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带着婆婆去嫁人 » 第六十五篇 父亲的酒文化

第六十五篇 父亲的酒文化

    父亲的酒文化

    父亲嗜酒,而且“酒”名远扬。要说父亲的“酒”名,还是与当地的酒文化分不开的。他的“酒名”从结婚闹洞房的时候便传遍了十里八村。

    我们村地处在五岭山区北麓的一个三县交界之地,山清水秀,风景迤逦。争强好胜的人们,骨子里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因子。数百年遗留下来的山林权属与边界矛盾,永远是造成各种问题纠纷的源头。自古以来邻里之间,乡村之间的权属纠纷让人伤透脑筋。

    乡村之间,邻里之间,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常言:人不辞路,虎不辞山。我们村与临近村经常发生纠纷,丢了鸡鸭畜生如果找不到,毫无疑问肯定就是对方制造出来的矛盾,从盲目的索要到无理的口角纷争无果,再到手脚相向大打出手。

    一件小事无人处理就会变成大事。上升到村与村之间的纠纷,双方争执无果,便发生械斗。旧时代,乡村矛盾纠纷很少有人过问,官司打到州府也是不了了之。到如今,虽然土地属于国有,淡化了边界山林权属的纷争,但人们的争斗始终没有停止过。

    自从父亲担任了“村官”以后,邻近乡村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互不通婚通商的两个冤家村也有了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小货郎小生意人员你来我往互通有无和睦共处,这种社会风气的好转,有人说是父亲的酒文化起的作用,也有人戏称父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杯一端免恩仇”。

    说起父亲的嗜酒的渊源,还得从他结婚的时候说起。那时,我们伏龙村正逢与邻近的落凤村因山林权属纠纷发生了一场械斗,两个村都出动了土枪土炮。

    后来,父亲不顾村里和家里人的强烈反对,竟然与落凤村的一位秀丽姑娘自由恋爱了,村里人及家人强烈要求父亲与对方断绝关系,而父亲却我行我素与一枝花偷偷到公社办理了结婚登记证明,把生米煮成了熟饭。村里人和家里人无奈,只好就坡下驴为父亲举办婚礼。

    由于当时文化生活贫乏,一年四季除了两个月放一场电影,春节看看村里文艺宣传队的三句半,其他时候一家人守在家里瞎子摸鱼(节约煤油不点灯)乱编故事。因此,父亲结婚便成了村里人欢乐的节目。按照当地风俗,便有好事者上蹿下跳想尽办法,纠集了一群年轻的没有结婚的人和不太年轻的已经结婚的和没有结婚的人,准备在父亲的新婚之日享受一把快乐的生活,同时要让思想独特的父亲在新婚之夜享受不了鱼水之欢,让新娘子夜伴孤灯,让父亲晒成干鱼。

    好事者们事先在新婚宴席上便设计了阴谋。他们纠结一帮兄弟叔侄同事朋友连番向新郎父亲敬酒,意欲把新郎灌醉,夜里闹洞房好大占便宜。

    谁知道父亲来者不拒,大义凛然。席散时,父亲烂醉如泥被家里叔叔兄弟扶进洞房,好事者们见大功告成,夜幕降临后便纷纷来到洞房外的大厅里叫喊不止,有要烟的,有要糖的,有要茶的,新娘在大厅接待闹洞房的人,好事者们见新郎不在场,便开始打起了戏耍新娘子的主意了。正当这伙人企图大闹房时,父亲却打开了洞房的门,到大厅摆上八仙桌,并把新娘子拉到八仙桌前坐下后,又摆上了八只大碗,抱出了一坛老酒,对闹洞房的好事者们说:你们来闹洞房我没得说,热烈欢迎!但必须先过我这一关,怼酒!

