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巫觋通神 » 第三十三章 黄桷会

第三十三章 黄桷会

    苏景行的身子如坐过山车般被颠得差点飞起,随即又快速落下,同时向前一个猛冲,紧接着一个拐弯,简直要把他给甩出去。

    他如临大敌般坐在巫侍潘杨身后,浑身紧绷,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衣服,用力踩着脚蹬,努力让自己不要掉下去。若不是还存了一丝理智,顾及着形象,他恨不能整个人牢牢抱住巫侍潘杨。

    他强忍着胃中的翻腾,暗自郁闷:怎么早没想到,把普通骑马两天的路程压缩到不足两个时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其实刚骑马离开执玉司,在城中行驶时还好,城中车马众多,不能行得太快,加上青石路面平整,并不颠簸。

    出了城门马便开始加速。洛国官道平坦宽阔,尤其是云和城外的官道,足能供八辆马车同时并行,还有专供巫者驰行的道路。

    苏景行和李云山都沉浸在这风驰电掣的速度中,新奇又痛快,虽被颠簸得有些不适,但太过兴奋没顾得上。

    等离开官道,走上山路,苏景行二人才尝到厉害。

    混血马的速度依然很快,然而脚下的道路不但狭窄崎岖,还布满野草碎石,饶是步行都觉得难走,何况是坐在疾驰的骏马上。加上混血马力大灵活,遇到矮树河沟,还能抄近道一跃而过。

    苏景行几乎就没坐稳过,屁股刚沾着马鞍,下一秒就被颠得飞起来,脚都险些从脚蹬里颠出来,要不是拉住巫侍潘杨,早就掉下马去了。

    巫充言稳稳骑在前面,转头笑着看他们:“你们现在知道为何不让你们骑马了吧?”他和两位巫侍显得十分轻松,还能不受影响地聊天。

    “知……道!”苏景行感触深刻,一边回答一边注意着不要咬着舌头,“……这混血马……小子们如今无福消受……”

    李云山在众太学生中骑射功夫最好,虽然脸色也不好看,但坐得还算稳当,说话也比较清晰:“以小子们如今的能力……只怕驾驭不好这些混血马……”

    巫侍厉不屑道:“这混血马还不算什么,若有机会骑上妖兽疾,其行疾如风,快如电,那才是痛快!”

    尽管混血马的颠簸在巫与巫侍的口中并不算什么,但对于苏景行两人来说,实在不好受得厉害。他们开始时还能交谈几句,没多久就难受得连话都说不出了。

    颠了不知多久,混血马的速度终于放缓下来,最前面的巫侍厉道:“前面便是背山里了。”

    这句话对于苏景行两人来说,无异于天籁之音,眼神都不由亮了亮。

    等混血马停稳,巫充言道:“下来吧。”

    苏景行和李云山连忙从马上下来,俱是腰酸背痛,两腿发软,神色虚弱。

    巫侍厉将马在路边拴好,走过来看见他们的模样,皱了皱眉头:“这样还怎么查案子?路上不是教你们如何运行巫力缓解颠簸不适吗?我当初可是骑上没多久就适应了。”

    苏景行和李云山道:“小子惭愧!”

    他们用巫力缓解晕马还不大熟练,加上在马背上也难集中注意力,因此虽然有些效果,却不大明显。

    巫充言笑道:“最开始骑混血马都会有些不适,多骑几次就好了。”

    有他开口,巫侍厉虽然不满,却也不好再抱怨。

    “好了,我们去里中看看吧。”巫充言说。

    他们拴马的地方离背山里还有一段距离,前方的路被人用树枝围住了,不让人通过。巫充言道:“这是乡亭设下的,警告附近乡里的民人不要进去,免得再生出祸事。”

    众人绕开树枝做的障碍,继续往前,只见狭窄的土路从他们脚下延伸,经过一块刻着“背山里”三字的大石,连接着一座座低矮的土屋,通向里中深处。

    苏景行看着前方的景象,感受却与众人有所不同。梦中通过张家三郎所见的景色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眼前,记忆与现实,他人感知与自身见闻,此时相互重叠,相互对照,感觉微妙又诡异。

