:

    “小时侯的事,千万别让丽丽知道,晚上早些回来。”

    我心中暗自发笑,丽丽是早就知道,而且丽丽也是个阴阳眼。嘴里只管答应着:知道了知道了。

    我和丽丽两人驾车,一路向西,只见这房子一路盖到西边的山脚下,又经过山脚下的别墅区,就到了收费处,本地车牌免费通行。进入山中,山中公路新修起来,甚是平坦,到处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经过一座很是壮观的寺院,上面写着“合十寺”,我和丽丽就下车,走了进去,游人不多,我中年和尚在台阶上闲坐,旁边有一箱子,上面写着功德箱,我在箱中投了些钱,和尚拿着一本册子让我们签字,签完字,和尚又递给我们几柱香,指着台阶上的一处佛寺说道:

    “施主,那里便是求子观音,你们要男要女只管向观音娘娘说,很灵的。”

    丽丽羞红了脸,又伸手抓我的后背。

    “我们现在还不想要孩子,就想请问下,这合十峰在哪里?有合十寺,是不是该有个合十观。”我问道。

    “施主善心,本寺一砖一瓦都是信众所捐,你们的名字也都会刻在砖瓦上,我佛慈悲,自会保佑两位施主的学业和事业。这合十峰就在后山最高峰上,你们要开走,大概还要十来分钟,如果是徒步可要大半天时间,山腰佛寺山顶观,合十峰下确有一道观,名叫通灵观。”和尚很耐心地介绍。

    “那道观上现在有人吗?”我女问道。

    “十来年前老道就羽化升天了,道观也是新修的,是道长管理,但听说那道人应该不长住那里。”

    我们又一路驱车,绕过两道山梁,来到一处名叫天湖的景点,这里有一停车场,前面便没有公路,那天湖就是一潭死水,又没水怪之类的传说,自然没有游人,我和杨丽下车,便拉着她的手,走小路向顶峰爬去。

    “林凡,你今天是不是有事来的。”杨丽见我目的如此明确,生了疑问。

    “嗯,我七岁时来过这里,那时这里还没有公路,我爸背着上来的。”

    “那该走多长时间啊,我的天呢?”杨丽惊呼。

    “大概从凌晨到了小中午吧。”

    “这上面住着亲戚还是什么人?”杨丽又问

    “一位老人,道士,我猜他应该就是通灵道长。”

    “她不是已经走了吗?你这又来又是干嘛?”

    “怀旧,纯属怀旧。”

    我看着气喘兮兮的杨丽笑道。

    “我才不信,你一定有事。”

    “你还真的了解我,事实上,就是在这里,我才真正地知道我的眼睛是阴阳眼,或叫做开天眼。”

    杨丽就兴奋起来,说道:

    “不知道有没有弟子,也让他给我看看。”

    “你都说跟我一样了,还有什么好看的。”

    “走嘛,让他看看,是不是跟你完全一样。”

    杨丽说着抱着我的手臂,加快攀爬的脚步,曲曲折折又走了十来几钟的山间小路,绕过后山,一座道观和两块巨石赫然映入眼帘,那两块巨石我完全没有印象,道观的样子也与印象中的相去甚远。

    新建的道观修规模上已扩大很多,印象中当时我们家三口进去道观时,屋内被挤得满满当当,如今这道观虽然被锁着,通过小窗户,也能看出里边的空间宽敝许多,道观里放着些旧物件,也知道是不是当年的物件。

    只见窗户旁边的墙上嵌入一块石碑,碑文写着:

    通灵道长(1910—2009)开观者,少年从医,足迹遍海内,交游甚广,中年皈依道教,十载建成通灵观,隐居终老于此;

    其一生,乐善好施,不事鬼神,究其正道,解鬼神之惑,救世人疾痛,布施乡里,惠及万民,斯为长者也。

    看这文字,笼统概括,没有具体事证,所谓功绩很可能是个景点开发的由头罢了,那老人究竟是个什么人,我还很想找个知情人问问,或许这道观的管理者会略知一二,很可惜,观中空无一人。

    我们又向道观后园走去,后园中缺留一些建材,堆放在草地上,这片草地仍有开垦过的痕迹,地面松软,垄沟清晰,这里应该就是当年老人耕作的菜地,那么菜地的尽头后山处,应该有一个红土山洞,老人遗骨应存放在那里,但厚厚的草丛已覆盖了那片后山,一时寻不见那山洞的位置。

    后山距离菜地大概有十米左右,我让丽丽在菜地等着,拿起一根木棍,独自一人顺着没膝的草从中一条小径往向后山走去,小径的尽头,一小片开阔地,一个小山洞赫然在入目,那山洞洞口,青石砌成,高约一米宽约半米。

    难道这个洞便是我小时侯所见的红土山洞吗?那这些青石应是后人所砌,老人如果埋骨于此,为什么洞口没有封闭,我用木棍敲了敲青石,洞口便钻出一个老人来,这老人弯腰出了洞口,身着黑色道袍,形容消瘦,面目黝黑,着实把我吓得不轻。

    “施主,玄天洞尚未对外开放,请施主择日再来。”老人开口说话,露出同样黝黑的牙龄,约摸六十来岁光景。

    “请问你是?”他开口说话,让我淡定下来。

    “我是这里的当家,年轻人,洞里正在整修,火烛还没点亮,暂时不便接待。”老人说完又转身弯腰想进洞。

    “道长,道长,巧的很,我找的就是你。”我急忙叫住他。

    “这位道友,你找贫道有什么事?”老人又转身回来。

    “我想问一下,通灵道长是不是葬在这个洞中。”

    “通灵道长可不是普通道友,传说道长在人世最后时光,从此洞进入,在合十峰羽化升天,人世哪里还有他尸骨。”

    “不瞒您,我小时侯来过道观,见过通灵道长本人,他当时亲口对我说,后山便是他的埋骨之地,当时还看到后山有一个红土山洞,不知道是不是就这个洞。”

    听我这么一说,老人打个哈哈,脸上有些尴尬:

    “想不到有这么般缘份,我生平与教长只是打了几个照面,道长为人老派,生前跟我们协会不怎么来往。”

    他又指了指右边七八米处的山坡说道:

    “你所说的山洞,就在那个所在,近些年做景点开发,在这边山坡了加了层浮土,洞口已被浮土覆盖,听说那洞里只有通灵道长生前衣物,这就符合我们道教羽化升仙的说法。”

    “那衣物后来怎么处理呢?”老人升仙我不太相信,但这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只关心洞里边的东西是不是已被迁移或是焚化,这涉及到老人生前对我的嘱托,虽然我没有应承,但我潜意识里,仍然觉得这是一件重要的事。

    “据我所知,物什件都在洞里,施工人员未敢动它,这是对仙逝者的尊重,也是道长留给世人的一点念想。”

    “你们协会可知道通灵道长生前有没有亲朋好友?那观上的碑文可是你们协会写的?”我问道。

    “道长一生未婚没有亲属,这是可以肯定的,据本地村民说,之前常有操外地口音的人士来访,道长仙逝第二第三年,还有村民碰到这样来访问路的外地人,可见道长声名在外。碑文是当地文管部门所刻,你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找当地文管部门问一下。”

    看来这位老道啥也不知道,只负责讲通灵道人升仙的故事,这种玄之又玄的故事,根本无从考证,游人又不会深究,这份工作倒松轻。

    我看也问不出所以然来,便与老道告辞,一路与杨丽边走边玩,慢慢到了山下,又回到合掌寺时,天色已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