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比秦始皇小三岁 » 48 秦之比干

48 秦之比干

    李斯写的这篇督责文章,这说的简直不是人话了,真可谓人头畜鸣!当然“人头畜鸣”这个词是后人形容秦二世的,长着个人脑袋,却发出驴子鸣叫。

    不过,细品一下,这也算一篇“君主论”,从君主的角度来讲,这种统治术又似乎很有道理。

    秦二世看了李斯这篇文章,高兴多了。李斯还算是明事的人啊。于是秦二世严厉推行督责术,提出“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的督责标准。经过一番努力,秦二世终于把整个帝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和大屠宰场:“刑者相望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大街上走的都是缺鼻子少脚的,而死人一天天地在农贸市场堆积起来,杀人比杀猪还多——这是陈胜、周文败死,起义初步被控制以后的事情。本来已刀兵相见的群臣百姓与帝国之间的矛盾,由于李斯的这份奏章,被进一步激化了。

    而李斯原本的减损项目和兵劳役的建议,本来是缓解危机的救急之法。

    转若飞蓬、捷如影响,这是描述一个人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转若飞蓬”,说他主意变起来像飞着的蓬草,忽上忽下;“捷如影响”,说变化之速如人影之响应人体。

    李斯就是习惯于一向顺着别人转,从进谏一下子变成上督责术,可谓转若飞蓬。

    可惜的是,李斯的文章并没有扭转他的命运。作为一个小人,赵高通常把不巴结他的人划为异己,而他对于异己又从来没有和解的可能。赵高开始与李斯为难,仅仅是因为李斯对于赵高诓骗秦二世待在禁中的事摇头和发了一些议论。从此赵高就非要致李斯于死地了。所以古人说宁惹十个君子,不惹一个小人,似乎是有道理的。

    赵高提了个无中生有的三川郡的事,想把李斯中之以法网,李斯发现自己脖子上的绳越来越紧了,就打算拼个鱼死网破。这天,秦二世正在甘泉山上的林光宫里看角抵戏和古代小品。角抵戏是表演军事格斗,而古代小品则是化妆的俳人的诙谐滑稽剧。当时秦朝有个小品演员叫优旃(念沾),有一次,秦始皇商量扩建皇家野生动植物园(苑囿),把它向东扩建到函谷关,向西到老祖宗的雍城。优旃说:“这个主意好,再在里面多放些禽兽,敌寇从东方来的时候,让麋鹿顶他们的屁股!”于是秦始皇笑了,遂罢此议。还有一次,优旃在殿上陪着秦始皇吃饭,看见殿下执盾的军士被雨淋的很冷,就跟军士约好,然后他喊:“执盾郎?”“怎么了?”“你们个子高,有什么用,只便宜了你们在雨里站着;我个子短,却在这里享受着哈!”

    秦始皇听了,就让这些执盾警卫一半都去休息换衣服,一半站岗,轮流替换。从这件生活小事看,秦始皇也有比较可爱随和之处啊。

    还有一次,秦二世突发奇想,打算把咸阳城整个用油漆涂一遍。优旃一本正经地说:“这事儿好啊,虽然给老百姓带来点愁费,但是敌人来打的时候,城墙光亮亮的,他爬不上来。只是难办的是,荫室不好弄。”所谓荫室就是油漆在干之前,需要在荫室里荫凉着,要给城墙上漆,没有这么大的荫室。连大坏蛋秦二世听了都笑了,于是也把此事作罢。

    这一天,优旃这帮人,正在给二世演小品,外面说,李斯丞相求见。秦二世说,真讨厌,这老混蛋,不见。

    李斯没办法,只好给秦二世写信,信中讲了古代权臣的例子来攻击赵高:宋国有个司城子罕,把国家的行刑大权揽在一身,国人们都只怕他,最后劫持了他的国君;齐国的田常富可敌国,他向老百姓布德施惠,攫取民心,最后篡弑了姜姓齐国的君位。现在赵高的淫威赶上了司城子罕,富有有若田常,恐怕他要造您的反啊。

