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末挽天倾 » 第73章 简在帝心

第73章 简在帝心

    承乾宫。

    兴安帝张恪最近心情大好。

    入寇的金军已尽数撤离,国朝大胜的声音传檄天下,四方称颂,皇帝的人望日渐高涨。六部、都察院等各衙门,各省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等三品以上官员的请安折、颂胜折堆满了御书房。这是登基以来许久都没有出现的情景。

    内阁的运转也渐入佳境。虽然几位阁臣还有分歧,面和心不和,几次在御前为了各自阵营增补官员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但也是兴安帝乐见的场面。这些大臣的小九九,兴安帝心知肚明,大臣哪有不结党的,无非是不能一党独大、威胁皇权罢了。

    臣子们要是团结一致,那才是帝王的心腹大患。相互掣肘、制约的安排才是帝王心术、平衡之道。对此,兴安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唯一还没敲定的,就是接见凯旋而归的众军将。之所以久悬未决,实际上是兴安帝心中潜藏了一个心思,那就是借此这次机会,再收一收众边军大将的人心。

    边患日重,边军势力渐涨,边将权重一方。再加上京营战力不彰,对边军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有些镇不住场面。虽然目前各军都还是奉行朝廷令旨,且军费保障、将领调动升迁大权仍在朝廷手中,但是兴安帝不得不早做打算。不然,长此以往,董卓之祸、前唐藩镇割据之乱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兴安帝此次调集辽东、大同等几路边军入京勤王,却也不敢让大军入城,怕得就是万一惹出乱子,京营弹压不住。所以,大战之后,让兵部下令各部归建,只留下了立功的军将在京师,表面理由是修整,背后还是要多加恩赏,从中再拉拢一些忠心朝廷的军将。

    “起潜,庆功仪式和晚宴准备地如何了?”兴安帝放下批阅奏折的狼毫笔,用手揉了揉微闭地双眼,给自己的眼睛放松放松。批阅了一上午,着实是有些累了。

    “陛下,奴才已按照旨意,着内务府与礼部、兵部一同筹办,相关礼制都是循例的,请陛下御览。”高起潜站在一侧,弓腰垂首回道,一边从宽大的袖子中摸出一个折子,双手恭送至兴安帝。

    高起潜随伺兴安帝身边多年,把皇帝的心思、性情摸得熟透,知道皇帝对这件事最上心,迟迟没有决定,无非还在筹谋而已。高起潜随身携带这折子,就是为了随时准备皇帝的询问。

    兴安帝瞥了高起潜一眼,露出满意之色,到底是一路跟着自己的奴才,贴心啊。果然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那小子怎么样了?”兴安帝一边看着折子,一边发问。

    兴安帝虽然没有说“那小子”是谁,但是凭着主仆二人的默契,高起潜迅速定位到了“戚建业”身上。

    “陛下,戚建业已入捧日营,徐大帅专门安排了一名行军司马随他入营熟悉营务,目前戚建业上、下值都很正常,没有特别的举动。”

    “哦?他可有无什么言论?下值后一般去什么地方?”兴安帝将手中的折子放下,站起身来走到御案前转了几圈,伸了个懒腰。

    高起潜心中暗叫一声“还好”,好就好在自己一直没有放松对戚建业的关注,让王宪派了龙禁卫的人全天候盯着戚建业。

    兴安帝关注的人、吩咐的事,高起潜历来不敢掉以轻心,这也是他能随伺皇帝多年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因之一。

    “戚建业平日里也没什么去处。一般在营中上值,主要是练习武艺、处理营务。下值之后,回家居多。他在京师里的朋友不多,有时会去高攀龙大人那里拜会,有时也会去四威营指挥使赵建大人走动。”

    “戚建业辅助高攀龙组织民壮,高攀龙也算是他的伯乐,他们之间走动是正常的。赵建是怎么回事?”兴安帝问道。

    “可能是一起在战场上的交情。这次四威营也出战了。”高起潜小心回道。兴安帝不怕大臣结党,但并不代表他就不在意。

    “处理营务?他这么快就能接手了?”兴安帝有一些诧异。之所以把戚建业安排在捧日营,一则是表示恩宠,二则是试一试他的能力,看看是否可堪重用。

    “说是处理营务,他倒是很洒脱,现在当甩手掌柜比较多。营务仍由副指挥徐行简、指挥同知等人协理。对于营中的安排,目前并没有特别的变化。依奴才看,他还是小心谨慎的。”高起潜跟着兴安帝身边,亦步亦趋,边走边说,在不知道兴安帝态度的时候尽量用中性的词来回禀。

    “不过,……”高起潜停顿了一下。

    “不过什么?”这一声引起了兴安帝的兴趣。

    “近日,戚建业倒是有一些动作了。”高起潜赶紧回道。

    “怎么了?”

    “最近,他已经向京营行辕行文,拟新招募三十名军卒入营,其中大部分为登州府的民壮。”高起潜在心里为戚建业捏了把汗。

    这么明目张胆地安排私人进入皇帝亲军,也不怕皇帝怀疑他结党营私?

    “哦,这么看来,他这个指挥当得还不是很得心应手嘛。还是要找一些自己的帮手。”兴安帝脸色露出一丝笑容。

    兴安帝把戚建业安排在这个位置上,如何不知戚建业的处境。一个毫无根基的年轻人,偶然立了大功,被骤然放到一个如此重要的位置,手下都是功勋贵戚子弟,如何能约束住这些人?

    “是啊。奴才以为,从他开始招募人手来看,接下去捧日营应该会有一些新的变化。”高起潜附和道。

    “他招兵就招兵吧。这点小事不要难为他。起潜,你给勤祖带个话,关于捧日营的营务,要支持戚建业。朕把戚建业安排在捧日营的用意,他是清楚的。”

    “是,陛下。”

    “你让王宪加派人手,对捧日营的动向加大关注,重要的事要及时向朕禀报。”

    “另外,庆功仪式和晚宴,朕看此事可办,你下去再和兵部、礼部议一议具体日子,朕也想见见他们了。”

    “是,陛下。”

    “这段时间,这些人在京里怎么样?”兴安帝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边军的军将都住在兵部官廨,这段日子他们在京修整,和兵部、五军都督府的人打得火热,平日里多去酒楼、青楼消遣,……,与其他文臣们走动不多”。高起潜说道这里,偷瞄了一眼兴安帝。

    “嗯,知道了。这些人常年在外,心思比较野。喝喝花酒倒不是什么大事。不过,龙禁卫要关注这些人的动向,另外,也要向边军中安排些人进去,懂吗?”

    “是,陛下。奴才下去就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