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一卷 029 生活当中要讲究卫生

第一卷 029 生活当中要讲究卫生

    索洛维约夫家住洗衣巷,这地方虽然不太起眼,但是也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附近有公共浴场和洗衣房,爱干净的人也总是要去洗洗更健康的。

    但是卫生环境,有时候不仅仅是靠着个人有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够避免问题发生的。

    索洛维约夫大概是知道在三十多年后,在欧洲爆发的霍乱大流行,一波流带走了多少人,但是他也不太清楚,这次霍乱的传播从印度出来,一路十几年从波斯传到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然后又一直到了法国和英国,所到之处引起了相当大的破坏和恐慌。

    甚至,比波兰当时起义的抵抗军战果都要大,把普鲁士和俄国率领军队镇压波兰起义的高级将领干掉了不少,这战果比某些反法同盟干掉的联军将官都要多,质量也更高。

    一下子带走的,能够叫上名字来的,就包括格奈森瑙、克劳塞维茨、康斯坦丁大公和朗热隆这几位,破坏力之大也是令人震惊的。

    而霍乱弧菌就是重要的致病源,对于这方面,索洛维约夫可不想深究,毕竟微生物也不是他的方向,要是研究起来,还是要成立医学院来进行预防。

    这一点其实现在彼得堡就很难做到,俄国目前唯一的一所正规“帝国大学”,就是莫斯科帝国大学,1917年以后的名字大家更熟悉,莫斯科国立大学,而其他的俄国高等学府,此时还都连个影子都没有,真正要建立,还要等到下一任沙皇继位以后颁布的诏书,陆续在俄国境内建立了大量的高等学府。

    甚至彼得堡这地方,环境上有些焚书坑儒的嫌疑,明明是个文化的中心,但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前身,圣彼得堡帝国大学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好多欧洲学者来到宫廷,包括欧拉和伯努利家族的那些人,在这里也很少见到他们长住,欧拉倒是子孙一起搬了过来,不过俄国的大学数量还是少了一些。

    说实在的,就这会儿,索洛维约夫想要放下手里的活计找个大学深造,去莫斯科都不见得比去维尔纽斯和柯尼斯堡快。

    当然,保罗沙皇允许投递请愿书,不管是实名的还是匿名的,而且俄国沙皇还会定期就一些问题,在官方报纸上进行回复,这个回复是针对全民的。

    说起来就奇怪,保罗看着是一个反动的专制君主,但是他这人的做法,好像是跳到对面阵营里了一样,而他的母亲,叶卡捷琳娜女皇,看上去开明,其实更加反动,伏尔泰先生在腓特烈大王那里能听到“榨橙汁”的实话,可是在彼得堡也就能拿来装点门面,也难怪他后来宁可去瑞士边境居住。

    要是真比起来,路易十六都是个好人,就是生错了国家和时代。

    而保罗在两次游历欧洲途中,学来的很多办法,也已经开始逐步的在彼得堡试行。

    但有一点是保罗忽视了的,他的改革核心内容里面,减轻给农奴的剥削是核心,但是农奴人数最多,最想给他们的“沙皇小爸爸”说点什么,可是他们都TM不认字,请愿书里面来自农民的内容是最少的,有不少还是当地的神甫代笔的,倒是大贵族们的请愿书呈上的最快,这是一个渠道效应。

    保罗本人倒是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但是他也对于这种俄国特色的国情毫无办法。

    不过他和市民阶层的互动就很好,这些人识字,有点经济基础,总归还能跟沙皇本人在请愿书和公开信上互动,也证明他这个在意大利旅行的时候学来的办法还能用下去。

    本身在他游历米兰和佛罗伦萨的时候,看到的“狮子嘴”请愿箱就是对市民开放的。

    索洛维约夫决定写匿名信,而且还改变了笔体,就是因为他的字迹在标书上出现过,现在对写字习惯抠的还没那么细,改变了笔体,总归在写信的时候不容易暴露。

    他要上书的内容,就是在彼得堡成立学院,以及在俄国的主要城市设立医科学校,在教会下属的修道院,教修女更多的护理知识等等......

