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一个碗,推翻大明朝! » 第六十六章 军马

第六十六章 军马

    赵登在外面闯了几回,至少对陕西的局势也略微看清了些。

    李弘治下的一县半之地,不能说真是桃源吧,居民安居乐业起码是算得上的。

    但离了沔县地界,即便是来到西安府,也都是一副地府景象,饿肚子的流民到处都是。

    路上赵登看着徐炮仗,心想团长肯定是不满足于那一县半的辖地,肯定是要打出来的。

    想着想着,赵登便握紧了拳头,今后一定要更加为团长出生入死才行!

    看着西安城外遍地饿殍,徐炮仗也是惊讶不已,他生活过得虽然困苦,但好歹是一直在城里过活,完全没想到城外竟成了如今这副景象。

    而且沿路上一伙人在官道上还遭了其他拦路匪徒。

    赵登年纪虽小,却也是见惯了,掏刀子就和劫匪干仗。

    这伙劫匪此前也不过是普通农民,拦路抢劫以来还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纷纷避让,赵登一行人倒是很快就进了汉中地界。

    徐炮仗路上遭了匪,又听说附近有造反的贼,原本还怕得不行,有些后悔出逃的决定,全然忘记了自己就是要去投奔反贼的。

    但是一进李弘辖地,却又是另一幅景象。

    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不像是作伪。

    拉着几个农民问了几句,徐炮仗确信本地真的给人分田。

    来对地方了!

    徐炮仗很快就得到了李弘的亲自接见。

    火药作啊,宝贝一样的人物,一上来李弘就把小康镇的公田划了五亩上田给他,并且承诺每月都有工钱可以拿。

    土火药李弘自己就可以搞,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就行,但是这种土火药只能做笨重的炸药包,实战中不太好用。

    能应用到火器上面的火药,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火器暂缺,但是日后可以想办法,不管是在黑市下单买还是出兵从卫所抢都好说。

    为了搞到大明的火器,李弘还派出去不少探子,专门打听陕西黑市里的消息。

    就在徐炮仗到达小康镇的同一天,探子也回来汇报,此时李弘正和杨戌讨论骑兵训练的问题。

    毛驴禁不住造,已经被士兵们骑死好几头了,死驴肉倒是吃了个爽,但骑兵训练真不是这么个搞法。

    曹汝述的下一批蒙古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来。

    缺马!

    探子进门就汇报道:“团长,打听到一批好货。”

    “什么货?是火器吗?”

    杨戌也好奇地看向探子,期待着能从他嘴里得到点好消息,最好是有马。

    探子环顾了一圈,确认李弘的办公室里没有佣人,低声说道:“马!据说有一百匹,不知道来源,但是卖家支持验货!”

    杨戌腾地一下冲到探子面前,抓住他的肩膀问道:“你再说一遍!”

    探子答道:“回连长,消息保真,货还没人验过,但是数量太大了,江湖上能吃下这批货的不多!”

    “好啊,真是好啊!”杨戌开怀大笑,这真是想睡觉就来枕头。

    李弘问道:“卖家有没有说这批货在哪里交易?”

    探子答道:“卖家说陕西境内都可以交易,他能保证将货送到,只不过开价很高,一匹马要卖到八十两银子,这批马要是真的能交货,吃下这批货咱们起码得准备八千两。”

    “八千两,要价有点高啊!”李弘有些犹豫,他现在手上现银不多,八千两已经是他可以动用资金的三分之一了。

    而且交货的时候说不准卖家可能还会坐地起价。

    而且陕西交货可能只是幌子,这批马数量不小,来历绝对有问题,大概率是边镇的军马。

    李弘在心中暗道:“真有胆子啊,军马也敢往外卖!”

    杨戌看李弘犹豫的样子有些着急,急道:“钱不够我带人出去把马匹抢回来!”

    “你不要着急。”李弘连忙劝阻,“这批马大概率是军马,若真是如此,这批货必然是哪个边镇出来的,对手的实力你想过没有?要是咱们长途行军,沿路上该有多少风险你想过没有?必须想一个稳妥点的办法。”

    杨戌说道:“那咱们就这样让这等好货白白溜走?”

    李弘又思考良久,差人请来了梁应泽。

    卖家应该是某个边将甚至总兵,梁应泽毕竟是做过巡抚的,对大明官场了解更加深刻透彻,可以请他来参谋参谋。

    梁应泽来到公所,一听说此事,连连摇头道:“定是那延绥总兵吴自勉,此人贪婪成性,其他人做不出卖军马的事情来!”

