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一个碗,推翻大明朝! » 第八十九章 你哥打不过我

第八十九章 你哥打不过我

    因为先和妹妹团聚以及跟杨家父子商谈置办产业的事情,李弘没有马上见秦家人,赵登便先将秦家安置在了总兵府附近的公屋里。

    这些公屋是原来的僧舍改建而来,僧人被驱逐之后用作总兵府秘书和佣人们的宿舍,平时总会空出一些。

    即便条件简陋,秦家人也都还满意,毕竟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等李弘牵着李贞到达时,已经是晌午时分,秦小满正在帮母亲做饭。

    “恩人,受我一拜。”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把正在烧火的秦小满吓了一跳,小姑娘一回头,却见是自家哥哥领着一对兄妹站在厨房外边。

    大的已经作揖到底,小的正乐呵呵地看着自己。

    “哎呀,是你们呐。”秦小满赶紧把手上的黑灰往围裙上擦,边擦边笑着招呼李弘兄妹,“我记得你们。”

    此话并非作伪,她的确还记得兄妹二人当时狼狈的样子,这一年多来也经常听父兄提到自己做了好事受人报答,收了很多礼物。

    李弘这时候才直起身子好好打量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见秦小满穿着普普通通的布衣裳,手上脸上胳膊上都脏兮兮的,腰间还系着一条半旧的围裙。

    平日里不管是工作餐还是休班时的饭菜,都是用的总兵府现成的后厨,这些原来大和尚们使用的厨房已经封存了许久,秦小满母女俩为了给家里做饭染了一身灰。

    “哎呀,客人面前像什么话,快去洗脸。”

    说着,秦母就一把拉过秦小满,向李弘赔笑道:“让客人见笑了。”

    李弘摆手笑道:“不碍事,我是专程来当面道谢的,来得仓促,没准备什么贵重礼物,都放在外边了。”

    “哎哟您看这怎么好意思,这一年来已经够让您操心了,怎么还能让您破费呢。”秦母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也赶紧擦手去拉李弘到外边说话。

    厨房怎么看都不是聊天的好地方。

    李弘说道:“不打紧的,要不是两年前秦姑娘的施舍,我兄妹二人恐怕早就曝尸荒野了,我兄妹二人再怎么也报答不完这份恩情的。”

    李贞也在一旁帮腔:“是啊婶婶,我还记得哥哥敲了好多家门,只有秦姐姐愿意给我们水喝。”

    秦母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我们家丫头心善,如今总兵爷当了大官,给所有穷苦百姓谋福祉,这也算是那丫头功德一件呢。”

    李弘还是想当面和秦小满道谢:“道谢是应该的,不过说起来,还不知道秦姑娘姓名。”

    秦母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如果不是从小就熟识的同伴,或者是亲戚关系,青年男女们之间互相问名字通常是婚礼的前置程序。

    问名前面是纳采,就是送礼物。

    不过这一般都是父母或媒人做的事,男女之间直接送礼问名多少有点不礼貌。

    秦母似乎意识到什么,问道:“我看李总兵年轻得很,可有婚配?”

    李弘也不疑有他,答道:“还没有,公务繁忙,没有闲暇。”

    秦母一阵欣喜。

    这时,秦小满洗完脸回来,说道:“我在路上听杨姑娘说你们这里有个妇孺科,里面都是女官,可是真的?”

    李弘笑道:“是真的。”

    “我可不可以去那妇孺科做事?”秦小满满脸期待。

    “当然可以,李科长正缺人手呢。”

    秦小满也笑道:“那敢情好,你非要报答这个恩情的话,就把我介绍到妇孺科,以后你也不用总往我家送什么东西了。”

    “好啊。”李弘答道。

    秦小满说道:“对啦,讨水的时候你问我叫什么,那时候不认识所以没告诉你,现在认识了,我叫秦小满。”

    “我叫李弘。”李弘答道。

    “这我知道。”

