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狗头小军师 » 第三十八章 信王的局

第三十八章 信王的局

    萧邺细思一番,连忙请罪道:“是属下的疏忽,居然忘了测试一番。”

    信王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笼中鸟,片刻之后,说道:“那便先让他见到那厮,看他的反应如何。”

    萧邺却是问出了深藏许久的疑虑:“万一他不亲自动手,而是告御状该当如何?”

    信王微微一笑,说道:“有一种东西,叫做免罪金牌。”

    “那厮哪来的什么免……”萧邺忽然反应过来,问道:“王爷的意思是,无中生有?”

    “你倒是不笨,剩下的就看你的了。”信王摆了摆手,便继续逗鸟。

    就在萧邺告辞离去之后,信王却是喃喃自语道:“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

    萧邺从密道回了烟冷阁的小院,一直待到黄昏才步履蹒跚的回了大将军府。然后便被萧洛训斥了一番。

    还没等萧邺回到房间,萧哲便和萧宜一起过来了。

    “二哥,爹说让你每天晚上都抄一遍《道德经》才能入睡。”萧宜幸灾乐祸的看着萧邺。

    萧邺无奈的看了看自家三妹,说道:“我都被罚了,你还笑得出来?看来我白疼你了。”

    萧宜吐了吐舌头,将手中的塞进萧邺的手里,便溜走了。

    萧哲拍了拍萧邺的后背,“若是平常那也就罢了,但今日表弟来家中做客,你就是不帮忙招呼一下,也尽量不要到处乱跑。”

    萧邺心中微动,当下笑道:“大哥教训的是,待明日我便邀表弟一同去落雨楼品茗。”

    萧哲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有这个心便好。”说着,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萧邺自语道:“真是刚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

    次日一大早,萧邺便带着郭过一同去了落雨楼,本来萧哲也要一起去的,但是今日他要上朝。

    落雨楼内,萧邺对着郭过笑道:“此茶名为听雨,表弟请细品。”

    郭过细品一番,笑道:“入口回甘,唇齿留香,好茶。”随后问道:“只是不知为何名为听雨?”

    萧邺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此茶下雨时品尝最佳,一边品茗,一边听雨,使人心旷神怡,恍若神归天界。”

    郭过听着,颇以为然。就在这时,楼外传来一阵嘈杂声,郭过透过窗子向外看去,只见一个华服大汉带着十数员兵士大摇大摆的走过。

    待看清那大汉的面容,郭过忽觉浑身冰凉,气血翻涌,几乎忍不住大喊出声,幸好及时制止住,才没有惊动他人。

    那张脸郭过便是日思夜想,恨不得与之同归于尽,“终于找到你了。”郭过喃喃道。

    萧邺不动声色的看着郭过的反应,心中了然,故作不解的问道:“表弟认识他?”

    郭过连忙摇了摇头,问道:“那是何人?为何那般霸道?”

    萧邺不屑道:“看他做什么?不过是一个仗着祖辈的功劳,四处惹是生非的蠢货罢了。”

    看着郭过不解的神色,萧邺知道前者已经上钩,便说道:“此人名为阎非,因为讨贼有功受封:宣威将军。”

    “不过在我看来,其中水分极大,说不定只是随便剿了一小股流贼,便号称击退了数万敌军。”

    郭过眼中闪过一丝恨意,很快反应过来,连忙问道:“难道无人核查吗?”

    萧邺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几十年前,燕楚交战,先帝御驾亲征,不料大败,他的祖父为了保护先帝,被敌军乱刀砍死。”

    “之后先帝感念其祖救命之恩,赐其一块免罪金牌。只要不是造反,有功必奖,有过不罚。”

    “所以即便是有人核查,他也不会伤筋动骨,反而会被其记恨,倒不如不去招惹他。”

    “更何况……”萧邺看了看四周,悄声对郭过说道:“他是诚王的人,即便不是因为怕他,也是担心诚王报复。”

    “有功必奖,有过不罚?”郭过牢牢记住了这两句,半饷没有说话。

    萧邺见郭过的样子,微微一笑,随后连忙收敛笑容,忽然说道:“看样子这厮又要去烟冷阁了。”

    “烟冷阁?”郭过心中一动,问道:“就是二表哥昨日去的地方?”

    萧邺面色一红,打了个哈哈,说道:“我那是去陪朋友应酬。”

    萧邺转过头看了看阎非的方向,又回过头对郭过说道:“时间不早了,大哥曾提醒我带你去薛氏酒楼看看。”

    “薛氏酒楼?那是何处?”

    见郭过一脸疑惑,不似作假,便笑道:“那是你自家的生意,你忘了钱老二了?”

