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覆压山海 » 第三十二章 凭君莫话封侯事

第三十二章 凭君莫话封侯事

    “祁兄?”眼见祁淮安眼神飘忽,好像心事重重,周问鼎偏着头,再次叫了祁淮安一声。

    “你说。

    “我观祁兄心事重重,不如三两言语道出缘由?”

    祁淮安撇了他一眼。

    “若是不讨论武学,那便无需多言。”

    周问鼎讪讪地笑了笑。

    “世子殿下果然淡然如一。祁兄,你久居塞外,对中原之事甚是陌生。这次天阑论道,恐怕你还不知各方势力都有哪些天骄子弟吧。”

    “的确如此。”

    祁淮安自凉州回归祁府不到一个月,在祁府的时光除了修炼武学几乎未曾踏出纤云阁半步,对于外界之事了解甚少,也没有在行云阁(情报专阁,详见第十章)了解过北荒和中原地界的诸多事宜。

    所谓中原地界,大概就是北震苍原南部和雾海丘陵北部结合形成的地界。这里自北魏立国之前就兴盛无比,是北荒的武学、文学乃至商贸的鼎盛之地,故称中原地界。

    周问鼎微微点头。

    “我先前曾在文山殿内冒犯世子,此番不仅是与世子殿下交流诸多情报和武学心得,还希望能让世子见谅在下先前之莽撞。”

    祁淮安眉毛一挑,他倒是没有想到周问鼎心思这般细腻。先是借着武学交流的名义敲开房门,接着故意扯开话题,最终聊到他当下最需要的北荒情报。很明显,这北荒情报就是他的投名状,是他道歉的诚意。

    如此看来,这周问鼎倒是可用之人。

    祁淮安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无妨。军中虽然军纪严明,但比武之风同样盛行,此等小事不足挂齿。更何况我二人不过是一番技艺切磋,又谈何冒犯呢。”

    “世子殿下深明大义,宽宏大量,在下感激不尽。”

    “你我以同辈相称便是,不必再叫我世子。”

    “是。那我们便谈谈北荒诸事?”

    “善。”

    只见周问鼎从袖口抽出一本香气弥漫的古书。在周问鼎的手中,原本不过掌心大小的古书却不断地变大,最终厚到几乎和祁淮安一般高;古书又显得极大,大到和窗棂一般的宽。但是又有些许的书香飘来,沁人心脾,让人觉得自己恍若置身古老的文脉之中,仿佛一动便可察天下古今之事。

    “这书如此之巨大,周兄,你是怎么把它藏到袖子里的?”

    祁淮安脸上带着一丝玩味。

    周问鼎一愣,似乎是没有想到祁淮安会问这般打趣地问题。

    “额,我这古书原本就是一件空间之器,原本就可随意变幻大小,只是看的时候才要放大。”

    “原来如此。”

    正所谓:“星沉软语幽香远,墨古书今笙乐奏。”

    又有诗云:“人生几度春秋事,一盏青灯伴古书。”

    待到古书轰然落地,浮沉散去,古书上五个大字熠熠生辉:《山海梦华录》。

    看着那五个大字,祁淮安仿佛看到了一个挺拔的人影,他狼毫一挥,生命随之舞动,砚纸就是他的世界,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洌之风,草如龙凤舞动。

    那一刻,祁淮安懂得了什么是书法,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博大。

    先人不复,《山海梦华录》却依然迎着历史的大风舞蹈。

    六道轮回眼自己激活了?祁淮安震惊之余又添了几抹欢喜。

    祁淮安几乎可以肯定,他见到的是书法真谛,文脉传承。

    “一代文圣,易书南。”

    轩辕的声音又从脑海中响起。

    “轩爷,你什么时候醒了?”

    祁淮安有些诧异的问道。

    自从上次在紫云谷伏杀风云渡江之后,轩辕好像就陷入了沉睡,一直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上次你在紫云谷得了巫族传承,对我也有些益处。那只箭矢里残存着许多黄帝时期的遗留仙气,虽然对于帝位来说是杯水车薪,但是对现在的我还是帮助很大。所以,我自封了一段时间,来炼化这些仙气。”

    轩辕顿了顿,继续讲到:

    “这次苏醒,是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祁淮安指了指面前的巨大古书:“这个?”

    “对。你的这位朋友不简单哪,他手中这本古书的作者是黄帝时期的一代文圣,易书南。”

    “黄帝时期的古书?”

    祁淮安再一次被震撼到。

    “是啊。没想到百万年后,还有幸见到这样的故人遗物。”

    “不知你口中的一代文圣易书南又是什么人?”

    “所谓一代文圣易书南,其实是黄帝时期一百三十一帝中的一位。他集天下文脉于一身,证得帝位。这本书就是易书南证道之前用于汇聚天下文脉所写的《山海梦华录》。”

    “这么说,这本书可助人登临帝位?”

    “非也。当年易书南用此书汇聚天下文脉不假,但是易书南证帝之后这本书便再无用处,甚至算不上法器,只是留给后人当作对玄荒的记录之书而已。更何况,就算威力尚存,对你也无用。你修的又不是文脉之路,而是自红尘之中斩断凡尘,以武证道。”

    “懂了。”

    “当年文圣易书南飞升之际曾留下一句诗: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后人据上阕知道此乃是‘书南’的出处。而下阕,只有飞升的大帝知道是什么意思:易书南,仙界号为姜太公。”

    祁淮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猛然间,他又想起了什么。

    “姜太公,愿者上钩?”

    “正是。”

    “可是姜太公不是名叫姜尚,或者说姜子牙吗?”

    “这姜太公,是仙界设立的职位。你口中的姜子牙、姜尚,应当只是后人编撰的人物罢了。”

    “这样倒是说得通。百万年前仙路断绝,许多的古籍传承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后人只能凭借蛛丝马迹不断揣测,导致故事越来越离谱,已经脱离了历史的真相。”

    “是啊。我也没想到,这姜太公竟然还能有了一个人名,真是匪夷所思。”

    祁淮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周问鼎正费力而小心翼翼地一页一页翻开古书厚重的书页,仿佛在他面前的不是一本古书,而是一件脆弱而完美的艺术品。

    周问鼎满头大汗,轻柔的捋平泛黄的纸张,就好像在擦拭历史的皱纹。

    轩辕透过祁淮安的眼眸看到周问鼎这般神态,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本《山海梦华录》在黄帝时期曾经名动玄荒,凭借的却不是它助易书南登临帝位,而是它的第二个作用:万里山河一纸通。”

    “万里山河一纸通?”

    “《山海梦华录》得一缕文圣神韵,又有天下文脉的滋养,于是衍化出了圣灵。《山海梦华录》也就成为了一本可以自己续写的史书。万里山河,古今多少风流事,不过一文一书而已。”

    有诗证曰:“文圣写北亦书南,万里山河一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