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的优美实践日记 » 第五节 第五周练习

第五节 第五周练习

    2023年10月9日【上午练习】

    今天是双节假后第一周,因为跳优美的教室孩子们需要用,于是这一周的练习分为周一的上午和周四的下午,下周也是,然后就恢复正常了。

    @DieKugel放松练习

    跟随着这段音乐,我们是要打开和合拢,打开时比较慢,感受从心发出,感受要到手指末梢;合拢时比较快,跟随音乐的节奏。

    这个练习做了多次,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慢慢打开。

    第一次,我只是关注我的双臂是否打开;

    第二次,我开始关注和左右两个伙伴的联结;

    第三次,我开始关注所有伙伴的状况;

    第四次,我开始关注以上所有,还在深度上更多的感受。

    这个过程中,伙伴们有两个“看见”贡献给我,第一个,我做得比音乐快一些;第二个,我在手臂打开与伙伴联结时,并不是从手指末梢出去,而是身体的某个部位。这个部分是老师分享的,她邀请我再去感觉一下,后来我在和同伴两人一组做联结时,我发现好像是我的肘部在发出链接,下次再和老师确认一下。

    在两人一组的练习中,我发现用肩膀联结我是比较舒服的,用背部,用心去链接,我链接得比较困难。一位同伴说,要更加的打开,才觉得用心链接更加亲密。我目前觉得是联结不上的。当然,我也知道我不是很开放,与人链接的愿望通常是不太强烈的。

    @音程练习

    老师问我们,发现自己哪个音程比较容易,哪个音程比较困难。有同伴分享,然后老师说对应着是哪个部位比较强,哪个部位比较弱。我的发现是,我在做八度音程,所谓自己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方向时,我是容易过度用力的;我做五度和六度,我也觉得很舒服,不费力;但做四度时身体是紧张的。

    这次讲述了一度音程和八度音程。

    一度,不是用肩膀向后绕动,其实是由心出发,带动锁骨,带动肩膀做运动,看起来运动不是很大,但自己做的时候还是挺大动静的。这里,老师分享了她对自己的看见,就是吸气时她比较顺畅,但在呼气放松时感觉到有阻碍。她也邀请我们每个人发现自己的部分。

    我目前还感受不到那么细致,但是我觉得我基本还是顺畅的。

    八度,其实是从下至上画了一个八,应该是比较坚定的。而且八度是又一个一,但又不同于一,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

    这次,老师预先给我们布置题目,说下次要请伙伴们说一说几个不同的音程的品质的部分,让我们做好准备。

    我发现,老师的要求开始在提高了。

    我这里想一想:

    一度,一个开始,由心出发,逐渐带动肩膀;

    二度,意识到肩头,手臂被动地被带动;

    三度,意识在小臂;

    四度,好像一根线,牢牢地站在天与地之间,紧绷着;

    五度,在六个方向上平衡,建立界限;

    六度,心魂和行动上要出去;

    七度,心魂和行动上已经出去了,而且不管不顾,所以失去了平衡;

    八度,重新找到平衡。

    做了好几次,其中有一次我的感受很强烈,感觉到了每个动作明显的不同。

    @送别练习

    这次发现没有上次感觉好,上次和老师面对着,我看清楚了她所有的动作,所以模仿得也比较准确,也和音乐合拍,感觉不错;这次其实和老师也是面对着,但不知道为啥我好像记不清动作,只是跟着大家的流,还做错了几个动作。

    @元音练习

    我觉得当自己一边默念元音,一边做动作时,感觉到音和动作的配合很好,很舒服。

    老师提醒我们要注意是自己用动作在做,还是用气在做(要由心而发)。当我第二次注意了之后,我发现如果只用动作,会累;但用气做,会比较舒服。当然,我也不知道我是否是用气做了。

    这个“由心而发”的提示很好,我的每个动作是否都是由心而发的,还是动作只是动作,与心无关呢,很好的提示!

