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侠客集 » 八七 陌刀

八七 陌刀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群侠狂欢,酣畅达旦。次日天明,除了魏颢与杨二少各有任务在身,其余三十四人,由杨少瑕带领一起奔赴西北边陲。他们奉郭将军之命,前往连云堡歼灭驻守在此的吐蕃军队。为安西兵马使高仙芝打开通道,协助其攻破小勃律国。

    晚间在驿站投住的时候,包太平一人在院中练刀。此刀名曰陌刀,乃是一种剑形双刃长柄大刀,柄尾有环。长一丈有余,重二三十斤,据传由汉代斩马剑演变而来。包太平一套刀法舞下来,只觉山呼海啸,引得众人齐来观看。杨六少好奇地问道:“包大哥,你这刀样式奇特,叫什么名字?”

    包太平收刀一笑道:“它的名字叫做陌刀。”

    杨七少也凑来说道:“这陌刀好大的威力!我在房中都听到了呼啸之声……”

    包太平点头道:“此刀用于刺、砍、劈、削,匈奴突厥外邦常以骑兵冲锋;此刀专破骑兵,下砍马腿,上削人头,谓之骑兵克星。陌刀既出,人马俱裂!”

    杨四少道:“人马俱裂……真有这么厉害?”

    包太平大笑道:“可牵老马前来一试!”

    杨三少连忙道:“我去!我去牵马!”

    少顷,一匹病弱老马牵到。三十四人俱都来到院中围观。包太平指着石桌旁边的石凳道:“烦劳取石凳来!”郝大力大声道:“我来!”说罢仅用一只左手便将石凳放于马背之上。包太平赞道:“郝兄弟好气力!”接着目光扫视群侠一圈,喝道:“看刀!”只见他话音刚落,“咔嚓”一声巨响,石凳与老马皆被砍做两段!众人眼前血肉横飞一片,全都惊得呆了……

    杨五少平日不爱讲话,此刻突然拍手叫好道:“好厉害的刀!”半晌之后,众人也跟着齐声夸赞道:“好刀!”包太平哈哈大笑。

    杨少瑕道:“诸位:此番我等前往连云堡,便是为了破吐蕃骑兵。包大哥,我有一事相求……”

    包太平忙道:“请讲!”

    杨少瑕道:“我三十四人虽是各自都有武器,终是不适合战场冲杀。我想请你帮我打造三十三把和你这把一样的陌刀,杀退吐蕃大军当不在话下!不知可否?”

    包太平大笑道:“这有何难!到达那里之后,十日之内可成!到时候大家帮我打下手便可……”众人齐声答应。

    杨少瑕道:“包大哥,你既然会打造陌刀,恐怕之前有过军旅经历吧?”

    包太平道:“不错!当年我正是投在李嗣业将军麾下,我的陌刀刀法便是由他传授。李萼、李择、袁谦、冯虔四位,皆是我的战友兄弟。谁知我等在前线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主帅崔光远这个卑鄙小人却将战功尽数夺去!他怕我等抢他功劳,当年烽燧堡一役拒不发兵救援,致使我陌刀队几乎全军覆没……我们几个都是死里逃生,因此心灰意冷,建了太平山庄打算了却残生。不想今日又能重新披甲,继续征战沙场……快哉壮哉!”

    群侠齐声称快。张巡问道:“这陌刀如何上阵杀敌的?还望包兄赐告。”包太平点头接着道:“陌刀大队一般需装备两千余把陌刀,这种陌刀长约七尺,重二十斤,可用于团队协同作战;大队中又有一陌刀小队,人数五十人左右,都是将领或者体格健壮兵士。这五十把陌刀长一丈有余,重达三十斤!可用于单独作战,奇兵突袭……真能做到一刀下去,连人带马劈成两半!”

    许远又问:“关于陌刀团队协同作战具体又是怎样的呢?”

    包太平又道:“唐军实战之中,一军为二万人;一共四百队,每队五十人。其中战兵一万四千人,辎重兵六千。战兵又分为步兵和马军:其中马军四千人,左右各两千人位于战阵两翼;余下一万步兵又分弩手队两千、弓手队两千两百人、跳荡队和奇兵队各两千九百人。距敌一百五十步时弩手队发箭,距敌六十步时弓手队放箭,距敌二十步时跳荡队和奇兵队各执枪棒、陌刀齐入冲杀。两翼马军伺机而动,如若战局不利,马军立即入阵突击,从而镇稳局面;如若敌军败退,马军不得轻易追击,须等敌人真正溃败,方可掩杀过去……马军起到突击与追击的作用。”

    众人点头称赞。

    包太平续道:“随着战局的演变,后来直接将一万步兵划分为战队、驻队、以及中军大队。战队与驻队各四千二百五十人,中军大队一千五百人。弩手和弓手射箭完毕,须马上舍弃弓弩丢给驻队;披上战甲拿起枪棒、陌刀,跟随战队一起奋勇向前拼杀,如有违令者立斩!战队和驻队必须交替掩护出战,这样可以使得先出战的战队得到休息,如此团队协同作战方能做到百战不殆!休要小看了陌刀队,往往数百人甚至数十人都足以扭转战局……陌刀大队如墙推进,随后一起劈杀;敌军骑兵受创,势必影响后续步兵跟进!”

