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一个碗,推翻大明朝! » 第四十六章 初战

第四十六章 初战

    (第四十三章放出来了,各位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赵丰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简单加入李弘的造反队伍。

    他家里五口人,十亩地,哪怕丢了铁脚会的头领位置,回家种田也能勉强过活,没到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冒险的地步。

    李弘又问:“敢问赵兄弟家在哪里?前面许多村庄都已经起了事,还是有些危险的,要不要我派人护送?”

    “啊,我家住在李子沟村,再往前走个几里路就到了,不劳烦李兄弟护送。”赵丰拱手拒绝。

    面对赵丰的拒绝,李弘先是皱了皱眉,随即故作为难的样子道:“既然赵兄弟不愿意入伙,那我也不强求,就留下吃个饭吧!”

    赵丰已经拒了李弘入伙和护送的邀请的邀请,再拒绝吃饭会显得有些扭捏,便答应道:“那恭敬不如从命。”

    天色还早,赵丰也不到处跑了,就在李弘的公所里歇脚,李弘拉着他聊些闲话。

    没过多久,刚刚离开的程小楼回来,一看赵丰还在,用眼神示意李弘单独说话。

    “但说无妨。”李弘对程小楼说道。

    程小楼迟疑了片刻,说道:“从李子沟村那边跑过来的村民那里核实,那李满春杀了地主之后不仅没有分田分粮,还夺了不少人的佃分给追随他的农户。那些人起事之后无恶不作,逼着穷人家卖身,又逼着小地主和自耕农卖田……”

    话还没完,赵丰便拍案而起,怒道:“你说什么?”

    原来,周围的村庄被李弘带动也杀地主之后,除了主动投献李弘的,只有少数村庄也分了田,而且分田的比例不多,田产钱粮的大头都被领导者占了。

    更有甚者,如李子沟村,起义者根本就没有分田,二十几个搞暴动的村民杀了地主之后成了新的大小地主,领头的李春满为了奖赏手下,甚至将被杀地主原有的佃户夺佃。

    那些离沔县县城更近的,早已被杨算带领巡检兵消灭了,李子沟村因为中间隔了个小康村,所以反倒没有受到影响。

    这就李春满更加肆无忌惮。

    村民们在听说了小康村分田分粮分钱的美好生活之后不断向小康村逃亡,为了安置这些逃亡农民,程小楼这几日忙得焦头烂额。

    因为他是目前李弘手底下仅有的几个识字成员之一,所以除了主持唱话剧搞宣传之外,还得负责户籍的登记工作。

    李弘缺人呐,所以才想拉拢赵丰。

    毕竟赵丰虽然没有功名,但也是读过书的,李弘现在尤其缺能做事的读书人。

    此时赵丰听说自家村子的情况,开始担心家人,急道:“李兄弟,我全家都在李子沟村……”

    李弘示意他稍安勿躁:“你先不要着急。”

    随后又问向程小楼:“这几日从李子沟村过来的群众都登记好了吗?”

    程小楼递上一本薄册:“都在这里。”

    李弘又转递给赵丰,问道:“赵兄弟你看看这里边有没有你的家人。”

    赵丰赶紧接过翻找,来来回回看了三四次,失望道:“没有。”

    “可有亲朋邻居?”李弘又问。

    赵丰一下子被点醒,又翻找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问程小楼:“这人现在哪里?”

    程小楼看向李弘,李弘微微点头。

    “请随我来。”程小楼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带着赵丰出去。

    随后,李弘又唤来已经把卖身契转为雇佣合同的家仆吩咐道:“让杨连长和刘连长即刻去这流民安置点,就说有要事。”

    李弘本来打算缓一缓,等三个连训练得差不多了,天气转暖之后再向李子沟村扩张。

    现阶段给零星逃过来的村民都发点糊口的粮食就可以了,吞并李子沟村之后再让他们选留在小康村还是回家。

    但是从李子沟村来的流民太多了,李弘渐渐感受到了粮食消耗的压力,再这么下去怕是要撑不过这个冬天。

    而且正值冬月,逃亡过来的村民都没带什么衣服家当,临时搭建的安置点也没什么取暖保温的设施,李弘还怕他们就此冻死。

    在赵丰来之前,李弘就已经打算直接杀到李子沟村去,把迁过来的流民都带过去重新分田分粮,小康村这边再不会出一粒粮食。

    李弘就不相信李春满几十个人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把几个地主家里的存粮吃完

    ……

    一番寻找之后,赵丰在流民安置点找到自家在李子沟村的邻居。

    “王二叔,还记得我吗?”

