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浪荡少年千年剑 » 第五十九回 爱心食堂

第五十九回 爱心食堂

    (一)

    戴桐城把程贝贝、田达送到电视台。程贝贝让戴桐城把车停好,她自己一会儿跟着他去轰趴馆。

    “我先去单位瞧瞧,一会儿过来接你。”说着,戴桐城开车离去了。

    到了单位,他在电话里询问春节文化庙会的进展情况。张红娘说,已经做了推广,一会儿,她就把推广的平台以及内容发给戴桐城,“都有‘大鹏物流园’的字眼,放心,坐不了蜡。”

    戴桐城掏出手机,等待着看张红娘发信息。

    这时,王双然走了进来。“戴部长,董事长让以咱俩为主,筹办乡村振兴论坛”她径直走到戴桐城面前,递给戴桐城一份集团的红头文件。

    戴桐城拿过文件,站起身——我没有参与举办过大型活动的经验。

    “我也没有。”王双然拿起水壶,给戴桐城倒了一杯水,说,“咱们得找个顾问。这个大的活动,别再因为漏洞过多,闹出笑话。”

    那坐下,咱俩合计合计。戴桐城邀请王双然坐在沙发上。

    聊着聊着,王双然说,“媒体宣传你熟悉,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会展中心的那个档期定下来,再把主持人选好了……来宾邀请名单都是政府领导们与董事会定,来的人员接待都是集团办公室负责……”

    “还有三天的论坛安排——实地参观的村庄选好了吗?”

    “定好了。”

    “主持人呢?”戴桐城问。

    “程贝贝不就行?”王双然说着,低下了头。

    “就不知人家有没有空?”

    “她有没有空,不还是听你的。”王双然说着,站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明天去会展中心定档期去。”

    “再坐会儿?”

    “你请客?”王双然扭过头,笑了。看戴桐城犹豫,就说道,“改天我请你吧。我在运河边的花棚里买了一颗矮矮的小树,刚买来的时候,光秃秃的,过了一个月,长出来小小的几个毛茸茸的骨嘟……现在,骨嘟都水灵灵地散开了,还长出小叶片——前天鹅黄,昨天浅绿,今天翠绿……一天一个馍样,你要不要去看看,告诉我树的名字?”

    什么树,会让我们的工会副主席这么上心?戴桐城笑着说,欣赏可以,也不一定能认出来。

    “还出了柔柔的枝条,不开窗户的时候就静默,我一开窗户,枝条就柔柔地晃悠。阴天的时候树干是黑褐色的,晴天的时候是苍褐色的——很准的,我写了观察日记。”王双然说,自己原以为是她家乡的某种树,长来长去,越看越不像是南方的了。

    戴桐城听着,有种莫名的感动。他想起了陪王双然在潜靖村听故事的夜晚……

    “好了,告辞了,拜拜。”王双然看着戴桐城思考的样子,笑了笑,走出了去。

    “桐城,抽时间给我参考一下——咱们村史馆揭幕仪式的流程,我发到了你邮箱里。”槐三妮的微信留言来了。戴桐城回了句,“好的,遵命。三姐。”

    “今晚去运河边比划比划‘红佛艺’?”闫笑非打过来电话,“把‘红佛艺’研究得差不多,咱们好去码头村——汲出南关泉水,酿造出曾经的沧酒……”

    戴桐城连连道歉,说今晚有约,“不过,我脑子里一直没忘下这个事!”

    (二)

    “怎么还不来接我?”

    “马上到,贝贝,下楼吧。”戴桐城的车刚到电视台门前,程贝贝就拿着一串糖葫芦赶了过来,“这串糖葫芦下肚,晚上就少吃喽。”

    “你往哪里开?去你住处?”

    “你不说去‘轰趴馆’?”

    “大哥,说着玩的,我的轰趴馆骄傲地停业了,赔了,痛快!”程贝贝说,“赔了轰趴馆,赚了戴桐城!”

    怎么还扯上我呢,我又不是一个物件,还赔啊赚的!戴桐城笑了。

    “我怎么感觉你就是个物件呢——”程贝贝一脸坏笑。

    按照程贝贝的引路,戴桐城在运河边找了个位置,停下车。“这是一个小村。”程贝贝说,“就要消失的城中村。”

    顺着一条窄窄的胡同进去,里面豁然开朗,一个很大的院子,几排低矮的平房。有个平房的一面墙上刷成了黑板,上面有粉笔书写着当天的新闻——粉笔字工工整整,还有彩色粉笔画的配图。程贝贝告诉戴桐城,“这是谢奶奶他们办的黑板报,一天一换,七八个老年人轮流。”

    “这里是村子上的闲房,往外出租的。”

    他们进了一个原来仓库改成的大餐厅,上面用小黑板写着“爱心食堂”。餐厅内,空无虚席。一位白发苍苍的瘦小的老太太过来打招呼,“程记者,稍等片刻。”

    “这是谢奶奶。”程贝贝向戴桐城介绍着。

    “看着怎么眼熟?”谢奶奶上下打量着戴桐城。戴桐城也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眼前这位老人。

    “是不是认错人了?”程贝贝笑着说。

    “哦,想起来了,你是丽楷集团的戴部长,我上你那里定过报纸。”谢奶奶说,“不过,你还没有答应我。”

    戴桐城也想起来了。因为订几份当地晚报,谢奶奶前几天一瘸一拐地找到戴桐城,说什么也要把这几份报纸定给她。一见戴桐城犹豫,谢奶奶还说,“你从报社那里订,跟从我这里订不是一样吗?你从我这里订,我还可以赚几块钱。”戴桐城告诉谢奶奶,报社的一个记者也有任务,早早打过来了电话……谢奶奶听后,就一瘸一拐地走了。

    “我那天从三轮车一下来,摔了一下。”谢奶奶说,现在好了,70岁了——就是伤了皮肉,恢复得挺快。

    “谢奶奶挣的钱,是捐给福利院的……”程贝贝听完后,气得一跺脚,“奶奶,今天多上几个菜,从菜上多挣钱,让戴桐城补上没从您这里订报纸的亏欠!”

    “那我点菜……”戴桐城听到程贝贝的话语后,也感到不安,争着去点菜。

    “点菜?我们这里没有那个说法,上嘛吃嘛,浪费可耻。”谢奶奶说着,把他们引到一个刚刚空出来的座位上。

    戴桐城看着餐厅内隔出来的明厨亮灶上,十几个人正在忙活。“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义务的。”程贝贝说,“挣得每一分钱都有志愿者管理,怎么捐,都有志愿者们共同商量。”

    “奶奶,我来晚了,本想过来帮忙的,临时有的事。”戴桐城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没等戴桐城回头,程贝贝说,“敌人来了——不要回头!”

    戴桐城一脸诧异地望着程贝贝……

    “好孙女,快去程记者那个座位上等着吃点儿吧,那是四人台。”后面又传来谢奶奶的话。

    眼看着程贝贝站起身……

    戴桐城扭头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