    秦二世说:赵高只是一个宦官出身,洁行修善,靠自我努力和忠心获得现在的郎中令职务,我是信任这位久经考验的的宦官的。您岁数这么大了,说不定哪天就要和帝国告别去追随先帝,我不依赖年富力强的赵高依赖谁呢?您不要胡思乱想了。

    李斯又写信说:“不对呀,赵高是个低贱的人出身,低贱出身的人,贪欲大,我觉得您很危险啊。”

    秦二世深信赵高不疑,眼看李斯跟赵高水火不容,他又生恐李斯会利用自己的丞相职权杀了赵高,就提醒赵高小心点。赵高说:“我不用小心了,我被他杀了好了。丞相所忌惮的就是我,他杀了我,他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实行他田常篡齐的素志了。”

    这个田常是倒了霉了,正派反派都拿他当脏水往对方身上泼。

    秦二世想了想,到底李斯和赵高谁想篡位,还是李斯篡位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宣布:“朕命令,把李斯交付司法部门审查!另派遣郎中令赵高负责该案全面审查工作。”

    还有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因为也是一再逆鳞劝谏者,也一并抓进监狱去,调查审问他们的罪行。

    二冯看见吏人来收了,就打算自杀,每人弄了一些毒药,泡水吃了。临死前,他俩说:“将相是不能受辱的。”

    这二冯,都是当年冯亭的后代。冯亭是战国时代的韩国上党郡守,在“长平之战”时,跟着赵括,在与白起的鏖战中阵亡,也是个慷慨的人物啊,后代成为秦朝的将相,竟也如此直烈。

    当时的士大夫,都是非常讲面子的。司马迁曾经说过,一个人不自杀而接受被抓进监狱,身受刑罚和杀戮,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来讲,就已经是很羞愧的事情了。他这是在回顾自己被下监狱遭受宫刑的屈辱处理时说的,说之所以自己还是接受了这种羞愧的事情,是为了把史书写完。总之,当时的士大夫很看重自己的人格尊严。

    不过呢,李斯和“二冯”不同,李斯是布衣出身,对生命和尊严看的比较变通,他觉得在监狱里住着也比“二冯”那样嘎崩死了强。

    于是李斯就带着行李到监狱里去了。作为帝国的宰相,到了监狱才发现,原来人间的地狱就在这里。

    李斯在囹圄之中,仰天而叹:“嗟乎,悲夫!这个无道之君,我拿他有什么办法啊!我就好比是从前的王子比干啊。夏桀杀了关龙逄,纣王杀了王子比干,夫差杀害伍子胥。我这样的大忠臣就要死啦。不是我不进谏,而是他不听啊,我看,用不了多久,麋鹿就要游于皇帝的朝廷啦!”——意思是这样要被敌人攻占,变成废墟荒野啦!

    到了审判的时候,被指派专门负责该案的大法官赵高问李斯:“你为什么要谋反?”

    李斯说:“这个说来话长。”

    赵高说:“那就下次再讲吧!——来人,打他一百棍子!”

    于是不由分说,捆起李斯,打了一百竹板。打完之后,李斯嘿嘿呀呀,皮开肉绽,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赵高问他:“怎么样,你态度老实了一点没有。”

    李斯说:“确实···没有要造反啊。”

    “好,再打八十!”

    李斯又给拉到板子上去了,噼噼啪啪被打的浑身发热。拉下来以后,赵高问他:

    “有我想听到的东西吗?”

    “我是忠臣啊~~~!”

    “好,再来八十!”

    狱吏说:“大人,打死了没法向上边交待啊。”

    “押回牢里,上束缚,免得他越狱!”

    所谓束缚,就是刑具枷锁,于是李斯被带上了桎梏。桎和梏是两块。双手背在身后,用桎夹住双手(倘使女的,譬如李斯的老婆,就在胸前用桎梏夹住其双手,早期的桎梏是木头的,铁器时代的桎梏是铁的),两脚则用梏捆索起来,这样李斯就像一只被夹住的老鼠,没法越狱了。李斯发现,自己的宾客、亲戚们,也全带着桎梏住进来了。妻子孩子一大家族,全在监狱搬家住着来了,哀呼怨高之声此起彼伏,彻夜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