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亿元的游戏 » 第十七章 底层人生

第十七章 底层人生

    早餐没有一点油星,汪寒山用清水一荡,饭盆清清爽爽。

    他把脸盆、饭盆往床下的隔板上一放,刚要起身,又听见平头杨老大对他喊话:

    “瞎啊,睁大眼看看别是怎么摆放的?”

    汪寒山扫了一眼,不都是放在隔板上吗?

    “脸盆放在左边,饭盆放在右边,牙刷45度搭靠在饭盆上,小毛巾再叠小,架在牙刷柄上,手纸和牙膏放在饭盆的右边,对齐。”

    小马哥小声地注解。

    汪寒山再低头看,发现只有的他盆碗放得凌乱,牙刷和牙膏撒在木板前后,毛巾一半扔在盆中一半搭在盆沿上,盆中的水也无法喝了,的确难看。

    他归纳完后,一排整齐的盆碗集合完毕。

    这时,杨老大吆喝:

    “上板床。”

    几十条汉子齐刷刷地跳到床上,三人一排,坐在光溜溜的硬木板上。

    小马哥把靠里墙的位置让给了汪寒山。

    早晨,一群人面壁思过,不过才十多分钟,汪寒山体力不支,半靠在墙上用背撑着。

    寂静的空间里,传出了后面有人的哭泣声。

    汪寒山回头偷偷看了一眼,猜测着这位头发全白的爷这么大岁数,不像是打架斗殴进来的,吸毒也不像,吸毒的人脸色灰白。

    “赵大爷和我一样,盗窃,快熬过15天了,后天他就出去了。”小马哥对他耳语。

    在行政处罚中,拘留15天是最长的时间,也是最重的惩罚。

    “你盗窃了啥?”

    “一箱方便面。”

    轮到汪寒山惊讶。

    “替师傅进来的。”

    小马哥解释:

    “我和师傅每天去各大超市拉过期扔的东西,吃的,用的,那天天黑,扔的太多,可能是忙中出乱,错拿了一箱方便面,他们查了监控,说是我们搬走了,要罚3000元,我师傅不同意,他们就报警了,没办法,我只好説是我故意拿的。”

    “给他们三千元不就得了。”

    “我们半个月也挣不到3000元。我和师傅是一个村的,是他把我带出村的,我不能让他进来受罪。”小马哥的眼中闪着光。

    “不许交头接耳。65号请坐正。”

    头顶上的监控的黑色独眼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俩。

    汪寒山赶紧把身子坐正。

    不能交谈,不能身子歪,就这么双手环抱着膝盖,身下的硬木板越来越顶得累,你越缩在一边,越是浑身不自由,空间被压缩,时间也仿佛走得很慢。

    汪寒山数着自己的心跳,估算着还要坐多久才能站起来活动一下。

    终于赵大爷支持不了,他从床下拿出手纸,对杨老大説要上厕所,老大点头同意。

    一分钟过去了,二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

    汪寒山数着时间。

    整个屋子里唯有厕所里没有监控。听不到冲水的声音。

    厕所门口的水池挡住了蹲位的视线。

    杨老大突然光着脚,跳下床冲进厕所,然后大喊:“快叫医生。”

    木板床上的人乱了,纷纷光着脚下地,小马对着监控喊道:

    “医生,快来,医生快来。”

    众人把赵大爷抬出来放到木板床上。

    原来他借着上厕所,吞牙刷自杀了。

    这时汪寒山才明白为何这里的牙刷柄这么短,但也拦不住想自杀的人。

    汪寒山并没有看到后来的解剖报告,赵大爷是把牙刷柄磨尖了。他用肥皂做了个假的尾柄。

    医生冲进来,翻看了他的眼帘,叹口气説:

    “帮着抬到楼下吧。”

    杨老大叫出4个人的名字,加上他总共5个人,抬着赵大爷下楼去了。

    “请保持队型,坐好别乱动。”

    头顶上的喇叭又发出命令。

    “大爷盗窃了啥呀,这么想不开。”

    “哎,哥啊,他比我还冤。他上个月才从农村老家来城里帮着儿子看孙子,这不看到对门丢了一箱废纸,老人捡回来攒着卖破烂。没想到里面夹着啥证明证券的,邻居发现纸盒不见了,报了案,最后监控发现赵大爷拎出去卖了,也没追回,邻居非要让他赔几十万的损失,大爷拿不出钱,这不进来了。唉,要是孩子能站出来,或能来这里看望一下,也不致于走上绝路。过两天就能出去啊。做人要想开点,对吧哥。这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对吧?”