    从做梦到现在,不过八天,背山里中房舍院落没有任何变化,与当初张家三郎看到的一模一样。但苏景行却觉得并不全然相同,甚至可以说,差异很大。

    这不同并非是实际景物的差别,而是不同人的不同视角,不同感官。

    苏景行从客观分析,判断张家三郎比自己矮半个头,视力听力略弱一些,走路时步伐更大,速度更快。

    再从主观分析,张家三郎在背山里长大,对这里一草一木极为熟悉,看到背山里时便觉得景色正该如此。但苏景行却是初次到来,哪怕曾经通过张家三郎“看到”过,但亲眼所见时仍不免感到十分陌生。

    他有些出神,巫充言等人已是走到里门外。李云山低声叫他,他连忙快步跟上。

    巫充言站在刻着“背山里”三字的大石块旁,望着前方,微微拧眉,对两位巫侍吩咐道:“催动灵器,小心里中有危险。”

    “是。”

    两位巫侍与巫充言各取出一个黄铜铃铛,注入巫力,轻轻摇晃,但那铃铛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巫充言忽然道:“白充言。”

    苏景行反应过来这是巫充言的全名,一边不解他为什么要念出自己的名字,一边想原来巫充言姓白。

    接着巫侍潘杨道:“潘杨。”

    巫侍潘杨就叫潘杨啊。苏景行有些奇怪,对巫者的称呼通常都是巫者称谓加上名,像巫侍潘杨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应该是杨这个称呼已经有巫者用了。

    巫侍厉也道:“胡厉。”

    苏景行忍不住多看了巫侍厉一眼,总觉得这个名字和巫侍厉不怎么搭。他正胡乱想着,便听巫侍潘杨叫自己的名字,“苏景行。”

    苏景行忙道:“小子在。”

    巫侍潘杨没有与他说话,而是接着叫:“李云山。”

    苏景行越发不解,随即却是一愣,因为他听到一阵铃声,分别来自三位巫者手中的黄铜铃铛,奇异地节奏完全一致,汇成一股,清灵悠扬,充满了韵律,但很快便消失了。

    他再一看李云山的表情,顿时猜到了几分。

    李云山对上他的视线,低声啧啧道:“不愧是灵器,我刚刚还以为那几个铃铛都是哑的呢。”

    巫者听力敏锐,尽管他们说得小声,仍引来了巫侍厉看土包子的眼神。

    巫侍潘杨对他们道:“这是唤心铃,被叫到名字的人能在必要时听到它的声音,能清除神力,安抚巫力,守住心神。”

    巫侍厉抬高了手中的铃铛:“这唤心铃原本可是灵宝,哪怕现在受损,也是远胜于普通灵器。若不是这案子可能涉及异神,瑑阙的人才不会让我们把它借出来。你们也算长见识了。”

    确实仔细看去这三只唤心铃都有损坏,有的地方还颇为明显,但保存得还算完好。

    “走吧。”巫充言说着,大步走在前面。

    背山里中的情况与苏景行梦中所见差不多,房舍破旧却完好,整个里中一片死寂,生气全无。里中空地上,粗壮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满地枯败的落叶上方,光秃秃的枝干颓然地伸向天空。

    巫充言眯着眼睛看着那棵梧桐树:“确是异神祭祀,整个里都被献祭了。”

    在张三郎家门口,他们还看到了用树枝绑着黑色布条的“铭”。

    “好臭……”李云山低声说。他们从进入背山里后就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这味道让他有些想吐。

    苏景行迟疑地说:“像是……什么腐烂发臭了。”

    “是尸臭。”巫侍厉冷冷地说,“还不少。”

    其实李云山和苏景行心里也都有些猜测,但听巫侍厉说出来,脸色还是不由一白。他们还从未见过尸体。

    巫充言低吟一句咒语,掌心聚起巫力,如同一缕淡淡的烟气,随着风微微摇曳,慢慢飘散。

    烟气左右晃动着,似乎毫无章法,却像是有意识一般绕过房屋,飘向背山里后方。

    苏景行想到了山脚下那间巫祠,当日张家三郎便是在那里见到了神色异样的里人与自己的母亲兄长,以及描绘着诡异图腾纹路的棺木。

    他们跟着烟气,在里中的小路上穿行。

    转过拐角,前方的巫充言忽然停住了。

    苏景行等人跟在他身后,也停下来,等看清山脚下的情景,全都是头皮发麻。

    只见一座巫祠坐落在山脚下,而以巫祠为中心,周围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干枯的尸体,全都匍匐在地,朝着巫祠虔诚叩拜。他们全都在努力靠近巫祠,层层紧挨,像是密集的虫卵一样。

    空气中的尸臭似乎变得更加浓郁,夹杂着淡淡血腥味,简直犹如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