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仙桥蚕花 »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号外!号外!孙传芳第二陆军占领上海,奉军败退上海,向镇江退走!”

    报童拿着当天的晨报,在河巷大街各处背着布包来回卖力地吆喝,他必须在每早的六点之前将晨报全部卖出,不然这些报纸全都要作废了。

    近段时间太湖的盗匪猖獗,白潭镇上不少商行被抢劫了,韩婉珠听大人说这段时间街上坏人比较多,少在大街上逗留,于是每天放学就害怕得赶紧回家了。

    这白潭是江南的要塞之地,河网地形复杂,经常发生水上劫财的事情,而且都是大型团伙作案,又行踪诡秘,尤其喜欢在晚上进行,对白潭百姓的生活影响极大,在数十起抢劫案发生之后,官府才将这其中最大的头目给抓获,到闹市区斩首示众,以此惩戒。

    韩骏文以前去湖城换银元的时候,在水路上被青帮的团伙给劫了财,又被打劫绑票,后来是邹弘甫等白潭商会的人出计策,在孝丰把人给救出来的,从那以后,韩骏文每次出远门的时候,包袱里都会随身携带着一把枪用来防身。

    这把枪的来历还是韩骏文的父亲当年参加同盟会时候用的,孙中山当年中华民国一宣布成立,韩父与邹树荣的祖父还有同样在白潭镇的同盟会等老成员就立刻手持枪跑到白潭镇的巡捕房门前鸣枪示威,巡捕房门前的巡警,脱帽低头,高挂“五色旗”归顺共和。

    当时十多个人,其实也只有两三把枪是真的,其余的皆是木质假枪。其中有一人名唤祝峮梅,现已五十多岁,乃青红帮的大字辈人物,与黄金荣等人为知交,是这沿河一代的青帮头目,平时太湖水匪有染,沿河百余里,皆在他势力范围之内,在军界,乡士,地方豪族,帮会之中都颇有盛名,无人敢懈怠,江湖地位也是不容小觑。

    在同盟会之时,韩父曾对他有所照顾,因此祝峮梅对韩父也相当尊敬,韩骏文被绑票的时候,只手遮天,带领一百多个兄弟在半路将韩骏文毫发无损地救出来。韩骏文感谢他,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祝峮梅做干爹,祝峮梅推辞,只是教他们习武。

    韩逸维在一厅的天井中将自己的外甥邹至清扎马步打拳,邹树荣夫妇在屋内喝着莫干山山茶。

    “我刚刚回家去看了广泽,他现在的状态比信里写的好多了,可能是有了孩子的原因吧。”

    胡惠君常好奇地问:“那个孩子是……”

    韩淑云说:“以前跟他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的,那个战友前不久战死了,留下了一个囡囡,叫曹心莲。本来见广泽这么困难,是不想给他再添麻烦了,但是在走之前也没找到比他更信任的人,所以还是把她让人交给了广泽。”

    “广泽说是让心莲姓邹,改了名入邹家的族谱,他现在呀,特别高兴,说是可能老天觉得自己太苦了,所以就送了他一个孩子,好让自己和云喜的后半生有个依靠。”

    韩骏文非常欣慰地点了点头:“也好也好,让他重拾希望也好,他还年轻呢,他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又问邹树荣:“美国,怎么样?”

    邹树荣笑着拨了拨茶盖,刮去了茶水面上的茶沫,喝了一口,笑着说道:“美国确实有很多我们这儿没有的技术,不可否认他们的技术确实是挺先进。但是往美国走了一圈,觉得还是我们这儿的文化好,我们中国的文化要比世界好太多了,不知道为什么,在美国待的时间越久,我就就对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有自信,贫穷与落后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中国缺的是技术,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领先世界各个方面。”

    其实按照邹树荣与韩淑云的学识成就,待在美国也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发展,可是他们还是因为母校的邀请而毫不犹豫的回国。

    “阿爸,以前您对淑云说过,救国无非是两种,一是实业,二是教育。我选择用教育救国,用知识救国,用科学救国。”

    正说着,门外就传来了邹至清欢快的声音:“噢,打中了,打中了!我打中了!”举着手里的木质皮筋弹弓原地蹦跳。韩逸维手里捏着一堆石子,放到口袋里,拿出其中一颗放在弹弓上,手把手的叫邹至清瞄准泡桐树枝干上的麻雀。

    “来,闭眼,瞄准啦。”

    天井中自泡桐树枝冠茂盛,特别是到了傍晚的时候,成千上万的麻雀会飞到树冠上,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声音在几里之外都可以听得见。

    弹弓的皮筋越拉越长,松手之时,树上的麻雀四散逃走,其中最不幸的那只就被打落了下来。

    “至清,你看啊。”

    韩逸维又口袋里拿了块小石头,放在弹弓上包裹住了,朝着天井上空,用力一拉,手一松,对面梧桐树上的几十只麻雀立即四处逃窜,向四周慌张飞走。

    “哇,好远呐!”邹至清欢呼雀跃了起来,“三舅舅,你好厉害啊!”

