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希止传说 » 第三十八章 努力

第三十八章 努力

    国子学午课结束,杨巨源远远的跟在小乞丐身后,七拐八拐的进了一个巷子。见到装扮成中年男人的罗一,吓了一跳,左右看了看,小乞丐不见了踪影:“你如何这副打扮?你如何来了京卫尹?发生了何事?”

    “哎,长话短说,我游学,说不清楚,总之刚进城就被郡主盯上了!昨夜至今一直有人在找我,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郡主?哪个郡主?不会是安和郡主吧?她…”杨巨源压低了声音“她的府中有好多美貌男子!”

    罗一惊讶一瞬,“不管是不是,我明日一早就出城,这是你妹妹让带给你的。你在国子学怎么样?有人为难你么?”

    杨巨源接过包袱,听见这话手一紧,然后笑着道:“放心吧,国子学近千人,我在其中毫不起眼,不会有人为难的。明早你几时出城?我去送你!”

    “你不上早课吗?”“没关系,可以跟先生请假”。

    “我被盯的紧,你不好出面,别送了。我等两年就来京城参加会试”。

    “当真?你这次没看中吗?”

    “嗯…中了,不过挂了个末尾…”

    “那有什么,举人除了前三名,后面的没有区别。年后春天会试你不参加吗?”

    “嗯,不参加,一来太惹眼了,二来我也没信心能过。”

    “嗯,那…”三三两两的百姓从身边走过,投来好奇的目光,杨巨源连忙长话短说“等休假回去再说,你在哪儿落脚?还安全吗?”。

    “嗯,很安全。那就此别过,你保重!”罗一拍了拍杨巨源的肩膀,二人分别各自离去。

    小乞丐适时出现,昂着头,等待吩咐,罗一又掏出一张纸条:“把这张纸条送到广顺街金玉满堂当铺找个叫安顺的交给他。”小乞丐接过塞进胸口,罗一又给了他一个银角子,“这两日谢谢你,你…自己小心点”!

    小乞丐心里说银货两讫,别煽情,可好想哭怎么办!朝客人点头后转身走了。

    第二日城门刚开,罗一就出城了,出了京卫尹径直去了汉城。汉城与京城相望,相隔20里,繁华不输京城。本打算好好逛逛京城的罗一在汉城停留了几日。

    郡主府鸡飞狗跳了几日,再次诱了一个外地倒霉公子就消停了,服侍的众人长舒了口气。

    光州府,三才书院,藏书库。

    “韩淹,你当真不知道罗举人去哪游历了?”正在整理书库的林杰,转头问正在书桌前看书的韩淹。

    “不知,即是游历,自然不固定地点。”韩淹头也不抬的继续翻书,时不时搓一下露在外面冻冰的手。

    “哎,我都考了两次了都没过,罗举人一次就考过了,真是羡慕啊”书生放好书,叹气的盘坐到韩淹对面,“哎,我说你别这么努力啊,这么冷的天,除了你,谁来书库啊,你这样搞得我们大家都好有压力好吗?”

    韩淹终于放下书,看向他,“你已经是秀才了,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还只是个童生呢,杨大哥考过了秀才,罗大哥已经是举人了,我,嗨,哎”连着叹了两声,“林大哥,有压力不是好事吗,共勉吧。”

    “你真是人小鬼大,你这模样再高点就跟蒋兄一样了”,林杰点了点他的额头,起身继续将书篓里的书放在书架上整理好,看着书上标签,“哎,不服不行啊,就他这一手分门别类的书籍管理和借阅之才,就让我等望尘莫及了……你说的对,共勉吧”。

    冬月的虽然冷风吹不进来,但书库不允许燃炭火取暖,也不允许点蜡燃灯,故而一入冬,就没人愿意来书库看书了,大部分都是借走,规定时间内归还即可,书库内除了值守的书生和助教,就只有韩淹日日下学都来,直到日落西山看不见。

    青州府学,学舍。

    于鹄收好书册,整理好外裳,对另外两位正在燃灯的舍友道:“二位学兄,我约了李霄去吃碗馄饨,你们需要带点什么吗?”

