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末挽天倾 » 第55章 夜宴庆功(一)

第55章 夜宴庆功(一)

    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戚建业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庶子,一个身无长物的年轻人,读书不成,谋身不成,只能倚靠父兄的帮助在府衙中谋一个安稳的职位,平平稳稳地过生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呢?

    在炎炎夏日中金戈铁马地拼杀,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玩命,和女真人真刀真枪地对攻,戚建业在登州府、顺天府乃至军队中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地位不是靠嘴巴吵吵来的,是脚踏实地、流血流汗争来的。

    虽然过去的这几个月很苦很累还很危险,但是,目所能及的回报也是丰厚的。从最开始在登州知府陶行先成功刷脸,再到顺天府府尹高攀龙的赏识,到现在破格进入京营军队体系,戚建业走一步看一步,抓住机会一步一个脚印靠近大吴朝廷的官僚体系。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封建社会,必须进入“体制内”才能活得更好、活得有尊严。

    从目前来看,戚建业已经完成了初步目标,在这世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局。至于回京以后怎么走,有了高攀龙这个强大的后台,进可攻,退可守,可以细细思量、从容谋划。

    “戚指挥,皇上对你忠勇杀敌的事迹很是关心,着你回京后先去京营领官身,安排妥当后会安排你觐见。”高起潜看着恭敬侍立的戚建业,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高起潜多年随侍在兴安帝的身边,对兴安帝的心理活动十分了解。这次京师大战金军,从战损上实际是吴军损失更大,总兵级统兵大将损失一名,而且京畿之地被劫掠严重,对朝廷的权威而言是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朝廷是丧事喜办,需要正面宣扬吴军斩杀金军精锐多少多少人,俘获大将多少人,树立袁可立、黎玉田、戚建业等高中低各级官吏敢战能战的榜样,以重振国威军威。

    对内,可震慑烽烟四起的农民军。朝廷连金军都能大败,何况由泥腿子农民组成的农民军?

    对外,向金国、蒙古展示国朝雄厚的人力物力,有本事来和我拼消耗啊,耗不死你们?

    基于这样的心理,即使京师之战没有取得如今这样还算过得去的战绩,兴安帝照样会大力宣扬、树立典型,因为他必须这么做,也只能这么做。

    这也是此次京师之战必须胜利的核心因素。

    戚建业闻言身形又是一震,没想到皇帝还要召见自己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真是出乎意料之外了。

    “小人遵旨,谢主隆恩。没想到小人有生之年居然有幸能一睹天颜,小人诚惶诚恐,真是祖宗保佑、神明保佑。”戚建业做出一副激动万分的样子,声音也颤颤巍巍,眼睛里还使劲挤出一些泪水。

    高起潜把戚建业的反应牢牢记在心里,不可置否地点了点头:“戚指挥,这确实是莫大的天恩。天下那么多州府县,很多官员也就是进士及第的时候一起觐见过天子,像你这种造化的,天子简拔、单独召见的,全天下也是你这独一份了。”

    “谢主隆恩。小人受天子简拔为莫大的荣耀,愿献薄躯,肝脑涂地,马革裹尸,为圣天子拱卫社稷、征战四方。”戚建业熟读历史,自然知道高起潜所说不是虚言,这年头见皇帝一面比登天还难。况且还是皇帝点名要召见?

    “嗯。你有这份心就好。你的话,咱家也会一五一十回禀天子。你下去后好生准备,回京到京营领了差事后,随时听候天子召见。”

    高起潜见戚建业如此上道,也善意地提醒了一句。谁也不知道这小子最终能怎么样,留个善缘惠而不费,举手之劳。

    “谢总管大人提点。”戚建业诚心地致谢。

    戚建业对太监没有偏见,历史上既有好太监也有奸太监,还是要看人。高起潜的示好,戚建业也感受到了,不过对自身的影响还要再观察,不能马上就下结论。

    高起潜宣完圣旨,就要回京交差。

    “好吧。袁大人,咱家差事已办结,这就要回宫了。”

    “高总管,难得出宫一次,风尘仆仆,不如今天就屈尊住在军营,稍作休息,晚上我与众将给总管接风洗尘。”袁可立此时意气风发,心情大好。

    这次大战对于袁可立个人来说,可谓惊心动魄。先大败后小胜,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袁可立内心甚至都已经做好了被问罪下狱的打算。不过,好在大同军刘松、辽东军残军还算有些血性,吃掉了轻敌入围的正白旗一部,算是有来有往。朝中还有三辅李三才帮助协调转圜,这才转危为安。

    当靴子落地的这一刻,压在心中多日的大石被彻底搬开,袁可立顿时感到浑身轻松,心情之畅快难以言表,颇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连高起潜都感受到平日里严肃严谨的袁可立现在仿佛是另外一个人一般。

    “多谢袁大人。咱家还有事在身,就不叨扰了。陛下还有其他事务交予咱家,咱家不敢怠慢,要马上回京。”高起潜谢绝了袁可立的好意,搬出了天子。袁可立见状也不好再劝,只好说下次有机会再致谢。国朝虽然纲纪日渐废弛,但身为皇帝内宫总管的高起潜还是很小心,不愿意和外官走得太近。

    高起潜连夜走了。不过,昌平大营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袁可立下令,为鼓舞士气,庆祝破虏大胜,晚上除留守军卒外,全军开个盛大的庆功宴,酒肉管够,上下同乐。第二天与地方府衙交接善后事务后,第三日即整军班师回京。

    “啊…,来,来,来,戚兄弟,咱们来干一杯。”祖大训这次升任辽东军山海关卫副都指挥使,连升数级,也是人生得意之时,和戚建业也算认识早的,经过此战两人早就混得烂熟。

    “好嘞,祖大哥,我干了啊。”戚建业拿起酒杯吃了一杯,嗯,是一杯高度白酒,不过感觉没有后世那么香醇,还有一些杂质,入口辛辣,此时头已经有些晕沉。

    晚上大营夜宴,袁可立召集总兵、卫军指挥使、副指挥使一级的军将在大营庆功,把级别不够的戚建业也留下一起,算是一种恩宠待遇。戚建业也很识相,在大营之中主动出击,摆出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态势,不怕死、不怕醉地向各位长官敬酒。

    两圈打下来,众人见识了戚建业的海量,对其都是刮目相看。不过,戚建业也是喝得头昏脑涨,胃里翻江倒海。不过,没办法,谁叫他地位最低呢?地位低就不能端着,该主动就要主动,该放低身段就要放低身段。

    这些人都是属于人生四大铁中“一起扛过枪”的人,关系经营得好都是资源。戚建业也是打定主意,要借这个机会,要在袁可立等众人心中重重地烙下印记,方便今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