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风流 » 002、董卓要来

002、董卓要来

    自穿越而来刘正认为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投胎到了东海郡郯县,成了刘虞的次子。

    上天待自己不薄。刘氏宗亲,东海王之后,曾祖父做到光禄勋,祖父为丹阳太守,父亲是幽州刺史,如今的甘陵国相,全是大汉两千石的顶级高官。

    家世两千石的皇室宗亲,比起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也丝毫不差。在郯县在东海郡他们便是首屈一指的豪强。

    依靠着家世身份,十七年来刘正在东海开发了盐田、建设了作坊。

    借用东海糜氏原本的商路,并依靠自己的宗亲身份。刘正与包括东海王在内的大汉各处虽无实权但颇多财货的宗亲郡王合股,避开各地士族豪强,将自己的商路铺遍了徐兖豫青四州以及司隶。而在大汉其余各州郡也各有分号,操持当地商行。

    几年间刘正积累亿万财富,比起东海糜氏和不逞多让。

    但就在刘正按部就班,准备做大做强之时。张角太平道在冀州的起事将刘正拉回了他记忆中的那个时代。

    这是东汉末年,天下即将大乱!

    为了保住老师卢植,尽快剿灭黄巾之乱。刘正贿赂宦官,让卢植能继续担任北中郎将,带领大军围攻张角退守的广宗。

    在原本的历史上,卢植被宦官左丰构陷,免去北中郎将一职,押解回洛阳,判了减死一等,是董卓接替卢植继续围攻巨鹿郡的黄巾。

    但董仲颖的水平明显比不上卢植,攻不下广宗就跑到北边妄图攻打更容易些的地公将军张宝所在的下曲阳,也是无功而返,依旧免职减死一等。

    直到皇甫嵩带领平叛完豫州黄巾的大军来到广宗,又赶上张角病死,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广宗城才被攻下,张梁被杀,冀州黄巾平定。

    如今,一个多月过去,广宗城依旧没有攻下。但是董卓还是如期而至的要来了。

    对于这位汉末的最大反派,刘正在自己帐中正苦思冥想应该如何应对。

    而自己左右手崔浩与许方侍立左右,面面相觑。

    崔浩是今天刚刚从洛阳赶过来的,他按照少君的安排,已经卖掉大部分洛阳产业。并又送了一笔钱给张让,外加子干先生在奏疏中举荐自家少君,刘正的官职已从广宗县尉变成了广宗县令。

    自家少君虽然举了孝廉,可没在朝中做过郎官,要知道广宗在黄巾占据之前可是户口过万的大县,一县之长是六百石的县令,以后他就能称少君为县君了。

    十七岁做到六百石万分不易,这是天大的喜事,不知少君为何愁眉苦脸的。

    而另一位许方也是刘正颇为依仗的大掌柜,为人虽然沉默寡言没有崔浩善于交际,但最擅筹算,将刘正复原出的算盘打的噼啪响。

    刚到广宗城时,因张角还盘踞城内,刘正的县尉是做不成,便被卢植安排了屯粮一职。

    就靠着许方的调度,粮草军械等军需被安排的妥当,刘正也因此得到了卢植举荐。

    许方看着刘正愁眉不展,想着眼下广宗虽然还是没攻下来,原河东太守董卓已经被拜为骑都尉,带领并州兵马来到了广宗。

    要知道,董卓手下的凉并铁骑可是和幽州突骑齐名的天下强兵。有了董都尉的助力,即使是不知兵的许方也认为广宗城指日可下,少君又有什么需要愁苦的呢?

    而此时的刘正见手下两位干将不明所以看着自己,也知道他不应有此态度。

    自己升了官,和原本历史节点一样,董卓带领强援即将抵达,冀州即将平定。他有什么好愁苦的呢?

    可是自己担忧的就是董卓!

    虽然现在的董卓还不是日后霍乱朝纲的董太师,但本性难移,看董卓的发迹史,刘正断定,此次董卓前来定然与卢植抵牾不和。

    正当刘正想着董卓之事时,帐外有人通禀入内,乃是张郃。

    “县君,北中郎将派人请县君去大帐议事。”

    “知道了,还请儁乂同我一同前往。”

    要说刘正此次来广宗最大的收获,他自认为不是六百石的县令,而是张郃。

    在来广宗前,刘正本以为能结识到刘备三人,刘备虽然和自己同样在卢植门下为徒,但可能因卢植近几年又是九江又是庐江的四处平叛,并未在缑氏山上教过几日书。

    而刘正自己也是要不跟着卢植跑到南方,要不在东海和洛阳营建自己的商业帝国,自己的同门师兄刘备与公孙瓒他都没有见过。而他甚至认为,就算是卢植可能也没见过这两位弟子几面,毕竟卢植弟子千千万,大多都是花钱买学位的记名弟子。

    不过刘备此时并不在广宗,可能在离家乡涿郡更近的下曲阳参与剿灭张宝的战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没有见到刘备,但刘玄德想来也不是自己能收拢的。刘正在到达广宗的第一眼就见到了未来的五子良将张郃张儁乂。

    一个月前,便是张郃来接赴广宗上任的刘正。

    “郃恭贺少君!”