    那棵梧桐树在一厅的别院中,离韩逸维大约有八九米远,韩逸维非常轻松地就将树上的麻雀给打落了下来。

    屋内又传来了谈话声:

    “听说杭城到武康已经有公路通车了?”

    “是啊,方便了不少,不用再坐船了。”

    农历十月初,灵王堂戏台开戏,韩耀亭的亲大姑韩五姑过来看戏。

    韩五姑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头上只有了一枚银簪,穿着和打扮都显得极为朴素。

    韩五姑父是个做食品的生意人,韩耀亭已经很久都没有看见他了,其实不光是韩耀亭,连韩五姑也好长时间都没有看见自己的丈夫了,生意做的不错以后就聚少离多。

    韩五姑想着丈夫生意辛苦,也都是理解,直到韩五姑父在白潭镇的郊外几里处买了个外宅,几乎每天不回家就住在里面,韩五姑没有说什么,直到里面又住进了个你自己丈夫小十几岁的女人,她也没有说什么,封建社会,盲婚哑嫁,包办婚姻,男人三妻四妾实属正常,就算自己丈夫在外面多几个孩子也没有什么关系。自己兢兢业业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相夫教子,丝毫没有怨言。

    她生了五男三女,夭折了一半,只剩下三男一女,大儿子九岁的时候就得了荨麻疹死了,二儿子在前年得了肺病,为了能治好自己儿子的肺病,再找了许多大夫都没有用的情况,只能借助神仙帮忙,又找了一位家世清白的姑娘来给自己的二儿子冲喜,结婚没几天,二儿子还是撒手人寰了,那位清白的姑娘在过门没几天就成了寡妇,为了弥补那位姑娘,韩五姑就决定让自己的小儿子把她给娶了,如今已有身孕,半年前已生下了一个男孩,用韩五姑自己的话来讲,是苦尽甘来了。

    韩五姑的到来让韩耀亭略有些头疼,不是因为韩五姑,而是因为韩五姑的女儿戴婼婼也来了。

    “这丫头就是我的命中一劫呀。”

    韩耀亭颇为头疼,杨素玲也领教过一二,前年过年的时候,那时候戴婼婼也就十五岁,这不小姑娘了,饭桌上便有亲戚众友开始说起了媒,这小姑娘一听就不悦了,板起了脸就说:

    “我还小呢,嫁什么人呢,嫁了也不一定有好日子过。”

    饭桌间顿时气氛尴尬,韩六姑父,也就是曹珂儿父亲说:“对嫁人的好处可多了……”

    还没有说完就被戴婼婼给打断了:“六干爷,您是个男的,您怎么知道嫁人有好处?”

    韩六姑父道:“你六恩娘嫁过呀,你看她现在的日子不是过得很好吗?每天洗衣服做饭,带你阿弟的。”

    韩耀亭看见戴婼婼当众偷偷地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你们。

    饭后闲聊之时,杨素玲更是听见了戴婼婼比较“荒唐”的发言。

    “为什么女孩子一定要嫁人呢?可不可以不嫁?”

    “那我也不是不想嫁,我就是不喜欢包办婚姻,我要自由恋爱,不要找我喜欢的人嫁。”

    汪氏这时候说道:“你看表阿哥跟你表阿嫂,也是包办婚姻,是现在生活的还挺好的嘛。”

    “那是我表阿嫂运气好,我可不一定有她那么好的运气。”又小声的道:“第一个喜欢的也不是表阿嫂。”

    杨素玲看见韩耀亭,他的脸顿时黑成炭了。

    戴婼婼有接着说道:“以后要是嫁人了,我的脑子肯定会有一个又一个的小捞婆,我担心我的肚量应该不会很大。”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戴婼婼立刻呸了一声,“狗屁!封建糟粕!”抓一大把紫皮花生往嘴里嚼,在场的人许久都不敢说话,韩耀亭忙说:“也不是每个男人都三妻四妾。”

    “嗯,因为他们都没有铜钿,又可能是上面的老太太还活着,不敢乱来。”

    韩耀亭顿时被噎住了。

    戴婼婼又吃了一块冬瓜糖说:“我以后要是有铜钿了,一定会像我阿爹一样找好几个捞婆,我就找好几个长得好看的男的,天天陪我在家玩。”

    在场的长辈就这么一直听着她那些大逆不道的话,韩五姑全程没有讲几句话,谁让戴婼婼是自己在三十六岁高龄时拼死生下来的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