    闹洞房的人们一个个都惊呆了,明明看到喝得烂醉如泥人,怎么扶进洞房后一晃就醒酒了呢?现在居然又摆上了怼酒的擂台,几个闹洞房闹得最厉害的人不得拉开架势,推选了几位喝酒的猛将先应对再说。可谁也没有想到,几个猛将与父亲轮番上阵都喝趴下了。而父亲却仍然谈笑风生,叫唤着不服者继续上!围观者无不愕然,有一个还没结婚的年轻人,望着母亲的花容月貌,对父亲挑战说:我要是喝过你了,新娘子的肉包子可否先让我尝个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父亲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新娘子在一旁乜着眼睛撅起了好大的油瓶嘴。父亲理都没理,摆上两只大碗,满上酒。一对一连干了三大碗,父亲还要喝时,那后生两只脚像抽掉了骨头似的软瘫在地上了,嘴里一边吐着酒水一边断断续续说:这肉包子不是我吃的……

    从此后,父亲的“酒”名便传遍了十里八村。

    父亲喝酒有海量,有人说他是得益于我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是镇上的酿酒世家。爷爷在镇上开了一家酒坊,酿酒的技艺是独门绝活。爷爷酿造的倒缸酒也是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地方美酒,并在明清时候就有地方志书记载了。

    父亲跟着酿酒的爷爷,从小就在酒缸里打滚,加上我奶奶的酒量也是门角里十六两的大称,父亲喝酒的海量出名那也就有源可溯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基因所致。父亲一生嗜酒,声名远扬,也因为“酒名”而风生水起。

    那时,父亲的酒量使他赢得了村里很多年轻人的敬佩,在村里组织的水利大会战时,父亲是村里的青年小伙子。他确实不负众望,在大会战中,他带着二十几个青年小伙子,在北风呼啸的严寒中,站在泥水里,没白没黑的奋战在第一线,提前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挖水渠任务,受到了指挥部的通报表扬。事后,有人说父亲是因为私下里带了100多公斤倒缸酒起的作用。

    在不平凡的年月里,有一次,父亲突然听到有人在狂叫“着火了!着火了!”

    父亲当即冲了过去,见生产大队保管员在捶胸哀嚎“稻种完了,大队的稻种完了!”父亲问了情况,便不顾人们的阻拦向着火的仓库跑去。也是因为酒助英雄胆。父亲刚刚在家里喝过酒,他借着“酒劲”在仓库里来回进出五次,把刚入库装了5麻袋的500公斤水稻良种抢了出来。父亲受了轻伤,住进了医院。通过这次事件后,父亲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后来,父亲被任命为生产大队的大队长。

    那时,村里人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老人做寿都要摆酒。每有酒席,村里的乡亲邻里都要邀请父亲共同庆贺。

    有的村民家里来客人也要请父亲去作陪。母亲为此与父亲争吵过多次,父亲总是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请你,你不去就剥了人家的面子。母亲说:剥了面子重要还是亏了身体重要,何况你这一年吃喝的,随礼钱也经不起开销。

    那时,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满打满算也不过几百元。母亲不仅心疼父亲的身体,而且还心疼父亲花出去的随礼钱,母亲也知道别人请喝酒是空手吃不来的,父亲也从来不吃农户家的白食。父亲不光酒量好,应酬酒席的技艺也十分了得。

    那时,来了客人,必须饮酒,而酒又是唯一笼络感情的方式,来了客人必然要摆一桌酒席。那时的酒席也简单,因为那时根本没有牛肉羊肉,猪肉也要凭票供应不易买到,遇上来了重要的客人,父亲便安排人到村里养了鸡的人家买几个鸡蛋,再把谁家留存有的面条、花生米买来一些,到自留地里摘点黄瓜、豆角、辣子、西红柿,一桌酒席就办出来了。最奢侈的也就是到了七八月份,有春天孵下的小鸡夏天生下的小狗长成了,宰只小公鸡,杀只童子狗。人称斤鸡六狗(一斤重的鸡六斤重的狗)。那时,因为村里人养鸡养狗都有定量。母鸡是要留着下蛋卖钱的,公鸡也要留着过年时宰杀的。因此,村里能买到一只小公鸡和一只童子狗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好在客人都知道世事艰难,菜也就将就了。菜可将就,而酒却是不能将就的。这地方的人们就喜欢喝酒,只要有酒,菜不重要,怪酒不怪菜,面条当好菜。农户家家都会酿酒,倒缸酒,拖缸酒,双缸酒,红薯酒,高粱酒,麦子酒,南瓜酒,但最出名的还是倒缸酒……

