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下川 » 第五十八章 癔病老师

第五十八章 癔病老师

    听着吕元奎对吕青竹患病和治疗过程的述说,周世泰对这样一位天才少年因眩晕病耽误学业而陨落乡间感到惋惜,他感叹着:任何一个人,无论他职位有多高,身世有多显赫,地位有多高贵,在疾病面前,就是一凡人。

    不管是奇才、怪才、俊才、蠢才,疾病对他们的侵蚀都是平等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凡夫俗子,一旦疾病缠身,都免不了痛苦折磨,免不了生与死的考验,或狼狈不堪,或丑态百出。再厉害的人,患一场重病,所思所做就会一事无成。

    不患病,不知生命之珍贵;不患病,不知死亡如此近迫。求医治病的过程,既是身体痊愈的过程,也是思想转变的过程,是个人成熟成长的过程。一个人从患病到病愈,并非都是祸,还是有收获的,它能让你洞明世事,看淡名利,看清人生,让你的思想得到升华。

    吕元奎与周世泰对饮米酒的举杯,打断了这位藏医的沉思,二人碰杯饮过。

    周世泰问道:“吕老师,既然令郎的眩晕症已治愈7年之久,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事情呢?”

    吕元奎说道:“我儿子所患眩晕症几乎毁了他一生。治病期间,不仅错过了求学时间,也耽搁了他的婚姻。嘉川村及附近村寨的姑娘都知道儿子在治病,适龄姑娘谁也不愿嫁给一个病夫。吕青竹眩晕症治愈后,已28岁,错过了最佳成婚年龄,这个你年龄,在农村已属于大龄青年。

    “况且,吕青竹长期求医治病,身体比较虚弱,后来虽然病愈,嘉川村方圆适龄女子对他的身体还是有所忌惮,不愿与他处对象,更不要说谈婚论嫁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吕青竹没有工作,没有职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我的想法是,只要有个适合于他的职业,他能够自谋生路,还是有姑娘愿意嫁给儿子。所以,我找昭化县教育局局长和紫云九年制学校校长张阳说情,将吕青竹安排到紫云九年制学校担任民办老师。

    “张阳知道吕青竹的学习情况,儿子的语文水平不比学校最好的语文老师差。吕青竹先被安排担任六年级语文老师。1年后,又担任初三年级语文老师,还兼任初二·1班的语文教学。

    “儿子就是一位天生的教书匠,文化功底深厚,博学多才,引经据典得心应手,口才美妙绝伦。他上语文课时,教室里往往座无虚席,老师和同学们赞不绝口。紫云九年制学校在中考会考中,其语文成绩曾连续3年在全县名列前茅。

    “也就是从四前年开始,紫云九年制学校毕业班的语文成绩出现了滑坡。张阳校长找吕青竹谈话,要他抓好语文课教学管理。没想到第二年紫云学校语文成绩在全县中考中跌出前三。前年中考时,又跌出前五。为此,张阳校长和学校教导主任数次批评、鼓励吕青竹,要他搞好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将语文成绩抓上去。

    “张阳还专门到我家里来过2次,要我帮助做好儿子的教学工作。但我发现,儿子注意力不集中,视线游移,精神恍惚,有时看着像是听我训导,其实眼睛盯着某本书或者某个地方发呆。或者突然抬头叹息,显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看出来,儿子的精力没有用在教学上,好像心有旁骛。

    “为了掌握儿子的思想动向,我还偷偷来到紫云学校,在吕青竹所代语文课的初二·1班和初三年级的3个班教室外,偷听儿子讲课。我注意到,儿子的逻辑思维有问题,时常答非所问,或前言不搭后语。

    “我亲耳听见一次课堂提问,好像是儿子提问一位名叫青梅的女同学的。记得当日授课内容是荀子的《劝学》。这位青梅同学明明将文中一句‘日参省乎己’翻译错了,吕青竹却没有纠正,而是顺着这位青梅同学的错误译句讲解,我觉着有点荒唐。

    “吕青竹当天下午放学回家后,我还和他就这处课堂憀误争论过。儿子说文中这句话有三种译句,我翻译的只是其中之一。还说我窥探他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

    “观察吕青竹的言行举止,结合他在课堂的种种表现,我觉得儿子又得病了,并且是思想上,精神上的疾病,我很担心。

    “就在今年寒假时,我以办年货为名,和儿子一起去广元,顺便去广元地区医院复查他的眩晕症。

    “我挂号到神经科,经过医院检查,大夫说吕青竹所患为癔病。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病,这样的怪病怎么又降临到儿子头上,我们吕家怎么如此多灾多难啊!我以为医院诊断错了,当即与大夫争吵起来。后来,大夫开了些盐酸氯丙嗪和安定片,让儿子服用。

    “我为难起来,因为吕青竹在药盒和药品说明书上会看到此药所治何病,更加重他的心理负担,说不定拒绝服药。我遂将药品包装全部拆开,将所有药片倒进两个没有任何标志的玻璃瓶里,告诉儿子,这是巩固治疗眩晕症的辅助药物,让他按时服用,防止眩晕病复发。

    “这两种药物服用半年多来,吕青竹除了整日昏昏欲睡外,精神上的病症没有丝毫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