    听完小马哥讲述,汪寒山怒火中烧,没想到赵大爷和自己一样,遇到这样的邻居,白送一条命。

    古话讲远亲不如近邻。汪寒山想着出去后,一定会去找陷害他进来的王芳算账。

    杨老大带着人又回到了房间。

    他对众人説,静座时间结束,下床搞卫生。

    小马哥第一个跳下床,把赵大爷留下的一卷手纸递给汪寒山,他眼尖发现这位新来的人没买手纸。

    里面的规矩就是把没用完的东西留给后来的人。

    小马哥到墙角拿走拖把,开始拖地。

    汪寒山也不知道干点什么,有人递给他一块抹布,指着墙上高处昨晚打死的蚊子説:

    “你个子高,把墙擦干净。”

    汪寒山擦完自己睡床的这面墙,走到对面铺子,刚要上床,一位中年人嫌弃地对他説:

    “别上来,我们自己来。”説着他示意一个青年接过汪寒山的抹布。

    汪寒山没想到,不大的屋里,还有鄙视链,这时他才发现,对面床上的人,没有一个和这边的人説一句话,仿佛他们是空气。

    他无趣地帮着那个年青人打下手,洗抹布。看来这边的人和他进来时的想法一样,认为满屋了的人除了自己,都是鸡鸣狗盗之徒。

    汪寒山决定打破无形的隔阂,他拿出了专业的热乎劲:

    “你们是从外地来的吗?”

    “告状的,一天告不倒村里的贪官,我们一天不解散。”原来这里的七个人,都是进京告状的。

    “反贪,这也不算违法吧?”

    “我们在街头举牌,算扰乱啥了,我们有好几十人,让我们暂时进来住,通知家乡公安派人来接我们回去,我们宁可住在这,也不回家。”

    原来和我属一个类别,汪寒山心想。

    看来他们想长期住在里面。

    “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出去,外面有自由。你们出去了,才能去告。把自己关在里面,解决不了问题。”

    杨老大鄙视对面七个人无视自由,自我囚禁。

    “他们会抓我们。”年青人嘀咕。

    “那就再进来呗。”

    “你们哪里的?”汪寒山问。

    中年人不爱答理:

    “説了你也不知道。”

    “説説看看嘛,反正没事。”

    “王家粉丝知道吗,我们那里的,王村的。我们都姓王。”年青人插嘴。

    “我还真知道。”

    汪寒山去哪里拍过外景,一个海岛中的村庄,非常漂亮。

    “家丑不外扬。”中年人制止了年青人的交谈。他对这屋子里的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或许他们中,有警察的卧底也説不准。

    在底层的思维中,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想到是往往是上京城能够遇到青天,汪寒山幸好遇到了王警官,才避免了更大的麻烦,而王村的这些父老乡亲,依然靠着寻找青天的方式,表达诉求。

    至于小马哥的思维,有恩报恩,面对超市的霸王条款,没有提出申诉,而是采取了用时间替代金钱的办法。

    赵大爷呢,一方面完全没有想到城市里某些人长着一颗冷酷的心,他的自绝是对社会关系的失望;

    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孩子没能来看望自己感到绝望,他认为进来了是丢脸,影响将来孩子或孙子前程了,采取极端手段。这是对亲情的绝望。

    汪寒山突然想起在派出所时,民警提前把他衣服的纽扣都剪掉了。看来卫生间没装监控是安全的漏洞,如果赵大爷家想打官司,一定能赢。唉,他们会想到吗?

    那么杨老大呢?汪寒山把目光扫向他。

    他依然在拆着手中的旧抹布。

    打扫完卫生,时间到了11点,手推车的声音在楼道里再次响起。

    汪寒山这时感觉到了饥饿,前一天晚上什么也没吃,早上只吃了个馒头,一点油荤都没有。

    一张面饼,一勺子冬瓜。

    汪寒山低头看了看,菜里一点油腥都没有,他这才明白为何洗碗根本不用抹布。

    当你看到一个事物不合理时,没有想到它为什么不合理。

    汪寒山责怪自己观察的粗陋,有失专业水准。

    “再给一块饼吧。”他要了两份。没油水更容易饿。

    正吃着饭,管教打开门,给杨老大送了一张今天的值班表。

    汪寒山正奇怪啥叫值班,难道是去外面看大门?

    只见杨老大念道:

    中午休息时屋里的值班人员名单:从1点到2点是谁,晚上从10点半到明天早上6点半是谁,值班是两个人一个班,每人两小时,因今天赵大爷不在了,所以他一个人顶上赵大爷的班,也就是两个小时,再加上他自己要值的班,就是四个小时。

    原来老大并不好当。

    “65号昨天进来时发高烧,每个人增加十分钟,65号,今天晚上你只要值一个小时就行了。”

    汪寒山点点头,眼中一热,差点把眼泪掉进饭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