    那被唤作王二叔的中年男子使劲看了看赵丰的模样,惨兮兮道:“是小丰子啊,你怎么才回来?”

    赵丰担忧问道:“王二叔,我家里人呢?怎么没跟您一起过来?”

    王二叔叹了口气:“前些日你婆受了风寒,我逃出来的时候老人家已经病得下不来床,你也知道你阿大是个孝顺的,怎么忍心这种时候扔下你婆不管……”

    赵丰听到这话,一时没忍住眼泪,抱着王二叔痛哭。

    王二叔似乎也被这架势搞得勾起了伤心事,他佃耕的田产就被李满春强行夺了去分给自己手下人,也哭起来。

    这一哭,搞得周围群众都伤心落泪起来。

    一时间,哭声遍地。

    杨戌和刘不讷赶到的时候,远远听到哭声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李相公,唤我们何事?”刘不讷小心向李弘探问。

    李弘拍了拍他的肩,没说什么,而是拿起扩音喇叭朝众人喊道:“诸位,诸位静一静,听我一言!”

    良久,周遭的哭声终于渐渐平息下来,众人好奇又期待地围观李弘。

    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传说中救苦救难的李老爷,期待着李老爷能给他们点希望。

    “我知道诸位在李子沟村受了苦,诸位放心,我会为主持主持公道。”李弘顿了顿,继续说道,“想必诸位也知道了,小康村这边已经分了田,也发了粮食,大伙现在都有田种有粮食吃,诸位想不想也过这样的生活?!”

    “想!”众人一齐回答,小康村这边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是看得到的,他们是真心想也过上这样美好的日子。

    “大伙儿也晓得这样的生活很好,本来李子沟村也是斗倒了地主,大伙也可以像小康村一样。可是大伙还是收到了欺压,来到了这里,这说明有人不想让诸位过这样的生活,大伙儿都说说,是谁把大伙儿逼到这儿来的?!”李弘加大了音量。

    “那狗入的李春满!”零星有人大声喊道,作声的都是还有许多血性的年轻人。

    场间的大部分人都是被李春满欺压过的,他们还对李春满有所畏惧,低着头,不敢喊出那个名字。

    之前被大地主欺压他们不敢反抗,现在被李春满欺压他们还是不敢反抗。

    大多数人跑到小康村来都是为了就地分田,只有少部分人敢应和李弘。

    李弘对这种情况很不满意,李子沟村的村民做顺民太久了,现在有人带着反抗都不敢。

    赵丰却从李弘手里夺过扩音喇叭,对着李子沟村的村民喊道:“乡亲们,我是村东头赵家的大郎,大伙难道就不想回家种自己的田?难道甘心自家田都被那李满春霸占?难道就不想在自个家里也过上这样的生活?”

    众人纷纷低头,怎么不想呢?

    可他们不敢。

    李弘又拿回扩音喇叭喊道:“大伙的顾虑我都晓得,那李满春纠集了一批青壮在村子里胡作非为,有人在村子里反抗的时候都被他们打过。现在到了小康村,见到小康村的好日子想留下可以理解,但是大伙难道就能忍心那狗入的李春满骑在咱头上屙屎拉尿?”

    有的人头低得更厉害,却也有更多的人抬起了头。

    谁能忍啊!

    “我说为大伙主持公道就一定会做到,大伙敢不敢跟我杀回去,把那李春满像推倒地主一样给推翻了?!”李弘的声音几乎是用吼出来的。

    “请李老爷为咱们做主!”有几个青年站出来,跪倒在李弘面前。

    在他们身后,乌泱泱跪倒一大片,纷纷喊着求老爷做主。

    “起来!”李弘喝道,“小康村这边不兴跪的,你们也不许跪,你们可不就是不愿意在哪李春满面前跪着讨饭吃才跑过来的吗?怎么到了这里膝盖骨又碎了?”

