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比秦始皇小三岁 » 55 项羽巨鹿大战

55 项羽巨鹿大战

    项羽只带了三天粮食,这意味他当即向王离军挤压,王离以南驻扎的章邯立刻与楚军发生遭遇战。

    章邯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列好阵形。

    项羽骑着一匹猛犸级的战马,站在一个小丘陵的顶上,他把众将召集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分领几个纵队,各自以一两万的兵力,给每个纵队的指挥长官分别规定了进攻的大方向。

    项羽说:“在进攻过程中你们全权负责,不用看我给你们的旗语,我不会改变任何命令和下达任何新命令,我给你们唯一的要求是,笔直进攻,脚掌不许倒转,不计任何牺牲。你们唯一能活下去的机会,就是打通血路直到敌阵的后方,然后到那颗大柳树下向我汇报。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为了保证能冲跨敌人,项羽不留下任何预备队,即便末将范增,也领一纵队划路冲杀。项羽认为像章邯那样试图布阵,从一个地点指挥各阵部队在进攻中保持一致是没有必要的,指挥各阵部队相互协作,虽然可能会以严密的组织系统运作而成功,但面对歇斯底里的斗狠者则很可能被击垮,因为他的各个单元没有既定明确的攻击目标和自主性,忽左忽右的调动也导致精力浪费和士气沮丧,将官也缺乏行使自主权的空间,不易把其战力发挥到极限。而项羽只牢牢抓住一条优势原则:不断前进。

    项羽呐喊一声:“杀——!”然后乘着自己的战马就像一只狂兽一样踏尘卷沙冲下土丘,身后纵队士兵举刃高呼,奔跑紧随。其他诸将的六七只纵队好比一股股猛烈的火焰冒出地底,分成几道潮涌似的冲击向秦军二十万人大阵。章邯从高处用旗语指挥各阵单元,交合夹击楚军。楚军诸将纵队则作坚定不移的进攻,这种全速奔跑进行所产生的精神影响是很强大的,使胆怯者和勇武者都不能后退。

    章邯也不愧是一名将,他通过有条不紊的一番旗语操作,把二十万军人的大阵各单元盘旋布置,仿佛大海不断形成漩涡,不断尝试着在局部地区形成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唯一的缺陷是下面各阵单元的将官和士兵们是在被动行动,他们即便在处于优势时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楚军纵队目标明确,呼杀向前,一直向前。

    项羽在战马上瞋目高呼,喑呜叱咤,一手持一柄青铜大戟,向前穿刺,勾劈,一手持长剑,近身斜砍、击刺,而他最强悍的“武器”是他连连发出的一声声两万分贝的叱吼,千人皆废,秦军将士在他的路线上被这标识性的吼生震得股颤身麻,战斗力发挥不出十分之二三,很快他手中大戟的横刺因为绞在敌人的盾牌上用力过猛而折断,于是他把戟改成了矛,只用主刺借助马力继续一路冲杀。一路之上秦军倒尸像烂酱一样。

    当此之时,战场外围,齐、燕、赵诸侯的壁垒有十余座,一直不敢纵兵出壁与秦人刀兵相见,此刻看见楚兵团主动分队向秦进攻,诸侯将官士兵们赶紧爬坐到壁垒墙上看热闹,也就是作壁上观,他们看见楚国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国兵卒齐呼之声动天,诸将军卒听了一声又一声没有休止的惊天动地的怒吼,无不人人惴恐,个个股战,面无人色。

    旁观的都被吓成这样,当事人的秦军又何以堪。书说简段,楚国六七只大纵队,遂成功地从不同方向通道,直杀贯秦军军阵,然后集结汇合。项羽先到大柳树下,英布等诸将随后满身是血也集齐而至。

    项羽说:“诸君今日如何?”

    诸将齐声说道:“全如上将军所言!已经贯穿敌阵,毕集于此。”

    “秦军果真那么可怕吗?”

    “如上将军所言,楚必亡秦!”

    “好!亡秦之举,全在今天!再赴秦军搏战!”

    于是掉转马头,再次把剑锋指向秦军。

    这时章邯也在阵中和司马欣等人对话呢:“今天楚兵完全不如过去那样,这个领头的项羽,何如人也?”

    司马欣和项氏家族从前有旧,说道:“将军,项羽是项梁的侄子,年仅二十六岁,为人彪悍,果于杀戮,上月杀死宋义以来,威震楚国。”

    章邯扶了扶自己的头盔,但却没有从头盔中掏出什么新思想。

    “早知项羽如此勇猛,便不用此战术。”他说毕就传令各阵重新布置清整,并命司马欣、董翳等人分兵对楚军纵队主动攻击。但是,楚军勇猛直前的气势,令秦军始终处于下风,惊怯被动,无力抵抗楚卒急风骤雨的攻击。这些迅如怒狮、击如苍鹰的楚军将士,其勇往无前的搏杀气势,压过了秦军战术上的任何努力。秦军阵再次被楚卒纵队冲击、分割、贯穿,前后九次战斗,秦军遂无从收拾,被楚军战士打垮,秦军被破,章邯只得无可奈何地收兵向远处安全地区解去。

    章邯解去了,章邯北边,王离所围困的巨鹿,就敞开地浮现在了楚军和诸侯救兵的视野中了。

    章邯在解去的路上,一直思考着自己失利的原因。楚军相比于秦军不是胜在战斗力上了,而是胜在士气上了。在从前战国的历史上,楚军的战斗力并不很强,与秦军交战,每战必败。这次正是项羽破釜沉舟,只裹三日之粮的作法,激发出楚人背水一战,生死以搏的战斗决心,同时在战术上发挥出楚人泼辣自由的狂放精神,完全碾压秦军精细的战术部署,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在用兵布阵方面与久经考验的秦军争长,遂通过九次坚持不懈的冲杀,完全打垮打乱了秦军。

    所谓戟,是什么样呢?最初人们用的是石斧,后来斧柄加长,斧头做成镰刀形,就是戈了,戈可以横擎着,或者往下劈,钩啄人的脑袋。后来又在戈的上面冒出一个尖来,就是戟了。戟可以说是矛(前面带一个尖)和戈(脖子上横着出去一个镰刀)的复合武器,最高级。戟的形状总体呈“卜”字形,具有直刺与勾啄两种功能。

    戟的柄,并不是一根光棍子。柄的截面是椭圆形以便掌握,称作“积竹柄”。就是把硬木削成八棱体为芯,外贴八片竹片,再用牛皮带子像捆羽毛球拍那样,缠紧。再刷上血红色或黑色的漆皮,漆皮上面,用彩色颜料画上图案,很精美。这种以木棒为芯,外贴多片竹片的柄,特点是有弹性和韧性,刚柔相济,坚韧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