    李弘不日将杨惊春和秦小满一起介绍给了李绯云。

    李绯云对两人的到来十分欣喜,她现在的工作重心在女校建设上面,女先生真是奇缺。

    哪怕是男校,每个镇的中小学里教书先生的质量也是稂莠不齐。

    童生都算是好的,许多老师都只是识字水平,逼得原先有大地主的村镇捏着鼻子把自家有学问但不愿意给李弘出仕的子弟往学校里送,让他们去当教师。

    在十七世纪的大明,在小冰河期的陕西,小孩也是劳动力,指望每个家庭都把孩子放出来搞义务教育完全是天方夜谭。

    所以李弘并不强迫每个孩子读书,那些愿意送女孩子出来读书的大多都还是大同社的社员。

    而且女先生十分难寻,仅有的一些女先生里许多都是从良的妓女,一些有意送女子出门读书的人家听说之后便放弃了打算,宁愿花钱请先生回来办私塾。

    虽说并不强制女子出门读书,但李弘也还是把《女诫》给全面修改了一遍,删除或者修改那些歧视女性物化女性的内容,再分发给女校让那些愿意出门读书的女孩子额外学习。

    男女平等的根源在于经济地位的平等,在以小农经济为根本的大明,要想真正从心里做到男女平等是不可能的,农耕社会的大环境下,掌握暴力的男性社会地位就是比不掌握暴力的女性高。

    近代中国的女性社会地位上升,是因为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投身解放事业,加之西学东渐的影响,才花了上百年的时间做到妇女能顶半边天。

    现在指望一道政令就能改变女子的社会地位,这不现实。

    原地主出身的家庭一见到修改之后的《女诫》,纷纷避之如蛇蝎,更不愿意送女子去女校读书。

    所以每个县的女校十分惨淡,最差的一个学校只有几个女生。

    秦小满识字,这水平已经超过很多农妇了,更不要说杨惊春这种大家闺秀的加入,这无异于给李绯云打了一针强心剂。

    “有你们来,我就安心了许多。”李绯云拉着两女的手激动道。

    “姐姐言重了,我只能帮上一点微薄的小忙,杨姐姐才是有大才干的。”秦小满有些不好意思。

    杨惊春也说道:“我在西安时就听说过李姐姐的英雄事迹,比起姐姐来,我读过的那些书不算什么。”

    李绯云问道:“两位妹妹可有婚配?”

    “啊?”两女都很诧异,进妇孺科问这些作甚?

    “两位妹妹有所不知,我本是商人买来送给师长的婢女,是师长起事之后建立妇孺科让我主事,原本和我一并被送来的还有两位姐妹,他们此前也是入了妇孺科的,但她们现在都已嫁人,不来妇孺科做事了……”

    秦小满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答道:“姐姐放心,日后即便嫁了人我也会来妇孺科做事的。”

    杨惊春说道:“我还没遇上如意郎君,而且家里都劝我嫁给李弘,但我不愿意,他似乎也没有想娶我的意思。有这层关系在,估计没多少人敢提亲。”

    “如此便好!”

    ……

    “小姐,我听说每年三月三和七夕大同社都会组织干事和兵士和未婚的女子相亲,这七夕就快到了……”

    “怎么,想汉子了?”杨惊春用极富揶揄的眼神看着小桃。

    小桃又急又羞地说道:“小姐怎么这般说话,还真想当农妇不成?”

    杨惊春不做回答,而是说道:“要是以前,你怕是要陪我嫁给一个你不认识的男人。现在你也落了户,跟我家签的是雇佣合同,你我现在已经不是主仆,你要是想汉子了就去参加配亲吧。”

    小桃听到这话赶紧扑到地上哭道:“小姐不要赶我走,我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了。”

    “起来!”杨惊春喝道,“你现在是自由身,我雇佣你把你留在家里是做事情的,不是给我下跪的!”

    小桃满面泪水地站起来,不知如何自处。

    杨惊春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是要赶你走,你年纪也不小了,想嫁人就去,要真寻到一门好亲,我这还有些私房钱,可以给你做嫁妆。”

    小桃一边啜泣一边说道:“小姐,那你怎么办?”

    杨惊春自从加入了妇孺科之后,每日工作不仅是在女校教书,偶尔还会去乡下跟着一起做宣传工作,脸都晒黑了些,小桃是真担心日后自家小姐会去种田做粗活。

    “我不用你操心。”

    小桃擦干眼泪说道:“我是说小姐你嫁人怎么办,你都二十(虚岁)了。”

    杨惊春用手指轻点小桃的额头,说道:“反正我不想汉子,你要相亲就自己去。”

    另一边,李弘也在劝杨戌:“七夕的相亲会你去不去?”

