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女之泪 » 第四章 新的故事

第四章 新的故事

    长夜幽幽,浮世沉沉。

    天地之间,唯有一轮圆月,将银纱般的光辉,轻轻撒向了四方。

    而浩瀚的昆仑,也在淡淡的月光下,依稀露出了广袤的轮廓。

    在昆仑东南,那巍峨山脉的阴影下,却是有一个不起眼的山丘,上面冷冷清清,竟隐藏着一座幽灵般的山庄。

    山庄如同一个巨大的圆,将整个山顶圈住。里面屹立着数十座厚重的石屋,位置错落有致,形似一朵巨大而又散落的梅花。

    梅花般的山庄内,一片寂静。

    似乎荒芜许久了。

    阴影之下,更是显得破败不堪。

    在这座荒芜的山庄边缘,有一座圆顶的石头小屋。

    小屋的窗上,透出一点烛火。

    烛光如豆,微微摇曳。

    但在暗淡的夜色下,一点幽光,也能照的很远。

    小石屋内,格外寒酸,墙壁上空空荡荡,仅仅刷了一层薄薄的黄泥,地面也是凹凸不平,却是用碎裂凌乱的青石拼接铺成。

    整间屋子里,仅有粗木制作的一床一柜,除此之外,便再无他物了。

    夜深了,

    小石屋的烛火仍在亮着,那昏黄的灯影下,有一个人背靠着石头墙壁,半躺在破旧的木床上。目光炯炯有神的凝视着自己的手中。

    他,

    居然是在看书。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短发青年,他浓眉大眼,五官端正,一张古铜色的脸庞英气十足。

    他的身材适中,骨架却极为宽大,那一层薄薄的麻衣下面,尽都是一块块隆起来的结实肌肉。

    这使得青年气质顿时一变,仿佛一个刚猛坚毅般的硬汉。

    一副极不好惹的样子。

    可不知为什么,在烛光的照映下,这位健壮的青年神色平静,如石雕木塑般沉默。他的眼神更像是一汪幽泉,古井不波,深不见底,不见丝毫的波动。

    这个人,似乎极为冷漠,

    这个似乎冷漠的人,又似乎凝聚了所有心神。投入书中,在不知不觉间,已浑然忘我。

    青年手中的书像是陈旧的古籍,纸质淡黄而又粗糙,书背一端有一列七孔,用麻线整齐的穿过,装订成册。

    奇怪的是,这本书中的文字不仅怪异繁杂,难以辨认,而且文字的字体也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书中的文字横极为平,竖极为直,每一笔,每一画都是规规整整,刚劲有力。连勾撇点捺间的每一个转折,也都像雕刻一般,勾勒出一个固定的角度,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这看起来像是刀劈斧凿的字体拓印在书上,可偏偏是青年手抄的。

    此时,

    青年已将这本书读完一遍,又一次的从头翻开。

    书中的第一页是一首诗。

    这首诗有一个清冷的名字,叫做......《寒梅》。

    风雪之中花更艳,

    万物凋零也传香。

    自古寒梅皆君子,

    不与凡俗共芬芳。

    青年默默念诵着这首诗,一只手在空中虚写文字。

    每念一字,便写一字。反反复复,直到将文字的字型与读音牢牢记在脑海为止。

    这样枯燥的学习,极为耗费时间与心力。

    但青年别无选择,仍旧是一字一字耐心的学习着。

    毕竟他明白,如果连话都不会说,又怎么能够活在这个......新的世界......

    也许是奇迹吧?

    也许就是奇迹。

    两个月前的一个夜晚。

    大地忽然裂开,一个叫做李布的青年,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坠入了无穷无尽的深渊之中。

    在李布朦朦胧胧的视线内,似乎看到了自己穿过了一个雷光闪耀的地方,随后便晕眩了过去。

    等到他再次醒来时,一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坠入深渊的青年,竟然穿越了宇宙时空,来到了一个如同古代华夏般的世界。

    不可思议的是。

    两个世界竟是如此的相似。

    神话,传说,历史,文明,都能找到彼此的痕迹。

    不同的是,

    李布的世界,文明只有五千年。

    而这个新的世界,却已经有五万年的历史了。

    ...................................................................

    学习一门语言,

    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布为了学习这个世界的语言,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在一位老人的建议下,从诗歌开始慢慢练习。

    一来,诗歌的格律规整,一字一句都按照严格的声韵排序。这使得诗歌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有助于加深记忆。

    二来,诗歌为抒情言志之物,每一首诗便是一位诗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世界。读懂了诗歌,就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情感与描述的天地。

    关于诗歌。

    李布的世界有风华绝代的诗仙。

    这方世界也有万古流芳的文帝。

    文帝楚元是上古之时的一位皇帝,这位博学多才的帝王,为了弘扬文学盛世,搜罗了世间各地的诗词歌赋,取其精华,重定格律。将天下文体一统,使其更加便于学习与传承。

    文帝此举,可谓是开辟了一代先河,引领后世无数的风潮。

    正因楚元有开辟文风之功,又是帝王之尊,再加上他的诗词文章飘逸潇洒,才绝惊艳,流传下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于是这位与众不同的皇帝便被尊为文帝,成了这方世界最为著名的大学者。

    楚元流传后世的文帝诗集,也成了历代学堂的必备读物。

    李布知道文帝的名气,却并不喜欢他的诗。

    这不是因为上古的时代距今太过遥远,字体一再演变,也不是因为古今的声韵不同,几乎已经是两种语言。

    李布不喜欢文帝,仅仅是因为两句诗。

    一句是登基前的诗——千杯美酒尝不尽,怀中美人更醉人。

    一句是登基后的诗——挥手拜别旧时月,一笑过后淡淡风。

    李布是一个很直接的人,不喜欢这位皇帝之前还风流潇洒,却又很快翻脸无情,将过往的一切断的干干净净。

    文帝固然是一代明君,可这种太过决然,太过理智,太过圣贤的明君。

    李布并不喜欢。

    比起圣明的文帝,李布却更喜欢一个......妓女的诗。

    十九年前。

    神州战乱不休,黎民生灵涂炭。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女孩,被人贩子拐卖到边荒的一个小镇,让一个青楼老鸨买走。

    传言中,老鸨恶毒无比,她想要逼良为娼,奈何小女孩誓死不从。

    这本是一个凄惨的故事,可是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居然出乎预料的倔强。

    无论遭受怎样的毒打,无论经历怎样的虐待,她却始终没有半点屈服。到了最后,小女孩宁愿绝食而死,也不愿沦落风尘,屈辱的活着。

    那时老鸨正在调教几个青楼女子吟诗作画,听到了小女孩绝食的消息,顿时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说道,如果小女孩能够作出一首诗,就让她如愿去死。

    奄奄一息之际,这个可怜小女孩,挣扎残喘的,缓缓念出了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做......

    《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