    连卖军马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吴自勉的贪婪已经超出了梁应泽的认知,他原以为大明虽然党政激烈根子已经烂了,却没想到烂到这种程度。

    吴自勉此人不仅贪,而且十分敢贪。

    历史上,在己巳之变进京勤王的路上,吴自勉不仅不着急进军,还大胆侵占了许多军粮,卖掉了全部的军马。

    如果有士卒肯出钱贿赂,吴自勉就放人回去,其他没有给贿赂的士兵也趁机跟着一起逃回陕西,加入了流贼队伍,狠狠壮大了流寇的战斗力。

    因为这些离谱的贪墨行为,延绥巡抚张梦鲸被他活活气死,死前向时任三边总督杨鹤纠参吴自勉。

    但是杨鹤不仅没有把吴自勉的行为上报给朝廷,甚至还让他参与了收复永平四城的战斗。不过因为吴自勉的精兵都跑了,战马也没了,战斗过程中完全是炮灰角色。

    这一系列的事情还造成了另一结果,继任张梦鲸做延绥巡抚的正是洪承畴。

    李弘问探子:“有没有说如何验货?汉中送不送得?”

    探子答道:“卖家很谨慎,验货只愿意给看一匹马,但是明说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于能不能送到汉中来,还要去和卖家商议。”

    李弘点点头:“很好,负责验货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给你一百两银子,要是那马确实是军马,你可以先单独买回来!”

    “是!”探子领命退下。

    过了些时,探子的确牵着一匹马回来了,说好的八十两就八十两,对方也没有趁机涨价。

    马屁股上有官府的烙印,的确是军马,再加上验货地点是在延安府地界,离延绥不远,李弘完全能确定卖家的确就是延绥总兵吴自勉。

    李弘问道:“商量好了吗?在哪里交易?”

    探子说道:“卖家反悔了,只肯在延安府交易,我不敢擅自做决定,所以没定下来。”

    “还是我去抢吧!”杨戌已经有些不耐烦,他这几日做梦都在想这批马。

    “地图!”李弘挥挥手,黄桥很快捧来陕西的全境地图。

    看完地图,李弘说道:“抢肯定是不行的,距离太远了,来回都是大麻烦。如今整个陕北都是流贼,即便交易顺利这批马也不一定能稳当入手,咱们必须把交易地点定在渭河以南,只要过了渭河,咱们不管是买还是抢风险都会低很多。”

    杨戌不耐烦道:“搞这么麻烦,我带兵一路打过去,抢了马再骑着杀回来不就行了!”

    这是气话,在他看来眼下大概率是吃不下这批马了。

    盯着这批马的买家肯定不止小康镇一家,各路流寇或者马贼都很想要这批货,而且他们离得比李弘近。

    李弘思考良久,说道:“加价,定金给足,引诱卖家把马匹送到渭河南岸,之后咱们再动手抢!”

    “我带兵!”杨戌赶紧说道。

    “行,给你两个营,别再冲锋把部下弄丢了!”李弘拍了拍杨戌的肩膀说道。

    探子又带着李弘的信和定金来到延安府和卖家碰头。

    卖家又看了信,表示这个他也做不了主,得回去告知大老板。

    这接头的是吴自勉的家丁,人倒还挺讲道义,确定做不了主之后便没有收定金。

    家丁回到延绥时已经是夜里,吴自勉都准备睡觉了。

    “将军,咱们找到买家了。”家丁在吴自勉的门外通报。

    吴自勉刚刚解下衣衫,听闻消息大喜,把家丁招进来问道:“一百匹战马,一匹最低八十两,八千两的买卖可不是小数目,可确认过买家身份?”

    家丁摇头道:“买家也不肯说自个儿的身份,但是买家说了只要交易地点定在渭河南岸,可以加钱到一百二十两一匹,他们此次接头就带了一千五百两的定金,属下不敢擅自做主,没有收下。”

    吴自勉想了想,皱眉道:“渭河南岸,中间可是隔了不少流贼啊,这送过去的路上万一被抢了怎么办?”

    家丁眼珠子一转,建议道:“大人,咱们可以跟巡抚报告说要出兵剿匪,多带点人马出去,可保万无一失。”

    吴自勉点头道:“行,这笔买卖咱们做了,告诉他们,咱们要卖的军马有三百匹,问问他们吃不吃得下。另外派个人去给张巡抚打报告,就说本将军为了剿灭宜川至白水一带的反贼决定带兵出征。同时号令全军,三日后开拔!”

    “是!”家丁退下。

    李弘的探子这边等了不到一日就得到消息,这批货居然有三百匹,不过卖家只能把货送到渭河北岸的关山镇,远了不送。

    没办法,探子又只能连夜赶回小康镇报告李弘。

    李弘召来杨戌和两个即将随行的营长一同开会,决定接受这一条件,三百匹军马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探子再出发时,身后跟着的是足足两个营的兵力。

    (本章只有三千字,缺的明天补)

    (另外,初五,祝大家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