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闵信行 » 十五章 一场空

十五章 一场空

    万历四十六年,南京礼部送来的滁洲地区考生考取举人的官方文书名单,只有一人考取举人,闵信行是滁州地区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举人,也是二十多年唯一考取举人资格的滁州人,才十六岁呀!可以用前途不可限量来形容。滁州的相关债权人沸腾了,无不欢心鼓舞的规划以后美好的生活,但一个月也没见到闵信行回来,从闵氏家族传出不好消息:闵信行去北京参加会试了,这意味什么!

    老郝拿着闵信行写的保证书废纸登上附近的北城墙,顺着城墙走了一段,再也控制不住脾气,跳脚咒骂小人忘恩负义!宣泄累了就靠在城墙旁休息,想死的心都有了,眼泪也流了出来,小半年时间搭进去二十多两银子供闵信行衣食住行花销。去南京赶考前还给了他三十两银子备用,像祖宗一样伺候着,到头来一场空!

    为什么会听小无赖劝服说到南京贿赂监考人员必能考中举人,说什么考中举人就能当官了,就是做不了官也能像张教谕一样成为鱼肉百姓的胥吏,作为管家的老郝也能捞到不少好处就掏三十两银子给他了。贪心了,人心不足蛇吞象!本来将闵信行捏在手中靠他的秀才功名能震慑住地痞、流氓上门要孝敬,包子店每年能存下不少钱,如今一场空,还遭到邻里街坊的笑话,悔呀,真悔呀,悔死了!共计五十多两银子呀,全家不吃不喝将近十年的收入!

    突然看到曹士庆带人怒气冲冲出城门,老郝站在城墙上高叫:“老曹,干什么去!”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去找小无赖的师父算账去,教出这么一个玩意,那人叫什么!”曹士庆问身边的闵信廉,他比老郝还吃亏,前后搭进去一百多两银子,闵信行跑了,曹家更是成了滁州人笑柄。

    “老东西叫祝茂田,就住在药铺镇。”闵信廉气愤道,他在长江中心位置被师徒俩打劫共计五两又二百文钱,可以说带去的赶考花销全被抢光。这位也是狠人,就在南京玄武门附近乞讨两日,终于遇到回滁州的商队算是免费回来了。回来就找闵有义族长告状,闵族长敷衍一番,答应等乡试结束,闵信行回来就狠狠教训一顿。但乡试结果出来快一个月也没见闵信行回来,还沉迷在振兴家族有望空想的闵族长知道事情有变立刻让闵老六(闵有田)赶回南京弄明白怎么回事,事情很简单:闵信行竟然直接拿着南京礼部开具的路引去北京参加会试了,这意味他再也不回滁州城了。

    “要不是这对师徒抢了我的赶考钱误这次乡试,我也一定考中举人!”闵信廉振臂高呼,但谁也没把他能考中举人的话当真。

    “等等我,我也去找这个老王八蛋算账,小无赖都给他教坏了。”老郝擦掉眼泪飞速从城墙上跑下来。

    三人就在北城门外租了一辆马车去水口镇,来回路费十二文钱,各自掏了钱后众志成城的去占祝茂田便宜。

    药铺镇可是祝氏家族天下,滁州的无赖、混混、地痞和药铺地头蛇一番撕扯没占到便宜,混混曹士庆指着祝茂田鼻子骂道:“别让我在滁州城见到你,否则一定弄死你!”

    地痞老郝骂道:“什么样师父教出什么样徒弟,咱们走着瞧!”

    无赖闵信廉作势道:“就你这样也能当秀才,我回去就去找张教谕革除你的秀才功名!”

    药铺镇地头蛇祝茂田拍着巴掌笑道:“三等附生秀才算个屁!老夫早就不想要了,一点实惠占不到,每年为了保住秀才名额还要给王君健贿赂一两银子。”他苦笑两声,道:“革就革吧,见官不拜!我都五十三岁了,从来就没见过滁州知府下过乡,估计这辈子也见不到。”

    祝茂田见三人垂头丧气走后大声笑起来,接着放声大哭,喜怒哀乐转眼间,功名路断了,一生的希望也断了。其实十多年前就该断了,他在乡下一年最多支出一两银子,可为了保住三等秀才功名要去滁州行贿,支出和付出不成比例,不划算!算了,功名路断了也好,以后就在乡下安心教族学启蒙幼童识字。

    五年后,祝茂田感到身体不适对着医书和自己感觉开药方抓药吃,结果病情加重导致一命呜呼!他临死前叹口气,接着笑了,算是含笑入黄泉。

    \uf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