    至于保罗沙皇本人能不能看到,他也是打听过的,百万街的那个请愿箱经常有人来收信,他就在这条街上给投递了出去,而且还离他居住的洗衣巷有那么一小段距离。

    这样,也不容易被发现,反正他是不想在别的地方更加出名,现在只是投递这封信,也说明了一些情况。

    卫生条件在当时还没有被重视起来,不要听某一首歌唱威廉老皇帝回来易北河就是干净的,实际上喝生水的时候,你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致病原。

    对于这一内容而言,索洛维约夫其实主要讲到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饮用水卫生,以及可能的致病原存在,还涉及到了一些微生物的基础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医院环境的,他倒是说明了一点,认为医疗用品都应该经过严格的消毒,举得例子倒是非常古早,就是希波克拉底在雅典瘟疫期间发现铁匠总是在高温地带,因此很少患病,但是消毒内容,主要是以外科手术和产妇护理的角度来讲的。

    这一点实际上在19世纪就有奥地利医生注意到,维也纳两家条件相近的医院,其产妇在分娩以后患产褥热的比例差距极大,分别为2%和20%,得病率更低的那家,就是因为采用了大量的消毒措施。

    不过索洛维约夫现在没办法拿出来数据,不过理论上应该会得到支持的。

    第三部分,则是涉及到军队当中的护理情况,保罗沙皇对这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而索洛维约夫在这一部分当中主要提到的是要建立医疗体系,以贵族“自愿”贡献的税款,就已经可以维持一些学校的运营了。

    这些内容呈上去以后,但愿能够有点结果。

    随后他又回到了军营那边,因为接下来一段时间,虽然他的猎兵连人都还没有到,但是军官例行点名和勤务,还是要参加的。

    就在这种环境下,来到了1797年的11月,从维也纳和巴黎传来的消息是,法国和奥地利签署了和约,而欧洲也许能短暂的处于一段时间的和平状态,处于敌对的事实上只有英国和法国,其他国家要么媾和,要么就是俄国准备牵头,北欧国家组织的武装中立。

    第一次武装中立是叶卡捷琳娜女皇提出来的,当时法国和西班牙、荷兰去支持美国的独立战争,而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在这期间形成了武装中立,实际上对于英国人的打击还是不小的,保罗这一次又采用这个办法,也是因为英国的一些政策,确实损害到了俄国的利益。

    而且从截获的英国驻彼得堡大使给国内的去信来看,他对于保罗沙皇极尽贬低之能事,这样的做法也触怒了急躁的沙皇本人,并且导致大使一度被驱逐。

    在外交信件当中讲什么,沙皇还不会去管,而这种私人信件被截获以后,竟然出现了这种内容,显然对于俄国沙皇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他在下达了驱逐令以后,事实上也并没有拒绝,倒像是打冰球的“小罚”,只是短期禁止大使先生进行外交活动,并且回到英国去“好好反省”,同时驻伦敦的俄国大使沃龙佐夫伯爵也在伦敦活动。

    此时的俄国,尚没有那个在彼得堡形成的暗杀密谋集团,保罗沙皇本身的政策,也还没有到达以后那么抽象的地步,他在得知法国和奥地利媾和以后,也分别去信给英国首相、法国督政府督政官和奥地利的神罗皇帝,表示希望促成欧洲的和平,今后不应该再有战争,还要订立外交规范等等。

    英国大使的问题,这也不是最后一次,以后还会玩更大的。

    惠斯沃斯勋爵试图通过亲英的俄国外交部官员对保罗施加影响这点,还是取得了一定作用的。至少保罗在英国和法国之间,由于督政府的做法,以及过去他访问欧洲时和路易十六以及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的关系,此时还是致力于对付法国的。

