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万象之书 » 第三十四章:败剑

第三十四章:败剑

    北国有一个武士,喜好练剑。他听时常听师傅说,南国坐忘峰有绝世剑术,让他十分向往。有一日,一个南国剑客来到北国,接连挑战各大高手,均战而胜之,其中还包括武士的师傅。那南国剑客只是一剑,便让其师认输。而后那剑客离去,其师欲问姓名,那剑客不答。武士见剑客如此无礼,上前准备拉住那剑客,却被震飞。武士爬起身说道:说出姓名,十年后我必胜你。

    剑客有些赞赏,转身报上了自身姓名,而后离去。

    原来剑客是南国当代坐忘峰最出色的弟子,剑术已臻化境,称得上是当世剑术顶峰。因其不喜言语,往往一言不发,看起来十分骄傲,也被称为傲剑。听闻武士十年后要挑战傲剑,他的不少师兄弟都对他冷嘲热讽,说以他的资质,十年能达到师父的水平,就已经算高手了。但要打败傲剑,简直是痴人说梦。他不为所动,日夜练习剑法,但进境缓慢。

    数日后,他决定告别师傅,他认为师傅既然不能胜过傲剑,那再学下去也没有必要。不如前去挑战各大高手,以磨砺自身剑法,说不定能走出新路。临别时,师徒二人开始比试剑法,数百招后,武士落败。其师也对其冷嘲热讽,说他自家剑法都没有学到家,还想去挑战别家,简直可笑。武士默不作声,只是收起长剑,作揖拜别离去。

    他首先在北国境内找各大门派的外门弟子比试,且只使用最基本的横、刺、撩、提等剑法,完全忘记之前所学的固定招式,以此来磨砺自己的剑术。比试多是点到为止,没有精妙的剑招,开始他当然是一败再败,甚至最初连别人三招都接不下来,经常被揍的鼻青脸肿,由于其与人比试全部以失败告终,因此也得了一个败剑客的称号。北国江湖各大门派大多知道有一个人天天找外门弟子比试剑法,天天输的一败涂地,甚至还有门派的弟子排班去迎接他的挑战...

    但随着比试次数的增加,他逐渐掌握了破招的技巧,三年后,他已经可以随心所欲的应对各类剑招,但往往他只防不攻,倒也算不上赢了别人。见一个人已经不能战胜他了,他开始逐渐给自己增加难度,先是挑战二人,接着变成三人,又三年后,他已经可以应对五人的连环强攻不落下风。各大门派啧啧称奇,因常年开这败剑的玩笑,为了留住面子,也为了试试看这败剑能走到哪一步,于是派内门弟子和亲传弟子与其比试。

    各大派的内门弟子及亲传弟子,往往都已经能放出剑芒或刀芒,招式变化更多,且威力更大。第一年,败剑客天天被各门各派的亲传弟子打败,还多次被剑芒打出内伤。但一年后,他已经可以自如应对,修炼出剑芒的弟子,其剑法也逃不开招式的框架,他自然可以寻到方法。随着亲传弟子已经无法战胜他,各大门派终于开始认真看待败剑客。这人七年将剑法练到如此地步,仅用最基本的剑术,居然可以防住各种精妙剑招,实在是难得。

    又是各大派开始派出真正的高手,也就是长老、掌门级的高手,这类高手往往已经可以做到真气外放自如,剑气刀气都不在话下,是真正在江湖上可以排得上号的高手。其中不乏一掌断江河、一剑破山岳的这种顶尖高手。这次败剑开始输的更惨,有些高手仅凭内力,一招就将其击败,还有些剑气破空,他根本抵挡不住。两年后,他还是没有什么进步,顶尖高手还是可以仅凭数招将他击败,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一次比试后,那掌门轻松将其一掌击飞,讥诮一笑,将其双腿打弯,让其跪在地上,而后转身欲走,几步后,他突然停下脚步。

    天空中飘起小雪,那败剑客缓缓站起,身上气势逐渐攀升。那掌门转身,面色凝重,问道:这是什么心法?

    败剑客漠然道:此法,名为不屈

    他两年来不断与各大掌门比试,已经逐渐掌握了他们的内力运行方式。此刻受此大辱,福至心灵,竟然让他创出一门心法,他只觉得真气运转顺畅,竟好似可以将更强大的真气引入别处。

    那掌门面色凝重,又是一掌挥出,掌气凌空辟出,比之之前随意一掌,更加气势汹汹。

    败剑客不闪不避,任由掌气击中他,却好似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他自身内功心法不屈已经将掌气化解。

    那掌门大惊,对方明明之前内力并不高深,此刻却可以承受他的掌气而毫发无损,简直匪夷所思,难道他的内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而后又出数掌,均无功而返,愈发狐疑,开始与败剑客贴身肉搏。

    其实败剑客的内力并没有提升多少,只是他熟悉此人内功运行方式,以接近的方式运转内力,将其掌气引导到了地面上,所以毫发无损。且运转不屈后,他发现每次用不屈接这种内功攻击,对方使用的内力越强,只要不超过其能承受的范围,居然可以拓宽经脉。自己竟然无意间创出一门江湖人梦寐以求的功法。