    “哦,今儿不用了,多谢。”于鹄点头,出门去了。

    “哎,跟他住一起,每天见他这样好学,你我都不得不奋进啊,就算假装努力也能安慰一下嫉妒的心啊。”

    “行了,快点吧,明日是齐先生的课,我策论还没写完,抓紧写、吧,不然要被罚了。”

    “哈,我下晌就写完了,不过后日的经义课未写”“你何时写的?我怎不知?”“为何让你知道?”“你,你就不能催催我吗?”“还用崔吗?你只要每天盯着于鹄就行了。”“好好好,你行……把你的灯给我”

    两人絮絮叨叨,屋内的两盏油灯逐渐亮了起来,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周府,主院。

    周老太爷,把信递给周向晚,待他看完,老太爷才开口道:“二郎,如今你已是举人了,你大哥今年刚肄业,如今在国子学助教。大郎预开春参加会试,你此次就不要参加了,你大哥建议你出去历练一番。”

    “好”周向晚说完就不再言语。

    老太爷见他如此,耐心的解释道:“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你与大郎若同一期参考,必定只取中一人,而你大哥已经在京城打开了天地,他取中的几率更大。你……没必要多一次落榜的机会……”

    “好,多谢祖父与孙儿解释。孙儿知道。我听祖父和大哥的。”

    “你是个好孩子,去吧,待开春就去吧,我给你配两个得力的小厮。”

    “多谢祖父,孙儿告退。”

    赵府,外院,大公子书房,四个铜火盆把屋内熏得暖烘烘的,窗台边的一盆兰花郁郁葱葱。

    “我打算去京城走一遭,你……要不要一起?”

    “我?算了,我这个身份,宜静不宜动”,宋柳志插着手懒洋洋的躺在美人榻上,小丫头跪在旁边给他捶腿。

    “你隐藏身份不就行了,再不然你扮成我的小厮?”赵归暮再接再厉诱惑,在柳志的抬腿欲起身抄东西砸他时又接着道:“回头我任你驱使一旬!”

    “一月”柳志刚抬起的上身又继续躺平。

    “成交”。

    逻叶城小院,屋内灯烛大亮。

    “公子,这位赵先生,属下都打探清楚了。他是茂和县人,36岁,他家中清贫,但妻子能干,织布浆洗供他读书,一个儿一女,女儿12岁,儿子5岁。乡试一共考了6次,这次又没过,就心灰意冷了。在外面颓废了一段时间,直到身上的银钱花光才返家,回家见到女儿饿的趴在邻居家的猪圈里跟猪抢食,妻子女儿在城外刨树根,这才歇了继续考的心思。在青州府一个富商家里做开蒙先生,但那家主母宠溺,孩童顽劣,赵先生管教严厉,故而没做多久就被赶出来了。而那家主母却四处散播赵先生无真才实学且暴虐,因此在青州府大街上游荡了月余再没找到下家。后来就去了城门口代写书信。”

    “嗯,情况都属实吗?”

    “属实,只是他的亲族如何,属下还未来得及打探。”

    “赵先生现在何处?”

    “青州府城门摆摊”。

    “有收入吗?”

    “前些日子有一个读信的,两个写信的,共7个铜板。这几日消息还未送来,不知。”

    “这位先生过于迂腐了,再看看,你继续盯着点。若他能知变通也还好。”

    “那行,还有一个人选……”

    “嗯?这个人怎么了?”

    “据说是个举人,不过是个跛子,前两年从南边来的,因受了一个乞丐分他的半个窝头,便一直与那些乞丐为伍,在青州府南城门一带乞讨。他还教授他们识字,但乞丐们都不愿学,还笑他是疯子。”

    “没有知道他来这边之前的事吗?”

    “暂时没有打听出来。”

    “嗯,这两个人都继续看着,等学堂放假了,我去看看这两人再说。”

    “好,……若这两人得用,公子打算何时离开?”

    “三年。三年后罗一也参加了会试选官外放,这些孩子们也有了前进的榜样,那时我们离开也放心不少。”

    “好,公子打算去哪里?”

    “要不就去江城吧,你不是刚在那边置了份宅院吗,就去那里。”

    “好”安海眼睛微微湿润,喉头些许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