    这一点,英国人心知肚明,保罗沙皇即使在1797年对长期在彼得堡的惠斯沃斯勋爵有意见,还不至于把英俄关系给搞坏。

    当然,英国人的外交努力,要是不用真金白银,其实在彼得堡也很难获得什么成果。

    就英国大使这种离谱的外交事故,保罗沙皇在看到请愿书的时候,也就想到了,要在彼得堡,要各方面都有些“赞助”,当然他本人也会拨款,准备在1800年在彼得堡建立一所学校,这点钱英国人想必还是愿意付款的。

    毕竟英国人想要在海上来遏制法国,只能才去在欧洲大陆找盟友,一个劲儿的发钱才能够解决问题,要不万一色厉内荏爱占便宜的普鲁士倒戈到对手那边去,可能汉诺威的老窝就无了。

    他们现在对于沙皇异想天开,想要英国赞助一笔费用,在彼得堡建立学校这事儿,既然看上去消费不多,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消毒和卫生环境的问题,这方面保罗沙皇本人还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关系到他的士兵们的健康问题。

    索洛维约夫的请愿书虽然没有署名,但是内容讲的就很有道理,显然还是对着保罗的心理状态有点了解,他急功近利想要做出来些成绩,从而证明他是合格的全俄罗斯皇帝,对于已经在进行的对士兵待遇的改善计划,加上军队医院和医疗卫生系统的构建,也并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保罗在财政改革的时候,免除了拖欠的大量人头税,这笔钱可有700万卢布,相当于350万两白银,但是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的钱也不少,他对于大贵族们拖欠的大头税款,可是毫不含糊。

    在拿回来的这些拖欠的税款以后,保罗倒是没给自己用多少,光是他母亲留下来的奢华宫殿和各种用度,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这位国王在平时总是穿普鲁士黑军装,然后佩戴着俄国勋章,手持手杖在宫廷和军营巡视,这方面的开销显然只是在艺术品和宫廷维护还有部分投入,开支已经大幅度缩减。

    虽然宫殿和园林,还有城市也都在营造,但是部分宫殿已经改为军营,除了普团的近卫军可以住在冬宫以外,各地的驻军都开进了空置的宫殿作为军营,有些贵族老爷认为这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但是士兵集中起来,实际上也不在街道上滋事。通常这些驻军到原来驻地的距离也并不太远,小商小贩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所以保罗完全无视了贵族们对军队开进宫殿里当军营的意见,士兵们也更拥戴他,毕竟现在驻军有了温暖的过冬房屋,虽然取暖都还要靠自己,但环境上也要比在市民家里或者野外军营宽敞的多,甚至还可以放更多的个人物品。

    只是在一些人看来,这是对“文化”的破坏。

    不过想想那些大贵族们,他们的庄园在空旷的地盘上,实际上只摆了一张小桌子在空旷的会客室用来就餐,又有花园里的农奴乐队在散步的时候进行伴奏,他们对这个有什么想法?

    倒是那些退休将军们,对于沙皇这么干,表示大力支持,士兵们也确实需要个好一些的居住环境,提高待遇除了军饷以外,也包括其他的待遇。

    而军队以总督区为单位,开始设立后方医院,培训医生和护理人员,也是一项巨大的进步。

    索洛维约夫在他的上书于1797年11月25日得到回复,沙皇本人还在指定的报纸上对这封“匿名人士”的来信刊登了一个版面来解释卫生环境的重要性。

    就像是过去彼得大帝剪胡子,不过这次贵族们也没什么意见,除了掏钱,貌似对他们自己也有好处,尤其是谁家没有老婆孩子,去当兵的也不在少数,军营里有了医院,也能够改善条件,真到了战场上要用医生的时候,也是军官老爷们能够先排上号。

    这也算是保罗推行改革的时候,阻力最小的一次。

    他本人也以身作则,早在他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为了感谢医生的高超医术使他本人康复,在女皇命令的基础上,一直在赞助巴甫洛夫斯克医院的运行,这家医院建立于1763年,是莫斯科的第一家“民用医院”。

    这次他在回答来信以后,也下达了诏书,在巴甫洛夫斯克医院按照新的卫生条例执行,同时也鼓励贵族们建立医院,用来进行医疗和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