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见深:太上皇何故造反? » 第13章 于谦的震惊

第13章 于谦的震惊

    此时的瓦剌,也先营帐内。

    也先坐在主位上,身宽体胖,皮肤黝黑,脸上带着草原人常见的红色,他的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大明宦官喜宁。

    喜宁,女真人,是明朝正统年间的宦官。

    自从王振被杀之后,喜宁便成了朱祁镇身边的红人。

    “太师,我倒是有一计。”

    对于也先的注视,喜宁并未在意,反而主动说道:“我们进攻大同时,可带上大明皇帝朱祁镇,让皇帝命令大同将士们开门。”

    “这是何意?”也先皱着眉头问道。

    “此计妙就妙在有利无弊。若是大明将士听从皇帝朱祁镇的话开了城门,我大蒙古的勇士们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夺取大同。”

    “若是那些人不听从呢?”

    “便是他们不听从,蒙古人能够在大明将士面前肆意羞辱他们的皇帝,也能灭一灭明军的士气。”喜宁笑着说道。

    听闻此言,也先脸上露出笑容,当即道:“你这个计谋倒是很好。既然如此,那你去告诉朱祁镇,让他照着做。若是不听,就让他洗干净脖子,等本太师的弯刀割掉脖子吧。”

    也先正在发愁该如何夺取大同。

    事实上,此番进攻大明,他拥有更大的目标。

    那就是拿下整个大明,光复祖辈的荣光。

    当然若是不拿下大同等军事重镇,选择绕道去攻打京城也是可以的,但问题在于,后背就暴露给大明军队了。

    一旦出现对大明京城久攻之下的情况,到时候腹背受敌,那就麻烦了。

    喜宁征得也先同意后也不废话,径直朝着朱祁镇所在的营帐走去。

    此时的朱祁镇,坐在营帐内,双眼无神,邋里邋遢,再也没有当初刚出京城时那副意气风发,得意洋洋的天子风采。

    在听到喜宁的来意后,他沉默了。

    “一定要让英国公等人打开城门投降吗?况且……”

    朱祁镇叹了口气:“当初在大同时,英国公等人便不遵朕的旨意,才导致朕落得如今这般下场。但凡他们当初听朕的……”

    说到此处,朱祁镇脸色狰狞。

    在他看来,他和王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完全都是因为勋贵武将们,不听他的话,擅自将他们抛弃,这才导致他这个皇帝被蛮夷俘虏。

    “陛下啊,您想想,英国公那些人是多么的可恶,连您的话都不听了,定是存了祸心。咱们当务之急是尽可能活着回到大明,才能惩治那些不听您话的臣子们。”喜宁苦口婆心劝道:“更何况,您是大明天子,大明的未来需要您啊!”

    朱祁镇越听脸色越难看,心中的怒意也愈发旺盛。

    没错!

    大明还需要朕!

    朕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子孙!

    洪武皇帝驱除鞑虏,百战百胜,建立大明,得国之胜,亘古未有。

    而朕乃是大明皇帝,岂能因为蛮夷一事导致无法回到大明,大明还需要朕呢!

    朕如今落得这般下场,都是臣子误了朕,武将误了朕啊!

    等朕回去,定要杀尽那些致使朕落得如今这般下场的臣子和武将们!

    朱祁镇缓缓起身,掀开营帐,看着不远处已经集结完毕,等待着他一同前往大同城外的瓦剌大军们,他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

    ……

    此时的京城中。

    自从土木之变后,京城的百姓们纷纷难逃。

    随着新帝登基,连发三道圣旨,又任命于谦总领京师防务后,整个京师便彻底忙碌起来。

    从最初的京师只剩下不到两万人的精兵悍将,再到外出传令的战马从早到晚都没有停过,运送粮草军用器械的车队也不断涌入京师。

    各地听从诏令的军队,也纷纷北上。

    在瓦剌也先准备利用朱祁镇拿下大同的时候,整座京师已经聚拢了十五万人的军队,并且后续的粮草军用机械,以及兵马,都在不断往京师赶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粮食和援军来到京师,原本有些惶恐不安的百姓们逐渐平静下来,参与京师防卫战中来。

    皇宫内。

    朱见深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旁边站着的是监国朱祁钰。

    而于谦正在向皇帝汇报如今大明各地的情况。

    如今的京师已经做好完全准备。

    此外大同那边,有将近五十万将士严阵以待,做好了拖住瓦剌大部队的准备。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有于尚书在,朕和王叔足以安心。”

    听着于谦的汇报,朱见深开口问道:“现如今朕只担心一个问题。”

    “敢问陛下……”

    于谦疑惑,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小皇帝还有什么可疑惑的?

    “父皇被瓦剌也先掳走,此后派遣使者前来索要金帛等财物,被朝廷置之不理,若是也先恼羞成怒,胁迫父皇,要求父皇命令宣府,大同等地的守将们打开城门,届时该怎么办?”

    朱见深叹了口气。

    这件事是肯定会发生的,朱祁镇这个叫门皇帝敢出来的事儿,实在是刷新人的三观。

    “应该不会吧……”

    即便是于谦,在听到朱见深的话语后,心里也感觉没有底气。

    他在短短的一瞬间,将古往今来的皇帝全部都想了一遍。

    昏庸的皇帝比比皆是,没有能力的皇帝倒也不少,但是能如小皇帝口中所说帮着敌人的皇帝,除了宋高宗之外,好像也没第二个了吧?

    在这一刻,于谦先是下意识反对,而后沉默了下来。

    他是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之前效忠的皇帝朱祁镇,这会儿正跟随在瓦剌大军前往宣府和大同等地了。

    朱见深知道历史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祁镇跑到宣府,结果宣府直接拒绝了他的要求后,朱祁镇又跑到了大同。

    朱祁镇用他的无耻行径,刷新了天下臣民对皇帝这个身份的幻想。

    从后世的清朝一直往上数,数到秦朝,再从秦朝往上数几百年到商周,都没有朱祁镇这种皇帝。

    在令人失望这方面,朱祁镇这个叫门皇帝,从来都不会令人失望!

    “臣会密切关注宣府大同等地的动向,请陛下放心。”于谦行了一礼说道。

    朱见深瞥了他一眼,问道:“若是父皇果真这般做了,于尚书又该如何?”

    “臣……那就只能重新部署计划了。”

    于谦沉默很久之后,给出了答案。

    朱见深闻言笑了,他已然从于谦的话语中听到他想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