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亿元的游戏 » 第二十四章 旁敲侧击

第二十四章 旁敲侧击

    “您好,欢迎致电无为设计,怎么称呼您先生?”

    汪寒山拨通老魏发来的手机号,里面传出娇媚的接线员声音,和小仙女的声音有一拼。

    “我想做服装,朋友推荐找你们,不知道怎么办理?”

    “我查下时间,今天晚上7点30分,我们会派车来接您,请留下您的接站地点。发短信即可。”

    对方挂了电话。

    汪寒山不太明白做个衣服还派车接是什么样的待遇。

    走到阳台上摸了摸晒着的短袖衫,已经快干了,汪寒山心想,可以让对方把缺失的扣子给补上。

    把扣子扣好,穿好衣服也是尊严。

    他耳边响起杨老大的声音。

    落魄时,仍然注重衣着容貌,不因环境而改变,这就是尊严。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在金钱和物质上帮助你的人称为恩人,把在事业和仕途上提携你的人称为贵人,却把那此指引你提高认识规避风险和指出你缺点的人称为神经病,但没有这样一个指出你缺点的人,可能你还穿着皇帝的新衣。

    汪寒山设想,如果有一天他和杨老大再度重逢,他会穿着这件曾经被剪掉扣子的衣服和他相见。

    蛋糕店送来了他订的鱼生日蛋糕。

    汪寒山打开盒盖,只见蛋糕上雕着一条肥胖而稚嫩的萌鱼,它圆滚滚的肚子上五颜六色,尾巴被加长甩成飘逸形态,加工夸张了,增加了平衡和美感,鱼的脑袋被改造成四方形,更显呆萌,六根像罗马柱一样的蜡烛已插好,生日快乐的中英文牌子是用黑白两色巧克力做的。汪寒山把蛋糕放在茶几上,对着一缸鱼喊道:

    “今天是我重生的日子,也是人生中第一次挣到第一个一百万的好日子,当和你们分享,希望继续给我带来好运,也祝你们六岁生日快乐。这是明哥数着你们的鳞片算出来的。”

    他把蛋糕分成两大块,他一半鱼一半,当然最后还是他全部代劳了。

    蛋糕的腻味让他吃不下晚饭,他给胡春明发了条信息:

    “尽快把国风府的图片,好点的图片收集起来发给我。每个房间的图型也给我发过来。”

    走道里响起了脚步声,汪寒山跳起身,小跑到门边,透过猫眼察看:一位中介正领着两个看房的人,正在打工对门的门。

    从工装上他认出这是另一家房产中介。

    他们进了房间后,门被关上了。

    汪寒山看到走道上没人,他穿上鞋,轻轻关上门。

    对面门上业主留的招租广告已经给中介撕了。

    他在门口等了约有五分钟,门开打,显然这次交易不成功,两位看房人急着离开,汪寒山上前对中介説:

    “这房子租吗?我能看看吗,办公司用。”

    中介立马兴致上来,对他説:

    “这房子天生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上下两层,民电民水,160平,落地窗视野开阔,采光好,租金一个月才8700,这个价格要是在东边,翻几个滚都打不住。”

    中介讲的是实情。

    楼上有上下单人床四张,一张实木桌子,一个白色的梳妆台,楼下一组双人沙发,一台电视机,房间被打扫过,床上的被子等都不见了。或许是被她们带走了,想从这里找到任何东西,肯定不可能了。

    “我考虑一下,跟单位汇报下。”

    中介给了他一张名片。

    汪寒山出了门直接走从安全口上楼,避开和中介一齐上电梯。

    回到房间,汪寒山给业主老张打电话:

    “你好,是张大哥吧,看到你房门上留的信息,我想租你的房子。”

    汪寒山拿出职业中介的语气,不紧不慢地与业主交谈。

    “委托给中介了,你找他们吧。我外地的,不在这儿住,来回跑看房麻烦人的。”

    这套房里的住户突然跑了,他又接到派出所的通知,临时从外地赶回来,看到被翻得像抄家一样的房子,心里不是滋味,好在租客失联了,押金和剩下的房租倒也归了他。

    他贴出招租信息后,没有接到租房的电话,只能委托中介,否则每天要有看房的人,他没时间陪同。

    “我想便宜点租,不想跟中介谈,如果你想卖,那更好。”

    汪寒山突然有了买房的想法,按这座楼的年限,房子已用了十年,写字楼是40年年限,也就是说,房子还有三十年的年限,因此比较不好卖也卖不上价。

    “我考虑一下。”对方挂了电话。

    人有着落是从有自己的住房开始。

    汪寒山现在的住房只是暂时的栖身之地,一年后,他得为一年后的自己找到安身之处。

    这种房型很不错,上面可以居住,下面办公,他预料到接下来会很忙。如果他完成了财富游戏的第一级,説不定后面还有更多的意外在等着他,一个人肯定做不了事,他需要团队,否则象胡春明这样的人才,只能到处偷窃为生,如果没有遇到像他这样的人,那么保不齐他的下场会和小马哥和赵大爷一样,一个盗窃让你直接进去。

    他相信对门的业主留下了他的手机号。

    怎么才能让业主把房子买给他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实情告诉中介。

    想到此,他给刚才的中介小田打电话:

    “小田吗?我是刚才看房子的,我打听了一下,刚才看的房,原来有6个罪犯分子住过的,案子还没破,这房一直被当成诱饵公安盯着,咱做公司的,怕不妥,就不考虑这套了,谢谢,有需要我第一时间给您打电话。”

    电话那边除了“啊,哦”以外,没有其它声音。

    显然房东没有告诉中介实情。

    王警官的人头像和手机就贴在楼下大厅的楼道里,中介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打听,会毫不怀疑他的消息来源,毕竟做公司的人,讲究的是风水,谁会搬进这样的房子里发财呢。

    果不出其然,小田找出片警的电话,给王警官打电话:

    “王哥,问你个事,22楼18号出过事吗?怎么房客都知道了,不爱租这套。”

    “哦,是出了事,没声张。你们要是知道了她们的下落,肯定她们还会租房子,不妨和我联系。”

    听到王警官并不详细但肯定的答复后,小田决定致电业主,如果房子在一个月内租不掉的话,那中介就赔钱了。

    “喂,是张哥吗?问你点事,你的房子是不是出过问题?我核实了,我们不知道跟你签了包租合同,但这事比较严重了,按合同规定,应解除,您还是自己想办法吧,对不住了。”

    作为职业中介,小田的速度同样不比汪寒山差,他只想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份工作,任何冒险或被别的公司发现危险到公司利益的事,那对他们的生存都是致命的打击,他不会给对手增添任何素材的机会,他把自己定位在就是做好中介,他没有汪寒山白日做梦的理想。毕竟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直到生命的终点。

    这就是所谓天选打工人。

    不到几个小时,“出过事的房子”迅速在业界里传开了。

    小田的做法比较没格局,自己租不掉的房子,也不能让同行接手。正是吃牢了同行之间的裂隙,汪寒山计算着对面业主给自己打电话的时间,他估计,不出一周,他就会接到对方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