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狗头小军师 » 第三十六章 前吴公主

第三十六章 前吴公主

    李元乾见长沙王半饷不语,便说道:“王叔不必担心,侄儿已经申报父皇,表堂哥为破虏将军。”

    长沙王闻言笑道:“既然如此,本王自是无有拒绝之理。”当下命人将正在厨房煎药的李墨找来。

    李墨听了李元乾的话后,愣了片刻,随后说道:“多谢殿下举荐之恩,只是我父王尚有疾病在身,实是不敢远离。”

    李元乾点了点头,说道:“待到王叔病好之后,堂兄可去宛城寻我”又聊了几句,李元乾才告辞离开。

    待到李元乾走后,长沙王对着李墨说道:“若是他真的重用你,你便留下;若是相反,你还是想法回到长沙,做个闲散王爷罢了。”

    李墨颔首道:“孩儿明白。”

    就在李元乾与长沙王父子交谈的时候,郭过与薛弃便在长沙闲逛。

    “军师,再买个糖葫芦吧?”薛弃一手拿着一包糕点,一手拿着一包烧鸡,突然看见冰糖葫芦,连忙对郭过说道。

    郭过正帮薛弃擦嘴,听到后者的要求,无奈的看了看薛弃的双手,轻叹一声问道:“寨主,你还拿的了吗?”

    薛弃看了看两只手,细思一番,便将烧鸡塞入郭过怀里,笑道:“空出来了。”郭过无奈的去给她买了个糖葫芦。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呼叫声:“来人呐!有人抢劫了!”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看看。”薛弃听见呼叫声后,连忙将东西一股脑的全塞给郭过,冲了过去。郭过还没有反应过来,薛弃便以不知去向。

    薛弃追了半天,进了一个无人小巷之中,那小贼见薛弃只有一个人微微一愣,便说道:“没想到你居然敢一个人就追过来。”

    说着,忽然冒出十多个人将薛弃围了起来。薛弃见了,双手抱在身前,冷笑道:“就你们这些小喽啰,也敢打老娘的主意?”

    “阁下且慢!”就在薛弃打算先下手时,忽然传来一位苍老的声音。

    只见一位老者缓缓走来,说道:“姑娘莫慌,我等并无恶意,只是见姑娘的腰间的玉牌有些眼熟,所以才出此下策。”

    “本来是想将姑娘身边的人引开,没想到姑娘居然独自追了过来。”

    随后小心翼翼的看着薛弃问道:“敢问姑娘腰间的玉牌,是从何而来?”

    薛弃微微一愣,先是将左手微抬以防万一,随后迅速低头看了看,然后说道:“这个玉牌从小便在我的身边。”

    那位老者闻言,顿时激动的向前走了两步,仔细看了看薛弃的模样,随后便与众人下拜道:“老臣徐鹤,见过公主殿下。”

    薛弃吓了一跳,连忙去扶徐鹤,言道:“老伯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晚辈消受不起。”

    徐鹤被薛弃扶起之后,说道:“多谢殿下。”随后看了看四周,问道:“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薛弃问道:“你说我是公主?什么公主?”

    徐鹤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是吴国的亡国公主。”

    薛弃闻言,有些疑惑的问道:“吴国?有这个国家吗?”

    徐鹤连忙说道:“那是自然,十多年前,殿下百日宴之时,楚国不讲道义,发兵偷袭,攻破了姑苏城,才导致吴国灭亡。”

    说完,看着薛弃欣喜的说道:“不过既然找到了殿下,那吴国便还有复国的希望。”

    薛弃却是有些心慌,连忙问道:“老伯为何凭借一块玉牌便这般确定?万一这块玉牌只是我爹娘捡来的呢?”

    徐鹤摇了摇头,说道:“不会错的,殿下与先帝、先皇后都这般相似,绝不会错的。”随后再次下拜道:“还请殿下率我等复国。”

    薛弃吓得退了两步,丢下一句“容我考虑考虑。”便跑到了街上。

    薛弃只觉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就在这时,突然听到郭过在呼喊自己的声音,抬头一看,见郭过正在找寻自己,连忙稳了稳心神,跑了过去。

    “军师,我在这呢。”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走丢了。”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

    次日一大早,李元乾便带着众人回了南阳郡,郭过与薛弃一同回了伏牛山。

    回到伏牛山之后,郭过继续观看文书,薛弃则是去找了薛勇。

    薛弃站在门前,正准备敲门,忽然觉得不妥,将手放下,纠结了半天,转身便欲离去。

    就在这时,门突然开了,朱佩英见到薛弃,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喜道:“弃儿来了,快进来。”

    薛弃挽着朱佩英的手,取下腰间的玉牌,问道:“娘,我究竟是谁?”

