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细作重重 » 第二章 惊变与疑云

第二章 惊变与疑云

    平原城下,广威军冲击的浪潮后伫立着几名燕将。

    广威军振武副尉蒋先慨安排完下一波进攻任务后,冲上司王兆笑道:“没成想齐人如此废物,这平原城好歹也是一郡府城,竟如此不堪一击。”另一位振武副尉吴晓也笑道,“齐军如此,我看我们未必要等大军聚齐,今日便可拿下平原,扬我广威军名。”

    王兆默然不语,过了半晌才道:“加紧攻击,莫要轻敌,既然大将军让我们来试一试这平原城的成色,我们万万不可出差错。”

    听到大将军的名号众人都不禁一凛,齐齐称是。

    平原城上到处都是厮杀。广威军大都三人结阵而战,他们互相掩护,并不冒进,而是守住一个个架上云梯的城垛,他们身后一个个广威军战士正源源不断的登上城楼。

    大多数齐军都试图把广威军赶下城头,可他们像一个个刚刚拿起刀的民夫一样不知所措,对广威军结成的简单阵型显得无从下手。只有一小部分齐军低级军官能够对广威军造成杀伤,相较而言,他们显然是经验丰富多了。

    徐冠侧身躲开了一个喊着“狼神佑我”的燕军砍过来的刀,一个箭步把自己手中的长枪捅进了他的肚子里。燕军无力地倒下。徐冠抽出长枪,看着立在高处,面色沉静如水的袁闻道,心中泛起一丝疑惑:

    不对,自己平日里虽然与平原军中接触不多,但从这几日的接触中可见袁闻道绝对不是废物一个,临淄也绝不会把一个废物放到平原城来,哪怕这个废物有着通天的背景。难道他是故意的,还是说这里面另有什么玄机?

    城楼上的厮杀还在继续,齐军的阵线已经岌岌可危。虽然大多数燕军并未主动杀伤齐军,齐军的伤亡数字仍在急剧上升。

    这时忽地一阵沉沉鼓声,城楼下突然冲出数百齐军,他们皆着重甲,显然是精锐。广威军明显有些措手不及,好几个城垛口的广威军被密集的长枪围住,一步步的被逼退到城墙边上,然后被活活戳死。架在这几个城垛口的云梯上的广威军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最后大多掉下城去,活活摔成肉泥。

    城楼上又一次出现了僵持。

    “庚字营,辛字营,给我继续登城。冲上城楼,杀了那些齐狗。”指挥攻城的蒋先慨有些心急了,攻城战中最困难的部分是登城,明明燕军已经登城与齐军贴身肉搏,但却迟迟未能击垮看似摇摇欲坠的齐军阵线。这让他不禁有些焦躁。

    王兆欲言又止,蒋先慨做的没错,虽然自家本来的想法只是试试齐军战力,并未想到能一日便可登城,但现在城头上已有数百自家兄弟,若是就此撤兵,等于把他们丢入绝境,必会大伤士气。

    但齐军的举动着实古怪,倒像是故意把燕军放到城上,不知其中藏了什么古怪,这倒不可不防。想到这里,王兆和自己的传令兵耳语了几句。

    不一会儿功夫,燕军的阵营略略有些变化,数队游骑散了出去,他们将再次搜索平原城方圆十里的一切,确保没有任何藏匿的危险。

    徐冠愈加确信袁闻道必定藏着什么后手,可他着实想不出来这后手是什么。要知道,将燕军放上城来这一举动的危险性可不小,万一弄巧成真,那可真万劫不复了。

    袁闻道表情古井无波,但他此刻心情也极为揣揣。他今日之举可以算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连同整个平原城,一股脑地押上了赌桌。他又一次地向他身旁的亲兵问到:“离巳时三刻还有多久?”在得到了回答之后,他咬了咬嘴唇,发布了另一个命令。

    “城开了。”一个齐军士兵喊到。

    徐冠蓦地一惊,疾走几步,向城下望去,城门咯吱咯吱地开了,城下的燕军明显有些猝不及防,随即大批齐军从城门口鱼贯而出。他们显然要比城头上的齐军精锐的多,借着人数上的局部优势,将燕军在城下的阵线打出了个血色的缺口。

    齐军们排成阵列,前排的长矛手们并不急迫,只是平举长矛,不断地压迫燕军的队列。

    后方源源不断的刀盾手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随着长矛手们前进,并撕碎一切试图攻击齐军两翼的敌人,另一些刀盾手则开始沿着城墙清理还聚在城脚下的燕军。燕军被迫不断地后撤。

    城头上的压力瞬间减轻了许多,一些刚上战场的新兵则欢呼了起来,在他们眼里,敌人已经开始了败退。

    徐冠则有些感到诧异,难道这就是袁闻道的后手?在他的眼中,燕军只是略微小挫,连失利都谈不上,更别提败退了。

    王兆轻蔑一笑,挥了挥手。燕军阵中的号角声再次响起,压阵的千余燕军喊了起来,随号角声迎了上去,满阵都是燕军“狼神佑我”的呼声。更有上百在燕军阵后的骑兵奔驰起来,他们大声呼喝着,取下自己的马槊,在军阵之侧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弧线的尖端直指齐军侧翼的刀盾手而去。

