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侍君道 » 第二章 阴暗之处

第二章 阴暗之处

    近几日赵恒都会拟写军需上报,皇帝也总是夸奖,可近日战事却愈发的吃紧,且前方传来的战报总有不好的消息。

    皇帝召见朝臣夜谈也成常态,如此情势,就算赵恒有心也无力,只能在房内踱步。

    “云烨,你说现在这个局面当是如何?”思来想去还是先问问常云烨的好。

    “前方战事不好,粮草短缺,城墙难守,战事如此拖着,军心容易涣散,不出一年陛下就该下旨御驾亲征了。”常云烨说道。

    “御驾亲征?!那我该如何才能一同前去为父皇效力呢?”赵恒闻言心里是一惊。

    “殿下,您和我相差不过四岁,我作为官家子弟尚未有人前来应征,更别说是殿下皇家血脉,殿下不如还是想想泉州、漳州两地。”常云烨提醒了一下赵恒便立刻想了起来,“对,泉州和漳州,那两地虽属南唐,但南唐势弱,统辖两地的人似乎是叫陈洪进吧,上年他还入朝进献金银,也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虽说是趋炎附势,但毕竟也是节度使,他的如意算盘打的也是好,那二州地处要道且地形复杂,还真是易守难攻,如今大宋与北汉交战,南方却还有泉漳二州这个心头疙瘩,保不齐这陈洪进会趁着战乱做些什么。”常云烨面露笑意的说道。

    赵恒轻轻抓着他的肩膀,激动的说道,“你说的太对了,云烨,若不是你,我可是要被闷死了!”

    常云烨笑了笑,但喉中反上一阵痛痒,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赵恒立刻关切的问道,“怎么了?可是病了?”

    常云烨扯了扯嘴角,“无妨,惹了风寒罢了,殿下离我远些,别沾了病气。”

    赵恒听闻却是有些不悦的说道,“你我何等亲密,何须如此,而且你不都是为我操劳奔波才落下的病,你这么说我要难过死的。”

    常云烨看着他,眼神微动。

    常云烨先拟了道奏书给赵恒看,赵恒原本只要照抄便是,但是赵恒在奏折里又多添了一句说明这是常云烨的主意。

    皇帝接受了这本奏章,读来读去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李政,这个常云烨朕记得是中书令之子,朕还为晋王时常寄养在朕的王府,现在这孩子也十三四岁了,却没有自己进过言吗?”

    李政立刻回应道:“回陛下,确是,近年来中书令身体愈发的不好了,能让常公子说话的地方就更少了,现在只能靠着三皇子进言。”

    皇帝看着奏疏,揉了揉额角道:“这孩子,自小就比他人聪慧,但要是一直跟在恒儿身后岂非埋没了他的才能。”

    “陛下说的极是,只是奴才担心的是,三殿下好说话,而且两人又是同月同日的生辰,关系更为紧密了些,若是旁人,会不会觉得是三殿下压了常公子的势头…”李政一番话确是话里有话,皇帝一阵眼刀递过去,李政这才噤声。

    “恒儿是皇子,他常云烨再聪慧也是臣子,更何况他还未入仕何来势可起。”皇帝将奏折砸在桌上,脸上尽显怒气。

    李政立刻应声,“陛下说的极是,三殿下日后也定能了解这些。”

    就在此时,一个报信的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进来,没有通传实不合规矩,“陛下,不好了!贤妃娘娘不好了!”

    皇帝猛的拍案而起,“贤妃!你且好好说,贤妃如何了?!”

    李政赶忙说道,“陛下,不如去一看,也可安心些啊。”

    “摆驾摆驾,朕要去看贤妃!”

    太清殿外,侍女仆从跪了一排,听闻皇帝驾到,立刻哭喊道:“陛下节哀!”

    皇帝心头一紧,紧闭双眼,似乎是不忍听到这一消息,“李政,传大皇子三皇子过来…”

    李政低声应了,立刻差人去传唤了,殿外一片哭声,殿内还是安安静静的,隐约可以听见一些抽噎的声。

    “何太医,你不是说贤妃的病已经好了大半了吗?怎会如此!”直到看到榻上的女人面上被附了白纱,皇帝才真正信了,但还是要问一问太医。

    何太医跪着行了几步,匍匐在皇帝脚下,颤巍巍的说道:“回陛下,娘娘之前是好些了,微臣确实不知娘娘为何就突然病症加重,不治而亡啊。”

    “一群废物,朕要你们有什么用!”皇帝疾言厉色是吓得几位太医都颤抖了手,“父皇…”直到听到大皇子和三皇子的声音,皇帝这才敛了些怒气,转而看向两个孩子,“你们母妃刚刚过身,再去看她一眼吧。”

    大皇子赵元佐看见床上掩面的尸身差点昏倒过去,还是赵恒扶着他,虽然赵恒也满眼悲伤,但比起大皇子确实是稳重多了。

    “李政,给朕查,贤妃过身前都见过哪些人,见过哪些事,务必给朕查清楚!”皇帝强撑着走出宫门,登上轿撵的那刻还是没忍住,眼噙着泪光,冷声吩咐道。

    “是,奴才这就去查。”

    常云烨本在自己的家中,宫中突然传了皇帝口谕过来,命中书令立刻起草贤妃过身的讣文,常云烨和父亲一同听了这道口谕,常云烨一脸震惊,“怎会如此,贤妃娘娘居然过身了?”

    常志远看出他有疑惑,说道:“人之生死自身难料,儿啊,你莫不是认为贤妃突然离世事有蹊跷?”

    常云烨点了点头,“皇帝刚刚继位,新立了李夫人为后,但据我所知,皇帝本是要立贤妃为后的,碍于礼教宗室才封的李夫人,这才刚继位不满一年,贤妃就离世了,未免蹊跷。”

    “你说的有理,不过左右也就是宫庭琐事,于助三皇子无有效用吧。”常志远说道。

    常云烨虽然仍心有疑虑,但也只能放了下来,“爹,之前劳烦您留心江湖帮派,现下可有线索了?”

    “倒是找到个与你所说相符的,名为玲珑阁,就在泉州边下,可你找江湖帮派是想如何帮到三殿下呢?”常志远不解的问道。

    “不仅是因为要夺回泉州,更是因为我需要他人帮助,但不能是爹爹,不能是朝臣,也不能是赵恒身边的人,我也必须要保持白衣,永不入仕,只有如此,我才能护得三殿下长远。”常云烨说着眼神也是格外的坚定。

    常志远虽然才中年往上的岁数,却已经是满头的白发,看着常云烨时不时的咳嗽两声,也是很担心:“儿啊,还记得你幼时那个神医曾说的吗?你打小身体不好,不能如此操劳奔波啊。”

    思绪一下被扯回到六岁多的时候,一个江湖游医来到常府,说出了他是因为生产之时有异样才会身体虚弱,常常患病,因而短命,还像模像样的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公子要想长久,就需要远离开封,去到远一些的地方,否则…”不过话直到这里就被常志远给打断了,可这一番话就像是钉子一样,多年来扎在了常志远的心头,爱妻已死,又听到唯一的儿子短命,也难怪白发丛生。

    “爹,江湖游医说的未必需全信,三殿下也请宫中的神医给儿看过,说儿除了体弱无其他异状,儿多小心就是了。”常云烨却全然没有当回事的说道。常志远也只是深叹了一口气,见他还要出宫,也只能到门口送一送他,“爹,你也少喝酒,那个神医不是说过您会长命百岁吗?”常云烨难得开起了玩笑,常志远也露出了几分笑容,“你个兔崽子,还反过来教训老子了,在宫里可一切都要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