    朱佩英愣了一下,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这时薛勇走了出来,说道:“先进来说吧。”

    三人就坐之后,薛弃先是将长沙城的遭遇告诉了薛勇夫妇,然后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

    沉默半饷,薛勇率先开口道:“你的确是我们在山下捡到的,不过那时你身边还有一个女子,那女子奄奄一息,恳求我们收留你。”

    “我们见那女子衣着不凡,不像是普通人家,担心惹上麻烦,本欲拒绝,但是又看你不到周岁,一时心软,便收留了你。”

    “你手上的玉牌,便和你一起包在襁褓之中。那女子我们也随便找了个地方埋葬。现在想来,那女子应当便是护佑你的宫女。”

    薛弃看了看手中的玉牌,忽然莞尔一笑,说道:“谢谢爹娘。”

    朱佩英见薛弃的样子,顿时有些心疼,将她搂入怀里问道:“那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薛弃说道:“自然是一直跟着爹娘,除非爹娘不要我了。”

    “傻孩子,说什么胡话。”朱佩英轻嗔一声,说道,“你永远是我的女儿。”

    转眼之间,数年已过,李元乾将南阳郡治理的井井有条,趁着元宵佳节将至,便邀请郭过与薛弃来宛城赴宴。

    郭过与薛弃二人提前去了宛城太守府,府内已经开始准备,唐素锦与邓则赶到时正巧遇见他们两个,便喜道:“你们也来了,快跟我一同进去。”

    四人一同入府,由婢女暂时引入客舍,等待宴会开始。

    薛弃与唐素锦在一旁聊着,留下郭过与邓则大眼瞪小眼。

    半饷,郭过问道:“听说燕皇大肆选妃,搞的民不聊生,邓先生可曾听闻?”

    邓则微微一笑,说道:“没想到郭军师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不错,我在蓟城的朋友曾写信说过此事。”

    随后微微一叹,说道:“只是可惜了先皇的伟业,被此等昏君毁于一旦。”

    郭过笑了笑,说道:“前些年秦楚二国连番大战,燕国却无半点动静,确实让人失望。”

    邓则瞥了一眼郭过,说道:“三国之间本该相互制衡,如今燕国无为,难道不是楚国的机会?”

    “可惜魏王乃是楚国叛将,效忠于燕,为燕国守卫。齐王虽说先前为燕国叛将,与楚国交好,但恐怕也不会轻易看着楚国北上的。楚国要想一统山河,恐怕难喽。”

    见邓则沉默不语,郭过却笑问道:“不知邓先生可有法子助楚国完成此等千秋伟业?”

    邓则却是微微一笑,说道:“郭先生大才,不知有何高见?”

    二人一同大笑起来,随后各自在心中暗骂:“老狐狸。”

    不一会,又有婢女前来引众人前去赴宴。李元乾见了郭过等人,亲自带着入座。之后,李元乾与张锦云坐在主位,萧哲陪在李元乾身旁。

    见人已到齐,李元乾举起酒杯,起身说道:“本官自上任以来,夙夜忧叹,恐有负陛下所托;所幸如今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本官在此与诸君共饮。”

    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众人连忙起身回敬。

    一时之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元乾看了看众人,笑道:“在座之人,皆是文采斐然,不如以今日宴会为题,饮酒赋诗如何?”

    众人尽皆道好。一时之间,或有人歌颂李元乾治理南阳郡之德;或有人写尽酒宴之奢华;或有人辞藻华丽,写遍春光美景……

    李元乾听了半天,虽说有些失望,却未曾表露出来,只是面含笑意,时而点头称赞。

    唐素锦看了看邓则,问道:“你不是也读过书吗?为何不做一首诗?”

    李元乾听见唐素锦的话,便看向邓则笑道:“邓先生不妨也来一首。”

    邓则闻言笑道:“太守大人此言差矣!既有良才在此,岂有在下这等庸才用武之地。”

    李元乾闻言有些好奇,当下问道:“邓先生说的是何人?”

    邓则指了指郭过,笑道:“郭先生满腹经纶,不妨试做一篇。”

    郭过连连摆手,笑道:“在下不过山野之人,哪里会吟诗作赋,邓先生言重了。”

    萧哲在一旁笑道:“表弟莫要推脱,今日李太守设此盛宴,本就是与众人同乐,便是做得不好,也无人敢取笑。”

    郭过见实在是推脱不过,无奈的看了看邓则,说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献丑了。”

    当下让人取来文房四宝,细思一番,提笔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