    杨少瑕道:“果然厉害!我已定好策略:我三十四人中除了三位女侠,其余三十一人都要装备一丈有余的陌刀;三位女侠和挑选的精壮士兵,可装备短小轻便一些的陌刀,人数不在多三百名足矣!这打造陌刀的任务可就交给包大哥了……”

    包太平大笑道:“没问题!”

    三十四人到达指定地点,早有向海浪与独孤秀夫妇二人押运了粮草军器辎重提前赶到,是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行的还有郭将军精选的一千二百军士。杨少瑕笑道:“有这一千二百人足够了!大哥大嫂一路辛苦了,请先去歇息。”

    向海浪道:“我夫妻二人已向郭将军禀明,以后就跟着杨兄弟行军打仗了!烦劳你跟包兄弟说一声,我二人也需要两把陌刀!”

    杨少瑕道:“有你二人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少瑕素知焦花心灵手巧,颇会发明创造。便将与大哥李白在太和山求雨时,道长刘神威将其师孙思邈所留伏火硫磺的配方交给了焦花。命他研制出伏火雷以及火炮,便于对敌冲阵之前破敌所用。杨少瑕道:“焦大哥,火雷火炮的任务交给你了……”此时张小敬和张小梦两兄弟找到杨少瑕,张小敬道:“杨大哥,在我老家青州的山中,生长着一种葛藤。我爹还在世的时候,曾将这葛藤做成了一副藤甲,藤甲放入滚沸的桐油之中只需浸泡一炷香的时间,取出晾干穿在身上,箭射不进刀砍不动。我二人想回青州老家做几十套藤甲出来,一来藤甲不似铠甲那般笨重,二来穿上的确有如钢铁护盾,我们便可放手只管冲杀了!”杨少侠大喜道:“甚好!如此有劳二位贤弟走一遭了……”张小敬兄弟二人拱手告辞,纵身上马直奔青州而去。

    十数日后,三十六把陌刀俱都齐备。张小敬两兄弟也已备好三十六具藤甲。只是火雷火炮进度缓慢,想是颇有难度,杨少瑕也不去催问。又过三日,只见焦花兴冲冲地跑来喊道:“火雷火炮我都造出来了!有请诸位一睹神威!”众人跟着焦花来到宽阔地段,只见焦花将一枚黑色火雷从炮筒底部装入,随后点燃了引信;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前方数百步外炸出一个巨大的火球,仿佛一朵开得灿烂的大红花……

    群侠齐声叫好。杨少瑕大喜道:“焦大哥,你照着连云堡大门开一炮,将大门炸开之后;诸位随我一起冲入劈杀,吐蕃军队必定溃败!”焦花领命,算好了距离和角度,装入火雷,照着敌营大门就是一炮,果然碎石横飞,大门已被炸毁。三十六人早已装备藤甲上马,各执丈长陌刀,原来兵器紧贴马肚;戴上遮面头盔,一眼望去无比勇猛神秘,好似天神下凡一般!杨少瑕一声大喊:“出击!”三十六骑如箭离弦,直奔营门而去……

    敌军还未形成阵势,已被陌刀队冲散,三十六人各自一刀劈将下去,果真连人带马砍做两半!吐蕃军士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一片鬼哭狼嚎,竟然忘记逃跑。不过片刻功夫,吐蕃大军死伤惨重,地上尸体纵横交错。吐蕃王子还算跑得快,侥幸捡下一条命……连云堡城头早已插上了大唐军旗。

    高仙芝部众得知陌刀队大获全胜,遂率大军长驱直入,直捣小勃律国。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妻子吐蕃公主,唐军大胜而归,从此西北大食诸胡七十二国尽皆震慑归附。

    后来,杨少瑕所部拥有陌刀大队三百人,马军三百人,弩手队三百人,弓手队三百人。焦花一共造了十门火炮,以及无数火雷。火炮分别置于炮车之上,行军打仗便于行走。发炮从第一门开始,依次点燃。待到十炮打完,新一轮的火雷又已装好,如此循环开炮……焦花取名为“连环炮”,任火炮总指挥。李萼为弩手队队长,李择为弓手队队长;马军队长张巡,陌刀队队长包太平。弩手弓手射箭完毕,各执长枪大棒协同陌刀大队一齐冲杀。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望风披靡……这三十六人的陌刀小队,人称“漠北三十六陌刀队”。杨少瑕便是这“漠北三十六陌刀队”的大队长,“唐”字军旗下书八个大字:犯大唐者,虽远必诛!端的好不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