    从天空中俯瞰,身着青色甲的齐军和赤色甲的燕军像两种不同颜色洪流冲撞在一起,随即一支赤色的箭捅入了青色洪流的右翼——齐军的十余位刀盾手被从侧翼杀入的骑兵撞翻,随即被铁骑和自己人践踏。

    后排的刀盾手毫不畏惧,他们紧紧挨着,用自己的身体去延缓骑兵的冲击速度。不断有老兵扑上前去,试图砍倒骑兵们的坐骑。

    战场上的形势焦灼了起来,城头上,齐国弓箭手们重新被组织起来,试图对城下的齐军进行支援。

    王兆心中越来越镇定,齐军的反击势头已经衰竭。在他看来,冲出城的齐军虽然勉强也能称得上是强兵,但和自己手下在北地摸爬滚打起来的北营兵相比还是差了一点。

    这时,他看到自己的副将吴晓正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身后。他扭过头去,不禁也呆住了。

    袁闻道是第一个看见北营军后那一股越来越大的黑烟的,他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及其奇妙的表情,混杂着惊讶、恐惧、喜悦和如释重负。随即他用一种梦呓般的口气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命令:“全军出击。”

    王兆在第一时间内明白了发生了什么——自家的营寨被烧了,寨中有自己广威军的所有军粮,随即更大的恐惧摄住了他——要是此刻有齐军从自己阵后杀出,整个阵列就会立刻崩溃,甚至有着全军覆没的风险。

    整个战场似乎霎时间安静了下来,有些机灵的燕军士兵立刻察觉到发生了什么。随即齐军中的吼声响了起来,“燕军大营已被我军焚尽。”“援兵已至。”

    前赴后继的燕骑下意识地勒了勒自己手中的缰绳,放慢速度的战马随即被士气高涨的齐军刀盾手围住,困在人群中动弹不得。

    还未陷入人群中的燕骑开始调转马头,他们一部分试图将马速提高后再次冲入齐军侧翼救出战友,一部分却是毫不犹豫地四散开来,开始向着阵列之后逃去。

    越来越多的燕军意识到了腹背受敌的可能性。出色的下级军官们试图重整阵型,可他们无法消除自己心中的恐惧。当一个心神不宁的燕国步兵被两个亢奋地齐国长枪手捅个对穿,燕军终于崩溃了。

    从城头望去,燕军的阵型正陷入无可挽回的溃散中,间或有些小块的燕军试图稳住阵脚,但很快就会被自家的溃兵和士气高涨的齐军冲散。

    “燕军败了。”徐冠松了口气,但他仍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究竟袁闻道究竟是如何让燕军营中起火的?是城外伏有一支奇兵,还是说燕军营中有自己人?

    他正思索着,一个年轻的传令兵跑到他面前,用好奇地眼神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徐班头,袁将军请你过去一趟。”

    袁闻道喊自己一个小捕头去干什么?徐冠更加奇怪,但自己是不可能不去的。他点点头,“在下这就去见袁将军。”

    袁闻道此刻正被一群中层将领簇拥在城头,他看着城下已经彻底崩溃的燕军,听着手下人赞美阿谀之词,心中不禁有些飘飘然。忽地,他看到半身血迹徐冠正毕恭毕敬地等在人群后面,清醒了过来。

    “徐捕头辛苦了。”袁闻道挥挥手让周围人群离开,朝徐冠说到。

    “略尽齐人之责而已。”徐冠略略一拱手,仍弄不清楚袁闻道想干什么。

    袁闻道看着城下纷扰之景,沉默半晌,拿出一片布帛扔给徐冠,“你看看这个。”

    徐冠拿到竹简不禁大吃一惊,帛上写着:

    “燕广威军来步万余骑四千,其营今巳时三刻火起,时击之可败。”

    这份帛书上竟然记载了进犯的燕军的数量和组成,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份帛书上还清清楚楚地写明了今日燕军大营巳时三刻会起火,甚至进步一预言了时候进攻可以击败燕军。

    徐冠似乎有些明白了,但他还是用疑惑的目光望向袁闻道。

    “此物我今晨在我军帐中发现。”

    徐冠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袁闻道今日种种举动的依据。

    “大人为何对此物毫不怀疑,单凭一件帛书便定下我军作战计划,岂不过于冒险?”

    “能把此物放入我军帐之中,难道就不能取我的首级吗?”袁闻道咧嘴一笑,仿佛在说着一个好笑的笑话,“我在平原这许久早听闻徐捕头善于查案的美名,邀你过来是想让你来帮我查查这帛书来源,虽说此物今日帮了我军大忙,此物原主多半是友非敌,但不查明此物来源我这心里总是不得安宁。”

    徐冠略微沉思了一会儿,“此乃军闻曹职责,将军为何不找军闻曹的人来办这桩差事呢。”

    “军闻曹?”听到这个名字袁闻道露出了奇怪的笑容,“军闻曹的人能信得过吗?再者,他们平素都像老鼠一样偷偷摸摸,你让我到哪个耗子洞去找去?”

    军闻曹和军方的矛盾徐冠也多少清楚,他并不意外这个答案。

    “诺,在下必定尽力。”徐冠把帛书塞进了自己的甲内,向袁闻道拱了拱手。

    “记住,此事要尽可能保密。”袁闻道挥了挥手,示意徐冠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