    若论招式,恐怕江湖上能以招式胜过败剑客的,不足十人。两人战了数百招,不分胜负,不多时,败剑客认输,而后离去。那掌门在雪中站立良久,见地面多处塌陷,才知道那所谓不屈心法,竟然可以将内力引至别处,当真是当世奇功。

    又一年后,败剑客的声望已在江湖传开,人们均知道江湖上有一剑客,没有赢过一次比试,但即便各大派掌门,也不敢直言稳稳胜过他。因为他悟得不屈后,再次挑战各大派掌门级高手,均已平手结束。

    九年的积累,他的剑法随心所欲,无迹可寻,可谓滴水不漏。他决定前往南国,与南国高手再过招比试。

    南国之行半年后,各大掌门级高手也没有几人能战胜他,他决定挑战当世武林最顶峰的几人。

    他首先挑战了武当掌教真人,真人本不欲迎战,但他在大殿外站立数日,真人只得高呼痴儿,而后出来相见。

    两人见面后,竟无一人出手,真人只是看着他,他也没有出手,一炷香过去,败剑客作揖告别。

    武当观战众弟子不解,有长老出来解释,说二人均已达到无招的境界,试探一番,自然知道谁也胜不过谁,因此也就没有了比试的必要。众弟子对无招境界十分好奇,难道站着不动不出招就是无招?那我岂不是天下无敌?长老笑骂道,无招的前提,是有招,有招练到极致,再精进,才是无招。你连招都没练明白,哪里来的无招。

    与武当真人一战后,败剑客不再挑战其它人,他在大雪山枯坐数日,像坐忘峰傲剑发去帖子,说十年之约将到,他在大雪山等傲剑前来。

    消息传出后,南国北国江湖震动,各路江湖人士纷纷前往大雪山,欲观看这一场比试。有好事者立下盘口,赌二人胜负。不少人认为傲剑师承坐忘峰,其独孤剑法已经练出剑意,一剑既出,天下无人能当。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说败剑客曾与武当真人比试,传说二人不分胜负,武当真人当世至少前三,恐怕败剑客不会输。双方各执一词,讨论多日,大雪山山脚的客栈早已住满,不少人自己搭帐篷在山脚,只为观看这一场旷世大战。

    数日后,约定时间已到,众人来到大雪山山顶,只见败剑客站在一处崖上,闭目养神。

    少时,有人御剑而来,正是傲剑。

    江湖人士见状只觉得傲剑风姿无双,竟然可以御剑在大雪山上飞行,这大雪山可是高俞百丈,可见其武学造诣以达匪夷所思之境。

    两人先是比试剑法,并未使用内力。两人如同入定一般,站在雪地中良久。众人心中疑窦丛生,不是说比剑法?此时有少林高僧出来解释,二人均以达无招之境,都在等待最佳出手时机,但这样等下去,不知等到何时。

    听到高僧如此说,败剑点了点头,他对傲剑说道:我自从弃师门而出后,从未主动出招,达到无招之境后,自问不再拘泥于招式,此刻见你这样的对手,福至心灵,你将成为第一个应对的剑招的人。

    傲剑默默点头,伸手请他赐教。

    只见他一剑缓缓刺出,平平无奇,旁人看来全是破绽。不少高手却眼神一凛,这一剑看似平平无奇,又极其缓慢,却蕴含剑法至理,剑意更是一往无前,恍若身前无人可站。

    这一剑越来越近,傲剑也是动了,他刺出一剑,竟然与败剑同出一辙...

    一剑过后,二人均在内心赞叹,世上竟有如此对手。而后转身继续,两人酣战数千招,剑招有快有慢,但众人均看不出二人使的是什么剑法,好像是最平常的剑法,又好像是最高深的剑法。只得像在场武功修为最高的少林高僧请教。高僧说二人乃是无招境界,其实势均力敌,此番酣战,只为痛快,其剑法随心而发,不是任何门派剑法。众人这才明白,继续认真观看二人比试。

    又是千招过去,二人仿佛使出了剑招的所有变化。二人同时停手,雪越下越大,不少人都已经大雪披肩,仅有数位高手身上没有一片雪花,那雪花仿佛长了眼睛,都往旁边飘去。

    败剑缓缓转身,说道:你赢了

    傲剑点头致意,而后再次约定十年后于此地在论武学之道,败剑点头答应,而后转身离去。

    众人不解,高僧说道:你们看二人身上。众人只见那败剑肩头已有薄雪,傲剑身上却干干净净,方才理解原来傲剑内力更胜一筹,二人剑法平分秋色,但傲剑内力更高,因此败剑认输离去。众人不由盛赞败剑气度......

    十年后,又有不少人前来观看二人论武,此时二人都未曾用剑,恐怕是达到了传说中的无剑之境...

    二人每隔十年比试一次,成为江湖佳话,传闻傲剑离世后,败剑再也没有出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