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从迷雾里走出来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生意

第一百一十一章 生意

    做生意对方宏来说没什么,只是现在的人口是个硬伤,要卖也卖不了多少东西。

    像这么一大片荷花塘,两年下来,也没卖出多少藕,只能不停地种,部分做成藕粉,和藕合这样的加工食品,除了自己吃也能卖。

    番薯饼,番薯干这样的小零食也拿来卖,可毕竟做的不多。

    现在的人工能够用粮食抵,让人干活,只需要管几顿饱饭就成,所以一般来说要保证足够的粮食。

    只是她出门之后,才发现街上人流多了不少。商品种类也多了,跟她之前和张叔出门,走在街上有些怕人抢钱的感觉不同,现在的人显得更自在了些。

    方宏终于奢侈了一把,用自己大部分的积蓄买了一辆马车,大环境好了,张叔自然不会说他什么,驿道上都是用马送信的。

    她还买了不少纸,各种各样的,“小先生,吾家有纸。”张三道。

    “那个是草纸,和毛边的,某要别的。”

    带回去可以研究研究,指不定还她还能研究出特别的纸来,比如她想用的那种。

    有了马车,他们又去了钱塘县治。看着狭窄的街道,城外还有很多荒山野岭之地,方宏不禁一阵叹息。

    这么一个县治,人口就像她家以前小区的四五倍那么多,那蜂拥的人流,人挤人鼻子碰着人背的公交车,统统都不见了,甚至连那汽车的尾气都让她有些怀念。

    只是很多东西于她不再那么重要,有也是浪费,不知不觉中,她也在这里生活好几年,慢慢长大。

    只不过这短短的街道,三两步就能走完的街区,实在也没什么好逛的。

    很多地方工地也很多,也在修水利,这里的湖不像后世绿树成荫,周围什么都没有,城中的山也是人工筑起的,光秃秃的,据说是扩建了湖,把泥土堆成山。

    为了把海潮隔断,少受那潮流的排山倒海之力。海水没过城市的时候,可不是洪水没过山道这样简单了。

    “古人真不容易,竟能建起这样的城市,让它在后世变成一个繁华的所在,能够容纳上千万的人。”叹息声中,她不由自主的说着。

    “什么上千万人?小先生,你身体是否还未康复?”张三问着,他们家人都以为这位小先生,可能是真的在掉下马车的时候摔坏了。

    好的时候是真好,可是脑子糊涂的时候,总说些他们听不懂的话。

    方宏没有答话,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战争结束,没有争斗,只有热火朝天的干活氛围。百姓还是辛苦的,最辛勤干活的还是他们。

    虽然不见不闻,方宏对世事的了解也是远超张叔和大和尚,对她来说只要避过那些危险的坑就成。

    古代的信息流通可不同与现今,如果现在这么多的人口也用像古代那样的沟通方式,口口相传,而且曲解意思,那大部分只会相互猜忌,一地鸡毛,搞出很多信任危机。

    “小先生,前面有家医馆,我们去看看?”

    张三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只比方宏大两岁,两人个子原本差不多,只是今年长高了不少,要比方宏高半个头了。

    除了大哥娶亲,张二兄也和陈家的翠娘在议亲,再过两年自己也会如此,举手投足间,张三都长大了不少,跟小大人似的。

    此时最不方便的,是路上有很多官差,靠进城门口就要被盘查。

    不过方宏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买了豆子,买了鸡,买了猪仔,她当掉了当初衣服珠子上的别针,最后才买到了这些。

    一个小小的别针,典当行老板从来没有见过,还挺稀罕的。

    花是卖不掉了,除了几位穿着不错的小娘子,其他人很少要买,最后还是小沙弥站在饭馆门口,不管男女老少,把剩下的花给送了出去,个别也有给钱的。

    最后又用剩下的藕粉换了两包种子。这一趟出行,让张小三大开眼界,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小沙弥就镇定多了。

    “张三兄你的银钱可都是花光了?”方宏问张三,“没花赶紧花,只怕快要用不了了。”

    “钱随时都可用,怎会用不来?”

    “听我的,没错。”

    这市面上的钱币参差不齐,花色很多,有些实在不行,整顿也是早晚的事。不过张三还是听方宏的,甚至还买了纸笔。

    “有了这些,你可以多写些字,多抒发些感想。”方宏道。

    在她的认知里,后人用研究古人吃饭的不在少数。还有人靠不断抨击古人的思想,写了又写,搞成各种书评和讲堂。连讲个《三国演义》的好与坏都能成为一绝。

    要是有朝一日这样的人也成了古人,谁被谁喷还不知道呢。长在大环境里,很多人只能随大流,抒发点不一样的,就是异类了。

    小沙弥也摸出了身上的钱币,看来小和尚也不穷。

    还是缺钱啊,方宏想要做很多的事,因为她不知道要在此地待上多久,必然要做好多手准备。

    赚钱只是其中之一,没钱自是寸步难行,除非搬出长满粮食的大山才行,钱币,珠宝,和粮食才是硬通货。

    不过方宏也看到了,有拿家中字画出来换粮食的秀才,也有拿其他东西换物的平民百姓,这个社会,也并不完全以钱为交易单位。

    几个十几岁出头的孩子,买那么多东西,即便赶着马车,也会引来一些好奇的眼光。

    甚至不知不觉中多了两条尾巴,出了城后,一直跟在车的后面,车厢有些沉,再加上几个孩子,马拉的慢吞吞。

    “小先生,后面有人。”

    小沙弥也叫方宏小先生,附近村里的人都这么叫他,何况方宏还种出了十几里的荷花谷,在该地富有盛名,尽管也非他一人所种。

    “不怕,我们找个地方隐蔽起来。”方宏看到前面有座小山,立刻有了好主意,他让小沙弥拍了一下马的屁股,让马飞奔起来。

    “阿嚏。”“阿嚏。”在一阵尘土飞扬中,两个汉子猛地打了几个喷嚏。

    “大哥,他们跑了。”

    “不怕,被咱家看上的货,何曾失手过?”

    “可不是,我们可是干了不少事,官府也没拿咱哥几个怎么样,只要不搞出人命就成。”

    “只是你行吗?要不是时间紧迫,咱都准备回去叫人了。”

    “怎的不行,大哥你小看于我。”

    “狗子,那咱跟上,在到驿站之前,我们绝对能把几个小毛孩拿下。”

    “必须的。”

    两个汉子,一个脸上有伤疤,一个一口黄牙,下巴特别尖,脸显得很长,在马车扬起的尘土里,飞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