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末挽天倾 » 第45章 崭露头角

第45章 崭露头角

    “嘿呦、嘿呦、嘿呦”,……,伴随着一声声的呼喝声,戚建业和刘能等人带着本队民壮拼尽全力,在炎炎烈日下挥洒着汗水,按照李权的命令,帮着神机营军卒们布置阵地和各类火器。

    “哎哟,这就是大连珠炮啊。真气派。俺还是第一次见呢。”刘能等人围着大连珠炮绕了一圈又一圈,仔仔细细地上下打量着。

    “刘大哥,你还听说过,俺之前听都没听说过呢,来来来,让俺再瞧一瞧。”刘能队中的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也挤进了人群。

    神机营是京营的宝贝疙瘩,开国时期随着太祖皇帝北逐元军中立下莫大功勋。因此一直与五军营位列京营两大营之一。因为该部装备的火器比较多,大连珠炮等比较笨重,野战不便,利于守城,故一般都部署在京师内,作为守城利器。

    神机营每年会组织一年两次例行的夏、冬两季操练。不过,因为长期驻守京师繁华之地,长久不经战阵,将官、军卒都十分懈怠,一些将官还是走后门进来的武勋子弟,战斗力堪忧。

    自从英国公徐辉祖奉兴安帝严令提督京营后,加大对京营各卫和神机营的整训力度,严选军将,苦练兵卒,淘汰了一些战力不堪的老弱病残。虽然也得罪了一些人,不过在兴安帝那里刷了业绩,他人也不敢说什么。

    袁可立六百里加急的军报到了御前和内阁后,兴安帝也下了决心,定要给金军一个教训,下旨令神机营迅速出兵应援,各类轻重火器全部带上。顺天府同知李权令戚建业等人带着五万民壮随军输运,协助神机营将各类火器运送到昌平大营。

    一路上,戚建业已经与神机营副指挥使王朴混熟。一来戚建业在训练民壮期间已经展露头角,王朴对戚建业的编练之法非常感兴趣,也有意多加询问,似乎有意应用于神机营军卒的编练。二来戚建业也有意攀谈,主动与王朴结交,他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在封建社会要想获得好的生存环境必须向官吏靠近。

    戚建业在后世学的就是历史学,研究的是军事策略,《绩效新书》对火器也有详细记载,自然对神机营的火器非常熟悉。只不过前世看到的都是图纸,现在行军之中能看到实物,感觉还是不一样,有些耳目一新。与王朴交谈之中,时不时掉个书袋,说出了一些专业参数,倒是让王朴心里称奇。

    “戚兄弟,这次大战之后,你有何打算?”经过与戚建业的一路交谈,王朴越发觉得戚建业谈吐不俗,不像一般的书吏,心里起来爱才之心,有心招揽。

    “王大人,小人哪还有什么打算?如果顺利的话,大军回转之后,就要带着众兄弟回登州府去了。登州知府陶大人看得上小人,委小人为兵房副司吏。呵呵。”

    戚建业听话听音,哪里不知道王朴的心思。不过,王朴是什么人,他现在还没有把握,也不敢交浅言深。

    “哦。原来如此。本官听闻顺天府尹高大人对你也是青睐有加,你说有没有可能把你留在京师?”王朴看着戚建业,若有所思地道。

    戚建业心里一惊,没想到王朴连这个信息都掌握了,看样子对自己还真是有些了解的。戚建业自己心里也有琢磨,自己把民壮一事办得漂亮,高攀龙现在手下也没什么值得信任的人,很有可能把自己留在京师辅助他。无非去信一封给陶行先直接索要,陶行先虽然可能会舍不得,但也不会拒绝、得罪高攀龙。

    “这个,小人就不太清楚了。小人这次从登州来京师,就是要奉陶知府、高府尹的令,把该干的事办好,其他的事也不是小人能考虑的。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有机会留在京师,小人自然也是欢喜的。到哪里都要效忠朝廷、舍命办差。”戚建业接收到了王朴的潜台词,心里想着多个朋友多条路,也不用把话说绝,走一步看一步吧。

    王朴笑着看了看戚建业,用右手食指虚指了一下戚建业道:“你呀你,果然后生可畏。”

    ……

    高粱河北岸。

    吴军严阵以待。

    神机营的一百门大连珠炮、两百位盏口将军(野战重炮)在民壮的连夜输运下,按期到达了指定位置。按照袁可立的指示,顺天府民壮作为战时辅兵列阵大同军、神机营火铳兵和大同军弓箭手之前,作为大军的补充,抵挡金军第一波的攻击,防止金军冲击火铳兵和弓箭手本阵。

    民壮们,消耗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吴可能缺点其他的,就是不缺人。

    “这是真把民壮当炮灰使了。”戚建业心里虽然非常不爽,但是也没有办法。在朝廷大官的眼里,民壮乃至普通军卒就是蝼蚁,而蝼蚁是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的。

    不过,军队还是给戚建业的一万人配备了刀、长矛等兵器。为了应对金军骑兵的冲击,戚建业找了李权,让李权力挺了一下,为民壮们多准备了一些长矛和盾牌。组成了六千人长矛兵,分成三行列阵。其余四千刀兵列阵于后,随时准备上前补刀。

    阿济格与代善已经做了打算,保存实力,由代善带着主力步军绕道高粱河南岸向东迂回,然后北上赴居庸关与多尔衮会合。

    阿济格亲自带领镶白旗、正红旗的三千骑兵冲击吴军大阵后迅速南撤,然后会合代善北返。

    八月三十日,两军终于在高粱河拉开了阵势。

    随着代善引军悄悄退走,多置旗帜以作隐蔽,吴军没有发现金军的异常。三十日清晨,未待吴军完全展开。阿济格带着三千骑兵迅速展开了攻击。

    戚建业因为处在面对金军第一线的,精神高度紧张,早就传令各军衣不解甲,兵器不离身。得益于编练时养成的严密纪律,一万民壮反应迅速,在得到金军进攻的警报后,迅速完成列阵。反观后线的吴军反而拖拖拉拉,延迟民壮们近一柱香的时间,到是让袁可立、王朴等人叹为观止。

    “没想到,顺天府的民壮竟有强军之风姿。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袁可立眼睛注视着前线的民壮方阵,一边问道。

    “启禀督师。民壮领头的是登州府来的兵房司吏戚建业,高府尹和下官知晓此人善于编练民壮,故临时委他为主,紧急编练顺天府民壮,顺天府紧急编练的五万多民壮就是他领头紧急从滞留京师的难民挑选编练的。”李权这时出列答道。

    “不错,不错。紧急编练能达到如此令行禁止,已然不易。”袁可立缓缓说道。看着神机营火铳兵和大同军弓箭手反应不及的样子,反而被半吊子的民壮毙了下去,袁可立对这个叫戚建业的司吏起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