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离京三年,吓坏了朱厚熜 » 021 不中用啊

021 不中用啊

    几人又是面面相觑。

    严嵩好奇道:

    “不知皇上所说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时,朱厚熜拿出了一张纸,让严世蕃撤下纱帘,看着众人说道:

    “可以在这张纸上面,写上朝廷需要颁布的政令,或者最近发生的大事件,亦或关于朝廷的其他东西。”

    “然后将这些纸大肆印发,摊送到全国各地,这样百姓们就能知道朝廷在干什么了。”

    “长此以往,百姓们对朝廷的认可度才会越来越高。”

    几人则是狐疑的看着那张纸。

    这么小小的一张纸,难不成真有那么大的作用不成?

    于是严嵩就说:

    “就这么一张纸怎么可能……皇上莫非是被人诓骗了?”

    朱厚熜自信满满的解释说:

    “这件事情大为可行,你们自己想一想,百姓们为什么会三番五次作乱?就是因为有部分百姓对朝廷没有归属感。”

    “甚至在边陲地区,有的官员假传朝廷政令,巧立名目多加繁苛杂税。”

    “所以,咱们只需要把朝廷要做的事情直接传达出去,便可潜移默化的让百姓们认同朝廷。”

    “如此,就没有人会继续生乱了。”

    但是严嵩还是有些不相信,问道:

    “皇上,各地州府都设立了邸报,这个报纸和邸报有什么区别?”

    这时候朱厚熜已经有些不耐其烦了,说道:

    “邸报只是将朝廷的政令传达给各地州府,影响力只在各级官员中产生,而报纸不同,报纸是推向全国,面向所有百姓的。”

    “这个叫什么来着?嗯……到群众中去。”

    严嵩此刻有些理解这个意思了,说道:

    “既然报纸拥有如此之大的作用,那就由内阁来负责此事吧,争取在年底之前,将这种报纸,推向全国。”

    朱厚熜一笑,挥了一下拂尘,道:

    “准了。”

    谁知严嵩又问:

    “不知这个方法,是皇上从哪位高人那里得来的?”

    朱厚熜脸一黑,看着别处闷声说道:

    “朕从一个黄口小儿那里听来的。”

    严嵩等几人一脸疑惑,这种办法真是从一个黄口小儿那里得来的吗?

    朱厚熜已经不想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了,于是就问起了别的事情:

    “裕王最近在干什么?朕巡视之前,让他监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奏章没有批阅?”

    作为裕王老师的张居正这时候站了出来:

    “回皇上,这段时间,裕王殿下每天都在国子监用功读书,跟着太傅学习经义,只是对于朝廷大事,裕王殿下还不甚了解,所以没有参与。”

    此刻,朱厚熜脸上已经露出了怒意,冷哼道:

    “跟着太傅读书?呵……”

    自从太子死了之后,朱厚熜就把裕王当做太子来培养。

    他未来可是要继承大统的,死读书有什么用?

    朱厚熜摇了摇头,问道:

    “你们难道没有将朝廷政事禀报给裕王吗?”

    张居正赶紧摇头解释:

    “裕王殿下生性温和,没有参政经验,臣等向殿下递报奏章后,殿下迟迟犹豫不决。”

    “有时候就算做出了决定,殿下也没有魄力决心实施,久而久之,殿下就将朝廷政事全权交由内阁处理了。”

    朱厚熜听完后怒气更盛。

    他把朝廷政事之所以交给他来处理,是不想让司礼监或者内阁影响到他。

    可他倒好,直接将处理政事的权利交给了内阁,整天泡在国子监里读书!

    难道等自己驾鹤西行之后,大明的皇帝就要变成傀儡了吗?

    但是这也不能怪张居正等人,要怪就只能怪朱载坖自个儿不争气,还是太过平庸了。

    朱厚熜此刻已经怒火中烧了:

    “裕王现在在何处?带朕去见他。”

    朱厚熜此次巡视各地,其一是为了捞点军费,结果军费没捞到多少,反倒是在朱载晋那儿吃了个哑巴亏。

    其二,是为了听听民间对于自己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声音,自己修道,百姓们会如何评价自己。

    这其三,就是为了让朱载坖替自己打理打理政务,先让他熟络一下朝廷,树立自己的威望。

    然后也可以让朱载坖参与到朝廷决策之中来了,做到权利的平稳过渡。

    可让朱厚熜没想到的是,这个朱载坖竟然这么不中用!

    连监国摄政的事情都干不好,以后还怎么当皇帝?

    平日里朱载坖性格温和,待人也都是彬彬有礼的,读了不少书,跟临川那个胡作非为的朱载晋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一到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

    朱厚熜发现自己把这一切都想得太过简单了,朱载坖并没有驾驭群臣的能力,如果让他当太子,怕是以后只能当傀儡了。

    朱厚熜摇了摇头,想要将这些思绪抛之脑后。

    朱载坖再不中用,那也是自己的儿子。

    他心里在不断琢磨,怎么才能把朱载坖培养成为一个贤君呢?

    叹了口气,朱厚熜冲着众人挥手:

    “罢了,这段时间,诸位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去通知吕芳,摆驾裕王府吧。”

    裕王府,朱载坖正跟陈以勤、王崇古以及郑允立探讨政事。

    陈以勤捧着一本书,摇头晃脑的说:

    “殿下,治国如烹鲜,大明颓废已久,饱受战乱,百废待兴,这个时候,更需要以仁政为本,不用去驾驭群臣,需要敬重群臣,让他们……”

    话还没说完,朱载坖便已经点头称是了。

    王崇古则是笑道:

    “殿下聪慧,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如今的问题是,朝中权臣太多,他们各怀异心,有的还不服殿下,这些人都是隐患呐。”

    这个时候,朱厚熜已经来到了屋子外面,听到了屋内几人的谈话。

    他并没有推开房门进去,也没有让人去通报,他就是想听听朱载坖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朱载坖的头号老师郑允立开口说话了:

    “此事不难。”

    “当今天下尚定,朝中有几个权臣,可他们都已经垂垂老矣,不足为虑。”

    “虽说倭寇作乱已久,可尚未伤及国本,只要加大力度,倭寇便可覆灭。”

    “在臣看来,今后朝廷主要面对的问题,乃是各地藩王啊。”

    “皇上此次出巡,去了七八个藩王的封地,索拿了将近三百万两的军费。”

    “拿了这么多钱,藩王心中定有怨气,只怕到时候不好收拾啊。”

    闻此一言,朱厚熜心中大为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