    郭过忽然想起了曾经一同随萧哲来洛阳的钱老二,连忙笑道:“是小弟糊涂了。”

    当下,二人一同去了薛氏酒楼。钱老二见了郭过,正欲说话,被郭过不动声色的抬手制止。

    待寻了一处雅间,萧邺借口出去走走,留下郭过与钱老二。

    “这些年辛苦了。”郭过拍了拍钱老二的肩膀,随后笑道:“你怎么还胖了?”

    钱老二笑了笑,说道:“自从萧大公子帮忙在此开了酒楼,倒是时常应酬,叫军师见笑了。”

    说着,连忙取出一张画像,说道:“属下找到了军师的仇人。”

    郭过接过一看,正是阎非,道:“方才我也见到他了。”

    钱老二面色忽显羞惭,说道:“属下刚一得知此人的消息时,便派人前去伏牛山告知军师,只是……”

    “发生了何事?”

    “属下派去的人都莫名其妙的在第二天一早昏睡在院子里。属下亲自前去时,被守门兵将拦下,不准通行。”

    “可曾找过大将军府帮忙?”

    “找了,只是属下到了大将军府时,有一群乞儿在高呼大将军迟早称王的话语,属下便不敢再去给大将军添乱。听说后来大将军抱病在家,不再出府。”

    郭过细思一番,忽然看向了窗外正在与人拼酒的萧邺,微微一笑说道:“想借刀杀人?好,那就随了你们的愿。”

    钱老二顺着郭过的目光看了看,不解的问道:“军师是怀疑萧二公子?那他为何不让属下去告密?”

    “本来我也在疑惑,现在看来,是当时不是时候。”

    看着钱老二愈发疑惑的脸色,郭过解释道:“在来洛阳时,听大表哥提起,一个月后是诸国一同举办的文学盛会。看来他们想在那时完成什么。”

    “那该如何是好?万一皇帝大怒,军师岂不是替罪羔羊?要不属下拼死护送军师出城。”说着,钱老二便拉着郭过往外走。

    郭过轻轻挣开,笑道:“不必。他们想要替罪羔羊,那便随了他们的愿。”

    “军师不可。”钱老二连忙说道:“若是军师出了什么事,属下如何向寨主交待。”

    郭过拍了拍钱老二的肩膀说道:“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

    钱老二还欲劝阻,萧邺的声音忽然传来,“表弟,已经辰时了,该回府了。”

    郭过应了声,随后悄声说道:“夜半三更,萧府后门。”随后打开门,看着钱老二笑道:“放心吧,以后还有机会叙旧。”

    钱老二无奈的叹了口气,送二人出了酒楼。

    路上,郭过看了看天色,笑道:“看来今晚没有月亮。”

    “哦?”萧邺跟着看了看天色,什么也没看出来,便问道:“表弟会看天象?”

    “只是略知一二,让表哥见笑了。”随后故作无意的说道:“看来今夜会有将星陨落。”

    萧邺知道郭过猜出了自己在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微微一笑,说道:“只是希望,不要是我大楚的将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事,谁说的准呢?”

    “有理,还是表弟看的透彻。”

    回到大将军府,萧哲无奈的对郭过说道:“这几日我陪不了你了。”

    郭过心中一动,轻轻瞥了一眼萧邺,问道:“大表哥是要出门公办?”

    萧哲说道:“不错,表弟可知魏逆?”

    “知晓一二。据说是楚国叛将,在邺城自立。似乎还受到了燕国的保护。”

    “不错,就在前几日,魏逆的探子在边境处乱窜,陛下命我前去调查。”

    郭过微微一笑,说道:“毕竟能者多劳,表哥辛苦了。”

    萧哲挠了挠头,随后看着萧邺说道:“这几日你要照顾好表弟,不要再去那些地方。”

    萧邺苦笑了下,说道:“大哥放心,小弟知道了。”然后看见萧宜在一旁做着鬼脸,便瞪了她一眼,后者便立马躲在萧哲身后。

    就在这时,下人忽然来报,“陛下派人传旨。”当下整个萧府都到前厅,摆设香炉,等待接旨。

    不一会,一个小黄门来宣旨,宣读完毕,萧洛接过圣旨,命萧邺送那小黄门出府。

    萧宜悄悄的碰了碰郭过,“表哥,圣旨上是什么意思啊?之乎者也一大堆,好多都没听懂。”

    郭过悄声说道:“意思是:皇太后曾视大将军如己出,如今身体有恙,陛下要亲自照顾,让大将军陪同。”

    萧宜恍然大悟,便贴心的去安慰萧洛,“爹爹不要担心,皇奶奶不会有事的。”萧洛闻言,笑着摸了摸萧宜的头。

    郭过却是看着回来指挥收拾的萧邺,心中暗道:“这是巧合,还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萧邺像是感应到了什么,回头看了看郭过,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