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为谋主 » 第六章 曹公之志,志在天下(求追读)

第六章 曹公之志,志在天下(求追读)

    许县陈煜者,年少交好颍阴荀彧,时有交谈,言及魏王时,讳莫如深!-《汉书.留候传》

    “欺?”

    陈煜一时间哑然失笑,目光落在前面这个丰神如玉的男子道:“兄长何出此言,煜不曾欺人,亦不屑做这等沽名钓誉之事。”

    荀彧没有回话,一言不发,不过嘴角却微微一扬,带着陈煜入了荀府内。

    “嫂嫂。”

    迎面走来一年约三十的妇人,当初荀彧大婚后,陈煜见过她,荀彧的夫人唐氏。

    “是伯瑜,夫君好生招待伯瑜,我去准备一番。”

    唐氏踩着小碎步快速的离去,荀彧微微颔首,虽说二人联姻乃是出于无奈,只是这些年来相处下来,荀彧和其夫人唐氏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好,可以说是相敬如宾。

    陈煜紧随在荀彧的身后,调侃道:“嫂夫人秀外慧中,兄长娶了乃兄长的福气。”

    “有她,为兄无后顾之忧。”

    贤内助说的便是唐氏,这些年来,操持家中的人都是唐氏,家宅宁静,才能让荀彧在外面大展拳脚。

    到了书房中,关上书房的门,荀彧终究吐了一口气,望着陈煜的眼神满是担忧。

    “伯瑜,主公心智之坚实属罕见,心之狠也是难见,恰如许劭所言,恰逢乱世,主公乃世界之枭雄。”

    “你若未让褚燕降于主公,他今日能劈断案几立誓,来日便敢用青釭剑砍下你的人头。”

    荀彧眼中尽是担忧,他不希望这位世交死在曹操手上,陈煜之才不该陨落在曹操的手上。

    “兄长,你怎知煜说服不了褚燕,知其求,解其惑,褚燕自是降了。”

    人在世,皆有所求,求而不得,为世间最难,褚燕所求,陈煜知,故而能劝降褚燕。

    蓦然,荀彧抬头看向这位世交,一时间觉得有些陌生,他有点看不透陈煜,他对陈煜不深,但知大鸿胪陈纪,未及弱冠,不会放出历练,然而,陈煜方才所言,究竟是经历了多少事,才有如此老成之言。

    “兄长,你不懂曹操。”

    良久后,陈煜看向荀彧,知荀彧最后的下场,眼中带着三分的可惜,七分藏匿在深处的悲悯。

    荀彧可悲吗?

    可悲!

    悲其一生,为复兴汉室殚精竭力,以为和曹操是同行者,然,曹操据北方,挟天子令诸侯,为世之枭雄,不得不和当初的意愿背道而驰时,荀彧觉得曹操背弃了他们最初的理想,于是乎,二人分道扬镳,他荀彧最后落得个身亡的下场。

    荀彧可怜吗?

    可怜!

    怜其奔波劳碌一生,不得其果!

    然而,在思考中的荀彧听到陈煜的话后,忽然笑道:“伯瑜,为兄追随主公多年,如何不知主公。”

    面对荀彧的反驳,陈煜只是微微摇头,郑重其事的看向荀彧道:“兄长,知曹操志向乃兴复汉室,甚至煜猜测,兄长及戏志才等人都和曹操说过,日后稳定兖州后,欲把在长安城内的天子接到东郡来?”

    “正是!”

    书房中,只有陈煜、荀彧二人,荀彧到没有避讳陈煜,而是坦然的点头。

    “天子乃正统,自是要迎接回天子,天子落入李傕郭汜二人手中已经数年,我等身为汉臣岂能看到天子受辱。”

    “自是如此。”

    荀彧的慷慨陈词陈煜深以为然,他们如今的确是这个想法,谁手上拥有天子则谁则是站在大义上,谁就是王师。

    “但.....”

    陈煜未顿,起身走到窗前,打开窗户,望着外面大雪纷飞,院中一朵朵腊月迎着大雪绽放着最绚丽多姿的色彩,轻轻擦拭掉窗台前的雪,外面的寒风呼啸而来,一股寒冷让陈煜轻咳一声,拉紧身上披着的大袄后,幽幽说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煜曾闻冀州田丰曾向袁绍献策迎天子回冀州邺城,然袁绍不予采纳,依袁绍看来,有一个太上皇在自己的头上,不好!”

    “袁绍问鼎九五之心已昭然若揭,然曹操来日可保初心不变乎?”

    “曹操之志,志在天下!”

    “来日曹操平定天下,这天下该尊曹还是尊刘?”

    “尊刘?”

    陈煜忽然嗤笑一声,接着摇头道:“若尊刘,曹操麾下如程昱、夏侯渊定人不会同意,甚至他曹操也断然不会同意。”

    “他舍得吗?”

    “舍得交出兵权吗?”

    陈煜回过头,近乎贴近荀彧,淡淡的说道。

    兵权!

    这二字落在荀彧耳中犹如晴天霹雳,直接让荀彧愣在原地,被陈煜一说,他瞬间明悟过来。

    自古功高盖主者死!

    交出兵权,就等于曹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跟随他多年的部曲的性命统统交给天子,若是换做是他,他荀彧做得到吗?

    不能!

    很快,荀彧就已经有了答案。

    家国!家国!

    家在前,国在后,荀彧做不到拿自己一家老小甚至一族人的性命去搏这一把。

    “这......”

    荀彧面色不断变化,渐渐的变得苍白,犹如外头落下的雪那般苍白。

    “兄长,世事艰难,人心难测。”

    初心不变,多少是一个笑话,初心只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到最后身不由己。

    “兄长,曹操乃枭雄者,日后若兄长和曹操形同陌路,煜劝说兄长离开朝堂,做一个教书先生如何?”

    “哈哈哈哈!”

    就在陈煜话音刚落的的时候,荀彧忽然大笑,眼神却逐渐变得坚定起来,看向陈煜,语气坚定说道:“伯瑜,为兄但求不悔!日后之事,日后再说,为兄只知今主公有兴复汉室之心,足矣!”

    荀彧说的斩钉截铁,而陈煜则是淡淡的看着荀彧,并未多言,很快书房中陷入沉寂。

    ............

    “志才,陈伯瑜今日所言可成?”

    “应成。”

    在曹操的书房内,戏志才回顾着今日陈煜的神态,略微颔首,紧接着,他话锋一转道:“主公,陈伯瑜有心气,主公若要招揽陈伯瑜,此时并非时机。”

    被戏志才看出想法,曹操也不气恼,则是爽然大笑,不过,目光却略微有些变冷。

    “伯瑜啊伯瑜莫要让吾失望.....”

    “吾剑许久不见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