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末挽天倾 » 第60章 京师,吾归矣!

第60章 京师,吾归矣!

    赵建饶有兴致但又不动神色地观察着戚建业。

    此子虽然出身底层,语气谦卑,但总感觉到他内心里的不卑不亢。不像以前见到的官吏军卒,知道自己是勋贵之后就恨不得马上跪下来跪舔。

    有点意思啊。

    戚建业作为后世的历史学博士,熟读历史,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和现代社会的熏陶,自然不会像当今时空中的芸芸众生一样,见到贵族大官就吓得腿软身颤。不卑不亢的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感谢赵指挥使、赵大哥的指点。末将感激不尽,等回了京城,到时再邀请您上酒楼聚聚,您可千万要赏光啊。”戚建业问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就不想再久留,起身向赵建告别。

    “兄弟客气了。以后咱们就是袍泽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来找我老赵。咱们兄弟来日方长,以后处久了,你就知道我老赵的为人了。”赵建也不废话,起身相送。

    二人边走边说就一起走出了营帐。

    看着远去的戚建业,赵建脸上不经意地一咧嘴,随后转身回营。

    ……

    随着金军北撤,吴军逐步收紧长城防线。前线大军也按照皇帝诏旨、兵部军令渐次返京。

    虽然此战吴军伤亡很大,但根据稳固中央权威的需要,按照皇帝的意图,以及内阁、兵部自身的需要,朝廷“丧事喜办”办成了“大胜”。

    这样的结果,对于各方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成果,皆大欢喜。

    兴安帝击退了外敌入侵,获得了政治声望。

    内阁和兵部等阁部大臣们运筹帷幄,稳固了宰执地位。特别是兵部尚书袁可立坐稳了自己的位置。

    参战的地方军头们也收获了武勋,成了新兴军事勋贵。当然,辽东军的损失大了一些。不过,对于大局而言,无关紧要。

    “戚指挥,此次回京师后,咱们找机会好好聚一聚。”一名京营四威营的哨官和戚建业说道。

    戚建业被擢升后,有意与参战的京营军官接触,加之为人豪爽,“银子开路”,很快就和京营特别是赵建收下的军卒打成了一片。众人也知道戚建业将要到京营任职,也刻意迎合,氛围之好竟让戚建业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好说,好说。高兄弟,各位兄弟,到了京师,咱们再好好乐呵乐呵。到时等手头宽裕了,吾邀请兄弟们到翠红楼去开心开心。”

    “哦,那感情好。谢谢戚指挥抬举兄弟们。”一听到翠红楼,戚建业身边的军官、军卒你看我、我看你,整个人都亢奋起来,就像打了鸡血,那可是京师有名的青楼。

    听闻里面的娘们肤白貌美又善解人意,是达官贵人们的销金窟。即使是吴军军将手头不宽裕的,平日里也不敢奢望。

    “戚指挥够意思。兄弟领情了。”被戚建业称为高兄弟的高秋哈哈一笑,拱手就向戚建业施了一礼。

    高秋是京营四威营的一名哨官(从七品),算是个末流军官。戚建业注意到他,纯粹是因为他的名字,有点像“高俅”高太尉。联想起后世电视剧中的“高太尉”形象,和眼前五大三粗的高秋,怎么对比怎么搞笑。

    随着接触的密切,戚建业也多少有些了解了高秋的家世。出身京城小户人家,家里也不富裕,有兄弟三人两个妹妹,都是苦哈哈的过日子。不过,高秋的二妹颜色好,进了赵建府里当丫鬟,被赵建看上了还生了个儿子,就被赵建抬了小妾。赵建动了动嘴,就把这个便宜大舅哥招募进了这四威营,这么着吃上了皇粮。

    戚建业和高秋接触后,发现此人也是个性情中人,比较热心,加之又和赵建攀了亲戚,也就待他和他人不同。

    到了哪里,都有关系户啊。

    ……

    承乾宫。

    “大军现在行至何处?”

    “皇上,据兵部塘报,袁督师已率军到达德胜门外十五里处停驻。正在等朝廷令旨。”

    高起潜随伺兴安帝左右,对皇帝关心的事早就默默做了功课。每日派五名小太监每个半个时辰就去兵部询问大军进度,确保兴安帝随时询问。

    “袁可立还是懂事的。”兴安帝正伏在书案上龙飞凤舞地批阅奏折,闻言抬头微笑。

    国朝定制,在外大军回京,停驻京师十五里处,无皇帝诏旨不得靠近京师半步。

    这是为了防止军队作乱,突入京师造成朝廷措手不及。

    “皇上圣明。”高起潜微微躬身,又奏道。

    “按照皇上之前的旨意,奴才已请内阁草拟了入京诏旨,请陛下御览。”

    “按之前朕说的办即可。”兴安帝稍稍看了一下高起潜递过来的诏旨,就拿给了高起潜。对这个奴才,兴安帝还是比较信任的。

    “那奴才这就批红用印,派人传给内阁,让大军按既定计划入城。”

    “你传朕旨意给内阁和礼部,这次我军大胜,一定要做好大军的入城式,要振奋国威军威,切不可寒了前线将士的心。”

    大军入城是肯定要入的。不过,比较讲究的是何时入、那些人入。大军十多万,除了京营还有边军,不可能全部都入城,只能选出一部分代表。

    按照兴安帝的意思,此次参战的各营指挥(正五品)以上军官以及各营军功卓著、体貌卖相好的择优入城、蒙受皇恩。其余大军全部留驻京师之外。由兵部、礼部派出慰问使去劳军。

    “遵旨。”高起潜正要出宫传旨,忽然又传来兴安帝的话语。

    “戚建业,此子不要漏了。”

    高起潜心中一凛,此子已经被擢升为正五品的京营指挥,本身就是入城军官,皇帝还专门提醒一句“不要漏了”,这可是真的让皇帝上了心了。

    “请皇上放心,奴才一定把此事办好。”

    “去吧。”

    此时的戚建业已在憧憬自己即将开始的京营军旅生涯。殊不知,等待他的,不仅是烈火烹油的锦绣前程,也有着危机重重的官场漩涡。

    不论如何,京师,吾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