    “不去。”

    李弘笑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说不得先生还在等着抱孙子呢。”

    杨戌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还比我大几个月,要去也是你先。而且官民都等着你结婚生孩子你难道不知道?”

    李弘只当没听见。

    他现在很年轻,只要自己还活着,只要没拿下整个大明,造反的事业就要继续下去。

    但手底下那些人整日都在担心他因为意外死掉。

    主君没有继承人,万一李弘哪天嘎了,他们缺少一个绝对的主心骨。

    所以李弘必须要生个儿子出来,手底下的人才能安心。

    这两年不管是乡亲们还是下属,没少给李弘牵线,但都被拒绝了。

    虽然他现在的身体也不过十八周岁,但加上穿越前的经历,实际上已经是个三十多的大龄青年。

    那些被介绍过来的女子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李弘下不去手。

    太他妈罪恶了。

    但各个介绍人都觉得是李弘心气高眼光高,介绍来的女子出身越来越好,门第越来越高,但女孩的年纪最大也不过十六岁。

    索性全都拒绝了算逑。

    李贞突然插嘴说道:“狗子哥,我小哥可是有婚约的,你没有哦。”

    杨戌眉毛一挑,看向李弘的眼神有些奇怪。

    那表情好像是在说,看你一天天假正经,原来在这藏着呢!

    李弘弹指给李贞吃了一颗板栗,然后说道:“别听她瞎说,那是杨家安排的,我和我那表姐都没同意。”

    杨戌揶揄道:“我看你还是从了吧,所有人都盼着你结婚呢。”

    这回轮到李弘翻白眼:“盼着我死的人也不少,我难道还马上去死吗?”随后又转移话题,“不说这个了,你这边骑兵训练怎么样?”

    “一群蠢猪。”

    李弘提醒道:“你可答应了不能打骂士卒的啊。”

    一开始,杨戌训练骑兵时遇到那些不听话的或者笨的喜欢动手打骂士卒,李弘得知以后赶紧劝阻了下来。

    “就是不能打骂才骂他们是蠢猪,拿枪还好,拿铳就骑不好马了。”杨戌内心也十分无奈。

    拿枪冲锋还有一只手可以持缰绳,放铳必须要两只手,对士兵腰胯的力量要求很高。

    “慢慢来吧”李弘也叹息道,“反正近期不会再动刀兵,虽然下了几场雨,但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近一年的工作恐怕都得是抗旱救灾。”

    杨戌说道:“我听说成都府倒是有许多粮食。”

    “成都府七成的土地都归蜀王所有,咱们刚刚受了招抚,要是这时候拿蜀王开刀,那皇帝还不得跟咱们玩命?”李弘暂时还不想跟崇祯翻脸。

    “随你。”杨戌倒没什么所谓。

    今日李弘主要是带着李贞来看看杨戌,两人接着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了起来。

    李贞忽然问道:“狗子哥,你怎么不和小哥打架了?”

    “你哥打不过我。”杨戌依然是那么干脆直接,一点面子都不留。

    李弘连忙辩道:“喂喂喂,你一个天天骑马放铳的跟我一个天天坐办公室的比?”

    杨戌不理他,牵过李贞的手:“走,狗子哥带你去买好吃的。”

    “好喂!”

    李弘无奈,摇头跟上。

    过了些时日,之前制贩假钞的案子破了,刑名司请示李弘怎么判决。

    按大明律,这是要处斩并抄家的,李弘也没颁布什么新法,直接判斩刑并抄家没什么不妥。

    但主审的高天章想起之前在干部会议上李弘提出过要发钞的想法,当时因为集体反对所以这个想法没有落实成政策。

    高天章觉得这些做假钞的还有点用处,本着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他写了一份报告递交给李弘。

    报告还没看完,赵登和卓翱一起来到总兵府,向李弘汇报:“师长,天赐他可能不能去成都,得去北京。”

    李弘疑惑抬头:“怎么了?”

    “他中举了。”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