    赵丰见这情形,也喊道:“大伙都起来,李老爷说了为咱做主,咱就得听老爷的。”

    李弘向他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

    等众人一个接一个都站起来了,李弘才继续喊道:“大伙看我身边,这是杨连长,这是刘连长,江那边的小康村二组还有个张连长,他们手底下都有上百人的队伍,今天我把两位连长带过来就是要告诉大家伙,大伙来投奔我,我就要为大伙主持公道。咱们一起带兵打回李子沟村好不好?!”

    “好!”场面终于沸腾。

    李春满才几个人?

    李老爷可是有三百大军!

    “静一静,静一静。”

    等安静下来,李弘问:“可是咱们小康村这边不熟悉李子沟村的地形,也不知道那狗入的李春满藏在哪里,需要几个向导,有谁愿意报名?”

    “我!”先前情绪最高涨的几个青年纷纷举手。

    李弘示意他们上前来,又对赵丰说道:“赵兄弟,你有在铁脚会管人的经验,也是李子沟村的村民,这几个人就归你管,你要负责把他们分配到杨连长和刘连长手底下去,让他们给咱带好路。”

    因为担心家人,此刻赵丰是最想杀回李子沟村的人,没有之一。

    但突如其来的信任让赵丰有些无所适从,他不过是和李弘有一饭之交,李弘就肯将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让他很是感动。

    他讷讷道:“好……好的。”

    接下来几天,李弘给刘不讷的连队做了点作战部署,杨戌的连队只是分一半出来压阵,并不直接出战。

    一个村子而已,用不了那么多向导,李弘便让多出来的人回道李子沟村鼓动村民,到时候来个里应外合。

    但是李弘高估了李春满的实力。

    这货只是纠集了一批被压迫得厉害的佃户,一起冲到本地地主家里杀了人全家,然后自己坐上了地主的位置,甚至都管不住手底下那二十几个人。

    这大多数欺男霸女的事情还真不是李春满直接做出来的,都是他手下那群人做了小地主之后,学着地主们过去的做派,逼着良家子卖身作奴仆,逼着良家女卖身做小妾。

    一伙人本就在李子沟村激起了公愤,但是奈何这群人一直抱团行动,零星的反抗都被他们击溃。

    没有新的组织者,李子沟村的村民没有丝毫战斗力。

    真到刘不讷带领连队冲进李子沟村的时候,众村民一个个都冲出家门争着为小康村的队伍做向导,原本的向导仿佛一下失去了作用。

    没费多长时间,刘不讷早晨吃的饱饭,上午出发,晌午还没过就把李春满所在的地主大宅院给打了下来。

    甚至都不能算打,刘不讷的连队还没冲到宅子外一里路,李春满的小团伙就集体跑路,在逃进山里之前被愤怒的村民们抓了回来。

    下午,李弘带着程小楼和戏班子来到李子沟村,诉苦大会和公审大会一起开,结果了李春满的性命。

    由于李春满过于倒行逆施,有不少之前和被盘剥得不怎么厉害得的村民反倒怀念起地主在的日子来。

    李弘本打算靠这次攻打计划练兵,却没想到是这个样子。

    明明是正经的战斗场面,提前还做了周全的计划部署,打得比之前在赵家庄时还仓促。

    无语的李弘喜提自然村一个,小康村的体量已经是原来的七个自然村还有多。

    接下来几日,李弘又把小康村改组成小康镇,将原有的小康村一组二组改为小康一村二村,李子沟村暂时还在进行丈测分田工作。

    正在李弘热火朝天在乡下打土豪之时,杨算在城里却不太好过。

    城里的大户被太监逼得也报了团,集体向杨算抗税施压,甚至暴力抗税弄出了人命。

    要是一般的县老爷,一边是皇帝派来的太监,一边是本地土豪,可能会被吓得不敢出门。

    但是杨算有撒手锏。

    这日,他不管打砸商户的税吏,也没管正在抗税游行的商贾,只身一人驾车来到了小康村。

    “先生怎么来了?”李弘惊讶道。

    “你把我的师爷接走快两个月,我能不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