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覆压山海 » 第三十三章 万里山河一纸通

第三十三章 万里山河一纸通

    “这······这功能也太逆天了。”闻言,祁淮安惊的咋舌。

    “说的没错。所以黄帝时期它才会如此的出名。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你的这位朋友,应当是文圣传人。”

    “不可能啊,这都过了一百万年了,就是黄帝麾下的势力传承至今的都没几个,更何况是一个不出名的文圣呢。”

    “不出名?”轩辕掩面轻笑“在当年,文圣的战力可是仅次于黄帝和轩辕帝的第三强者。而且,他是唯一一个以文证帝的大帝。”

    “文圣······竟然这么强。轩辕帝又是哪位大帝?”

    “轩辕帝以炼器著称,但是其本身的战力同样逆天。他是黄帝的后代,和黄帝并称人文初祖,是我记忆中人族开天辟地的两个大帝。”

    祁淮安两眼发光,又开始掰着手指盘算到:“最牛掰的大帝是黄帝、最诡异的大帝是天衍大帝、统治时期最辉煌的大帝是天宇大帝,最年轻的大帝是斗战圣帝,人文初祖是轩辕帝和黄帝,唯一一个以文证道的大帝是文圣。”

    这么多震古烁今的大帝,可得记清楚了。

    轩辕点点头,全身一阵光华闪烁,继续说到:

    “天庭围剿玄荒之时文圣携山海梦华录参战,当年文圣盖世的英姿,一己之力独挡了天庭一殿大军,引得真武大帝带兵亲自下场。最终文圣被三位天庭的大帝堵在了北极神山,文圣一身傲骨,硬是抗了真武大帝三十六刀,才饮恨当场。随后真武大帝敬佩其一身傲骨宁死不屈,叹其当真大丈夫是也,遂将其尸骨送归玄荒,葬入天虚。”

    “诸君皆以武入道,我却独以笔为刀。”

    “狼烟望断,易水悲歌,入目山河皆血泪。万叶飞霜,千山落幕,梦里忆红颜。”

    “塞北残阳,三尺断笔,群山覆雪孤月轮。烈士暮年,不移白首,北山葬书南。”

    “文圣战死之后,此书流落玄荒,自行择主,以延续文脉传承。所以,周问鼎既然拿得出此书,那他断然是文圣传人。”

    祁淮安点点头,看向周问鼎的眼中又多了几丝火热。

    “若是此人能为我所用,岂不快哉?”

    “他的性子,再加上山海梦华录的特点,若是将来执掌行云阁,坐镇祁府指挥情报的运转,恐怕整个玄荒的大修都将无处逃匿。”

    山海梦华录能自行记载古今多少往事,想从它这里了解那些大修祖上那点破事,实在太过容易。只不过此书记载会有些延后,最近三百年内的事都不会往上记载。

    周问鼎终于翻到了他想要的那一页,他长叹一口气,从怀中抽出一个绣着兰花的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着祁淮安招呼道:“就是这里了。”

    祁淮安从窗边的木椅上起身,绕过这本巨大的古书,走到了周问鼎身旁,看着这沧桑的文字。

    周问鼎伸出消瘦的手指,俯下身子,费力的指向这一页的标题。

    “仙武之后八千年·北荒·北魏列传”

    “你给我看这个做什么?”祁淮安疑惑的问道“不是要说中原的诸多势力和天骄弟子吗?”

    周问鼎从袖子中掏出一个玉简和一本棕色的纸书,说到:“这个玉简和这些资料就是我这些年根据这本《山海梦华录》和祁府之中的记载,在配合上我自己外出做任务时顺带的实地考察,整理出来的中原资料。但是我觉得你还是看一看这本书比较好,这是北魏立国到三百年前所有皇族、世家和宗门的所有历史,对你这个未来的祁府宗主应该大有帮助。”

    说罢,周问鼎躬身,双手托着纸书和玉简,面向祁淮安,做出呈贡之姿。

    祁淮安嘴角勾起浅笑,抬头望着眼前的青年。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如此看来,周问鼎作为文圣传人,绝对无愧于君子之道,无愧于文圣的威名。

    祁淮安起身,双手轻柔而庄重地托住周问鼎的双手。祁淮安身上月白色的锦袍长袖和周问鼎身上的宝蓝色的绫缎长袖搭在一起,如同滔滔的大海托起一轮雪白的明月。

    “费心了。周兄,若是他年我继承了祁府宗主之位,你可愿留在祁府,助我一臂之力?”

    周问鼎微微一顿,抬起头来,直视祁淮安灿若星辰的眼眸:

    “若是我答应,祁兄做了宗主之后,都要做些什么?”

    祁淮安毫不避讳周问鼎的目光,同样直视他的眼眸。周问鼎的目光并不犀利,但他漂亮的眼眸却深似汪洋,灵如洛神。

    “祁府六代宗主,开阳、摇光、天璇、天玑、天枢、天权,皆以振兴中原为己任,历朝历代率祁府大军戍守边疆,未曾退却。今王朝崩殂,天下大乱,我虽无意逐鹿,却知苍生苦楚。”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北荒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我知道头上这顶王冠的重量。这顶王冠,是天下苍生的希望,是天下黎民百姓、是天下所有凡人的希望。我辈修士,当以苍生为本,以天地为心,做大恶之人,行大善之事。”

    “周问鼎,我若为祁府宗主,便封你为行云阁阁主。凭你我,定叫他天翻地覆。”

    “你可愿,受封?”

    周问鼎握住祁淮安的右手,将手中的纸书和玉简轻轻的放在祁淮安的手心。随后,周问鼎行跪拜大礼,眼中清泪打转,恭敬地说到:

    “问鼎,受封。”

    随着周问鼎的“受封”二字说出,一道玄异的光华自祁淮安眉心传出。这是一道白光,但白光之中却略带一丝高贵的紫光,显得神秘、玄妙而又高洁。这道紫白色的光华只扑周问鼎而去,瞬息之间便遁入了周问鼎身躯之中。

    只见绚丽的光华自周问鼎天灵盖之中喷薄而出,如同弱水三千一般垂下,笼罩了周问鼎全身,如同蚕茧一般包裹着他。不多时,光华褪去,周问鼎右手手腕之处却多了一道深深烙印在肌肤之中的印记。周问鼎只觉得自己修为愈发精进,却对眼前的祁淮安愈加的敬畏信服。

    祁淮安同样看到了这旷世奇观。不过他注意到,在光华笼罩周问鼎之时,他的手腕上同样有一道烙印成型。这道烙印于周问鼎手腕之上的并无差别,只是祁淮安手腕上的烙印显为高贵的紫色,而周问鼎手腕上的烙印显为紫白相间,不似祁淮安的印记那般高贵,却多了一份博大厚重。

    三百年后,《山海梦华录》中对此记载为:天子封神术。

    有诗证曰:“诸君皆以武入道,我却独以笔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