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的优美实践日记 » 第二十五节 春夏学期第七周练习

第二十五节 春夏学期第七周练习

    2024年4月9日【深化练习】

    因为学校外出实践活动多周,所以放掉社交课程。

    @经典诵读

    从这一次开始,老师加入了对经典的诵读,估计是对我们上节课完全不知道中国传统音乐对于五行的对应有关系。老师带着我们站立,两腿开立,膝盖微弯,重点是涌泉穴,可以一遍拍腿一遍按照节奏诵读。内容为:西方生躁,躁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躁,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太极

    配合的音乐,还是商音,2,一直围绕着。我们做开合的运动,第一次做完,老师说到有的伙伴气没有到手上,我觉得说的是我。第二次做,我想着“意到气到”,那我就把意念放在我的手上,果然感受到了气。

    而后老师提问,大家是否感受到气?伙伴一,感受到打开时是气推着走,合上时不是这样的;伙伴二,感受到气是分好几块的;伙伴三(我),感受到不顺畅,但有气,而气是一段一段的。老师问我,当时我的神是在哪里,我回答说我的神是专注在呼吸上。老师提出建议,可以把两个手臂打开得更大一些,感受到向后的感觉,同时让我把手臂抬得更高一些。下次再尝试。

    @悲怆2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明显比音乐慢了,才做了两句,老师就让我们停下来。然后老师笑着说,她在另一处教家长时也碰到这个情况,原因是前面的太极的部分,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了,于是就慢了。这个地方我很有体会,当时我做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我的心慢了,动作也慢了,我有很清晰的感受。老师说,如果我们顺着我们的无意识走,就会慢;而我的体会是,顺着我们的心走,很舒服,很享受。

    这次仍然人很少,只有四个。和上回一样,伙伴YH的位置有所改变,在最后编织阶段,我很明显地看到其他两个伙伴已经组成一组,于是我就面对着YH,和她做伙伴,但显然她是不清晰的,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上次也是这样,差别是上次是老师看到给的反馈,这次是我清晰地看到了。

    还有我和伙伴YS做背景的那一段,老师帮我们喊出节奏来,长短短短短短短,明显地是我们的动作不太清晰。

    @花非花

    我提出了上次说的跳完半个圆弧后要跳到中点的问题,后来老师回答了我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不是严谨的数学,之所以说到中点,是为了让我们整个形比较容易把握。所以虽然是中点,但是我们的弧度是可以自己调整的。我感受到了灵活性,现在的我也可以接受。反正抓住重点,半个圆弧之后要到中点。

    另外一个,有个伙伴上周没有来,于是同伴分享规律给她,老师也解释给她,我这时候开了个小差,我和旁边古琴的老师沟通了一下,因为有事情要和她聊两句,于是我从课堂退了出来,后来又及时进去。我自己后来感觉,还是有一点点断开的,下次还是尽量不要中间退出来。

    @音阶和音程(2,3,5,6,高音1)

    做了好几遍,让我加深了对它们俩的认识。

    老师在过程中,让音乐更快一些,从而我们可以更加顺畅地把动作连起来,这样更加成为一体。

    然后做8字,我觉得我的整合还是一段一段的,需要多练习。

    @阳光三叠

    今天先是总的曲子跳了一遍,而后前面两句,一句一句地把动作告诉我们,把形告诉我们,然后再练习。我发现难度不小,一方面是自己对旋律虽然熟悉,但还没有到非常熟悉的地步,所以还要看黑板,于是就不能在自己的动作上;另一方面旋律和音程的对应也不熟悉;第三个就是老师给出的形也挺复杂的,也是需要练习的。于是自己跳得很乱,两次老师要看我们跳的成果,我都硬着头皮上的。两个好学生都在我们后面,我们两个能力不够的站在前面跳。我的感觉是,没事儿,就是这个水平,跳就跳吧!

    突然发现好学生常常就是害怕出丑,脸皮比较薄。恰好这次我当了差学生,我的脸皮会厚一些,她们不愿意到前面就算了,没事的,我们上。

    看完我们几次跳完后,老师提出,课后没有用几分钟熟悉下动作,练习几下,我明白,其实是我们确实不知道怎么跳,至少我是赶鸭子上架的。呵呵,没关系,再练习,有了音乐,有了视频,学起来,每天练个几分钟吧!

    @分享关于倾听的内容

    这一次被指定由我开始分享,我的分享分了三部分:一是我观察到我生活中倾听的模式,一种是和亲人沟通,会无意识地到“为我倾听”的模式,一种是和平常人沟通,主要是“为事倾听”的模式;二是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的倾听的三个层次:听到语言本身->除了语言本身,听到对方的情感->除了语言本身和情感,还要听到对方话语背后的意义。我觉得我最多达到第二步,尚未达到第三步。我认为倾听的前提是要照顾好自己的状态,需要不带预设地开放倾听,需要带着心地专注地倾听,我们才能在倾听后收获到信任和爱;第三点,我分享了之前看到的鲁道夫施泰纳的关于倾听的艺术,谈到我们要放下内心的评判,无论是不同意的批评,还是同意的认同,我们都需要放下,甚至在内心中连这个冲动都没有,经过慢慢地练习,从而带入到生活中。在课后,我也把相关的内容分享给了伙伴们。

    分享完之后,老师给了反馈:一,用心做的分享,大家可以感觉到;二,对自己的观察有些还是很有意识的,有些可以走得很深。

    感谢大家对我的贡献,我也愿意贡献出我的一份。

    感恩老师给我们这个机会来分享!

    其实,我对于这个作业,上一篇里也有分享,其实不是很认同,主要是觉得没有必要分析得那么细碎,是需要对自己有感受,对自己有觉察,但是不需要往更细里追求。但是,我还是认真地做了作业,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我的功课,我觉得挺好,我也有所收获。没有什么是生活中非要怎么不可的,要练习自己灵魂的灵活性,我觉得这方面能力我有很大的提升!

    最后,老师还说了一点,她感受到:真相是接受来的。

    我正好最近在和实相工作,我知道真实是永远不能靠在这个现象世界中的任何手段获得,无论是通过书面的语言,还是口头上的分享。因为这个世界是个三维世界,是个两极化的世界,是个用逻辑和思考来统治的世界,所以绝对的,真实的用这个世界的工具是得不到的,但不妨碍我们通过这个世界的工具去瞥到一眼,瞥到一个快照,或者一点点印象。然后从这一点点印象或者快照,体会到,感受到绝对的东西。从这点上来说,老师说得没错!

    透过什么来触碰到呢?老师说通过气。我问了一个问题,气就是能量吗?老师说,看在哪个层面了。我理解,就是不能直接说等同,但在某个层面上是。

    加上最近我的理解,还有意识的概念,那么气、能量、意识这三者是一个东西吗?还是不同?这个世界是意识构成的,还是气,还是能量?我们练习的很多东西,都是气的层面,也是能量的变化,而意识好像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呢!再体会,再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