    @悲怆练习

    进行到新的部分,我对动作不太熟悉,所以只是跟着前面会做的伙伴在做。然后,我的搭档也是新手,我们两个都只是先把动作跟下来。

    这个部分,老师提醒我们,不仅要不断地练习,但不能仅仅只是简单重复,还要运用我们的思考的部分,有意识地去练习。

    @MinuteinF练习

    基本的动作能跟上旋律,但是细节上还差得很远,能看到前面比较资深的伙伴也是不太熟练,大家一起练吧!

    @其他

    有个总体上的感受,好像有点点不太顺畅,就是和音乐的合拍度没有上次那么好,于是滋养的程度就没有上次好。是不是我自己有些不够专注于当下呢,也许吧!

    2023年10月12日【下午练习】

    @放松和悲怆练习

    首先是一呼一吸,手臂的一合一开的练习。第二遍,老师就让我们关注我们的手臂向前伸出时,与两边的伙伴的手臂是否有链接?我把注意力放在手臂上,于是就感觉到链接了,即使是动作中我们要后退让整个圆扩大到很大,我仍然能感觉到我和隔壁伙伴的两个手臂的链接,好像中间有一根看不见的线拴在一起似的,但不是“绑”,因为“绑”的感觉是牢牢地在一起不动弹,但我们的手臂不是,我们各自有各自的自由,但仍在一起。这就是链接的感觉吗?我可以和他人有这样的链接呢!

    随后做完这个练习后,老师问,谁感觉到自始至终都有链接?大部分人都举起了手。某一两个人没有举,老师鼓励地说,知道没有举本身就是很好的察觉。现在想来,确实是,不在乎你是不是有链接,更在乎的是你是不是知道自己有没有链接,有也好,没有也好,都可。谁知道?知道的是谁?我想,这恐怕是更深的自我在看着吧!

    所以,再次提醒我自己,这个练习的目的。当然想要做得更流畅,更美,无可厚非,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发现自我,看到我是怎么样的,然后再有所发展。

    @软球练习

    这次的练习比上次更进一步,本来是在圆圈上的,然后现在是面对前面的,两个人一组做镜像的。后面,老师让伙伴们分别来带领,我和另一伙伴带领的时候,我感觉我是有点恍惚的,有的部分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就跟着跳罢了。随后,老师说给所有带领过的伙伴鼓鼓掌,表示鼓励。

    我有两个发现:

    第一个,是发现这次整个活动中,我好像都不是很专注,都是有点儿恍惚的,反正大家怎么做,我怎么做,只是跟着,也没有啥想法,让我带我就带,其实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而我往常的状况是,嗯,让我带了,我要预先清楚,我要负责任。另一个就是做任何事思考都很多,但这次整个过程中好像我少了很多的思考。

    第二个,就是老师在提出我这里交叉早了的时候,我也会立刻表示理解,但是心里对于自己的错误没有不快,或者不好意思。是我对自己的错误放松了?还是因为第一个原因,不够上心?感觉好像不是后者。

    @圆上绕圈练习

    我还是在和音乐建立连接,过去对它的熟悉度不够,总是不能踩到点上,感觉这次的第二遍的练习,我可以和上一些了。

    @高低音练习

    老师反馈老伙伴太板正了,因为对音乐足够熟悉了,是可以玩起来的,可我就是那种不太放松,不太会玩的人。老师做了一些动作来,好像要干革命的严肃样子,引起大家哈哈大笑起来。不用说,我一定是那样的,我知道,但是确实没有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在老师说了之后,我才意识到。所以,对自己的感知,呵呵,还要继续。

    然后是分组进行,每组两到三个人,仍然是一个做高音,一个做低音,主要是社交上的链接。一共换了两次伙伴。我的体验是,第一个伙伴被我们低音追着跑,她害怕地要逃掉;第二个伙伴给我们的是邀请的姿态,我们三个都还比较在氛围里。

    我仍然发现我和伙伴的链接,仍然是我最头疼的部分,我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我也觉得我的姿态就比较固定和单一,就是邀请的姿态,友好的姿态,合作的姿态。总是一样的姿态,自己都觉得无趣起来。突然想到,下次我可以有意识多运用一下身体的感知,虽然我的姿态一样,但对方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她的状态也是变化的,所以应该是可以感知到不同的,如果我足够敏感的话。所以,运用我的身体,去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