    今日张郃已得知刘正升官做了广宗县令,十七岁的六百石,作为单家子的张郃想都没有想过。

    可联系刘正的宗亲身份和一位两千石的老师,一位两千石的父亲,便觉得区区六百石,刘正可能并不放在眼中,只是以后可要称呼刘正为县君了。

    “也恭喜儁乂。”

    刘正的任命是和其他多道任命一起来的,其中便有张郃。初见张郃时他还只是一位屯长,但现在已经是一曲军侯了。

    想到自己升任了军侯,张郃忍不住的面露得意之色。虽然只是比六百石,比不得刘正那正儿八经的六百石县令。但那也是比六百石啊,日后黄巾平定,转个四百石县尉不成问题。

    这也是际遇,张郃心道初遇刘正时,还以为这位年轻面白无须的少君是个宦官,是因北中郎将没有行贿宦官,朝廷派来罢免卢植的。

    当即便没给刘正好脸色,抢白了几句,后来解释清楚,才化解误会。

    而刘正少君丝毫不因自己得罪他为忤,反而询问姓名,后又殷切地握着他的手同行了一路。

    这一路骑在马上的张郃被俊朗无须、折节下士的刘正紧握着手,直比登城作战还要难受,皮甲里的衣衫全都湿透。

    当时张郃以为刘正只是做个姿态,显示和他们这些军将亲近。后来得知刘正向北中郎求自己划归他的麾下负责督运粮草打造军械,还以为刘正要伺机报复。

    但最终是度君子之腹了,自己反而因跟着刘正督造军械有功被卢植表功升了军侯。

    只能说刘正对自己有提携知遇之恩。

    “儁乂,你可知董仲颖?”

    张郃听刘正如是问,他一个小小军侯,董仲颖的大名他当然听过,但并不识得。

    “郃只知董都尉曾随张然明征讨羌人,屡建战功。后又出镇地方,俗话说关西出将,董都尉应该是位将才。况且麾下都是凉州兵,凉州兵天下雄兵,必能助北中郎将扫平黄巾。”

    张郃虽然没见过董卓,但凉州兵的大名不敢小觑。并不是长他人志气,张郃出身北军五校,也算是大汉精锐,对付黄巾蛾贼如砍瓜切菜般。但自认北军五校比不上北方边军。

    凉、并、幽的边郡人可是终日和羌人、匈奴、鲜卑厮杀的,哪是自己这些戍卫洛阳的北军五校和三河骑士可比的。

    “是啊,凉州骑士天下雄兵,董仲颖老于战阵,对于广宗的战事是有助益的。”

    “那县君在担忧什么?”

    张郃看出了刘正的忧郁之色,他和崔浩、许方一样,认为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刘正应该高兴才是,根本没什么好额外顾虑的。

    “儁乂,我且问你,董仲颖来广宗是为了什么?”

    董卓为什么来广宗?当然是为了平叛黄巾。不对,虽然张郃认识刘正才短短一个多月,但他知道刘正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接管广宗军粮之时,便在许方的协助下调度有方。后督造军械,改进了云梯和投石,凭借新的军械,广宗里的黄巾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张郃相信,再给些时日,就算是董卓不来,卢植也能攻下广宗。

    那刘正问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难道是洛阳城里的宦官又来捣乱,董都尉是来夺中郎将兵权的?”

    想到此处的张郃突然也如刘正般心中忧虑起来。作为北军中的一员,他对于卢植早就心悦诚服,要不然也不会将刘正误以为是来罢免卢植的宦官而故意刁难。

    因为被卢植与刘正一起举荐做了军候,那他在军中就是刘正的人。如果董卓取代了卢植,那他该如何自处?

    刘正欣喜的看着张郃,不愧是日后的名将,一点就透,自己就是怕这一点啊。

    “冀州是天子桑梓,北中郎将久久不能平定,只怕天子早就心生不满了。”

    这也怪卢植,他前期打的太顺了。在另外两位中郎将皇甫嵩和朱儁还在南边和黄巾偏师打的有来有回时。卢植只一个月就把冀州黄巾主力死死围在了广宗和下曲阳两座城中。

    可后期又太慢了,两座城攻了四个月都没有攻下。可以没有大胜但不能没有小胜,当你连续四个月没有捷报送到朝廷时,只怕天子已经失去了耐心,谁管你是不是在憋什么大招。

    听刘正如此一说,张郃更为担忧起来。他自己就是河间人,当然知道出身河间王一脉的天子对乡梓是多么看重。

    如今黄巾就被困在河间左近的巨鹿郡,久攻不下万一放跑了张角惊扰了河间先祖的陵寝如何是好!宦官作祟好说,万一连天子都不信任卢植了,那又如何是好?

    相比张郃,刘正除了担心董卓是天子故意派来给卢植施压,督促尽快攻下广宗会破坏卢植原本的战略外,他更担心的是董卓本人!

    董卓是什么人,张郃不知道,卢植可能也不了解,但刘正最清楚!

    虽然董太师日后的恶行现在的董都尉还没有做过,但刘正知道,董卓绝对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他绝不是一位单纯来协助卢植的凉州猛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