    父亲在陪酒时,很能讨客人的喜欢,他在酒席上虽然是主人的身份,但开场白都是请有名望的客人开讲,让满桌人都感觉到,这酒席的主人是德高望重的客人,其他人都是沾了“光”作陪的。父亲敬酒也有技巧,敬酒前必须先把所有在席的酒杯满上酒,而后端上自己的酒杯起身让全席人检验过后,发话说:今日有缘,我敬大家一杯酒,祝大家一举两得!口福(服)心福(服),简单的话语,让大家听了非常贴心。父亲说完便坐下把酒喝干了。席间有不懂酒规的出于敬重起见,站着就把酒干了,谁料父亲却发话说:两脚一站,喝了不算。

    站着喝酒的必须罚一杯酒,不懂当地风俗的人,只好认罚。喝了第一杯,接着便有第二杯,父亲等大家吃了菜后,又监督筛酒的人把酒杯满上了酒,自己端起酒杯站起身经大家检验过后,不紧不慢地说:一杯不成敬意,好事成双,所以我要敬大家两杯酒。父亲说完,坐下就把酒干了。接下来便是第三杯,三多财喜,添财又添喜。第四杯四季发财,第五杯五谷丰登,第六杯六六大顺,第七杯七得意,第八杯八方来财,第九杯情谊久长,第十杯十大全红。

    每一杯酒都含有深厚的文化,就是不胜酒力的人,面对敬酒人的一片赤诚之心,也不得不要喝干它。父亲每次敬酒也很有讲究,如果面对的是重要的客人,他就把自己的杯子斟得最满,然后端了酒杯离座来到客人跟前,与客人碰杯后说自己满干、客人随意,说完便一口喝干。有的客人喝半杯,也有的客人全干了的,还有的客人因不喝酒而以茶代酒的,但父亲总是说谢谢。他不但不恼,反而笑眯眯地说,只要感情好,喝啥都是“酒”。

    那时,我们的生活虽然过得很艰苦,但大家都对未来充满希望,人人心里都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虽然我们每天吃的都是红薯饭。吃个面条,都是过年过节的事,不像现在的孩子,嫌大米白面都不好吃。给他们忆苦思甜,说我们那时顿顿吃的都是红薯饭,他们就会很惊讶、很夸张的样子:哇,多好吃的东西呀!

    那时,我常常看到父亲愁锁双眉的样子,不知他在想什么。我常听他和母亲在一起叹气,似乎是大队社员工分值太低,过年过节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服的钱都拿不出。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看见父亲和属下的几个生产队长正在喝酒。父亲喝得两颊通红,几个队长也是红光满面的。他们忽而慷慨激昂,忽而喘喘低语。后来我才知道,那次聚会喝了酒后,几个生产队便都办起了酒坊。各队置办了简单的酿酒设施,酿酒作坊就开工生产了,酿出的酒由队里妇女利用午间休息的时候挑到临近周边村里去卖,两毛钱一斤。这一年,各生产队的收入都翻了几番,社员年底分红都分了钱。父亲被各生产队请去做客,着实风光无限。后来,酒坊被勒令关停了,父亲愁锁双眉,很久很久都不开心。

    父亲神情恍惚,他总是借酒浇愁,喝了酒,他便在田里地里转悠。

    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后,父亲又恢复了村支书的职务,他为了全村人能共同致富,又重拾旧梦,率先在村里办起了酒厂。

    为了把酒厂做大做强,父亲设计了一个蓝图,说酒厂做大做强了一可以延伸产业链,二可以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父亲谈了他的规划,他说,办酒厂是基础,以酒厂为龙头,可以在村里办农业种植合作社,专门为酒厂种植酿酒用的大米高粱大麦等农作物。还可以利用酒厂产出的酒糟办一个养殖场,养殖场的粪便可以生产成有机肥料,再利用有机肥建一个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循环往复,这样形成一个产业链,既实现了发展循环农业的目标,又可以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整合在一起,形成产业集团。

    如今,父亲老了,不能再操劳了,但他的愿望终于达到了!

    父亲这辈子与酒结缘,我觉得都是他的酒文化带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