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漫步人生从2012开始 » 第十四章 走上人生巅峰

第十四章 走上人生巅峰

    “你刚说什么?”顾庆元以为自己听错了,愣愣地看着顾宁问了一遍。

    “爸,难道你不觉得我们家店这样开下去不太妥当吗?”顾宁老老实实地重复说了一次。

    顾庆元脸色一变,一幅“你在教我做事?”的样子,感觉马上就要撸起袖子和顾宁维系一下“父子感情”。

    眼看着自己父亲就要发怒开骂,从心的顾宁也不敢卖关子,赶紧说:“爸,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听我说完。妈...”

    岑琴这时也来到了他们旁边,用力拍了下顾庆元的肩膀,安抚道:“你急什么?先等儿子把话说完。”

    然后看向一脸后怕的顾宁,眼里带着疑惑,不知道为什么一向不关心家里店铺经营的顾宁会说出刚才的话。

    但是她对自己和丈夫已经经营了十多年将近二十年的粉店,有着丰富的感情和自豪感。

    想当初,多少身边的人人不看好不理解,认为在清水县城开螺蛳粉店不会有客人,而且她又不会做生意,肯定干不下去。

    是她,凭着骨子里的不服输,鼓动顾庆元和她一起,东拼西凑,后面咬咬牙向顾宁外公外婆借的钱,这才把这家螺蛳粉店开了起来。

    即使是刚刚开店的时候,生意很差,一天连十个客人都没有,岑琴和顾庆元也没有想过放弃。

    他们依然起早贪黑,坚持用最新鲜的食材,熬制最健康的汤底,做味道最好的螺蛳粉。

    事实证明,努力是有回报的。

    在这些年间,这家三十平方不到的粉店,口碑越来越好,客人越来越多。

    可以说,是这家店,为他们一家三口遮风挡雨。

    所以,听到顾宁“不知天高地厚”的话,一向溺爱自己儿子的岑琴也是有些生气。

    但她还是想给自己儿子一个机会,看他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顾宁的回答不能让她满意,她可是要扣零花钱的。

    看着父母一脸严肃的样子,顾宁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

    然后被岑琴没好气地拍了一巴掌:“还卖关子?”说完还瞟了顾庆元一眼,一副“再不说就要让顾庆元收拾你”的样子。

    顾宁正了正脸色,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爸、妈,在你们的多年努力打拼下,我们家店生意确实很好!我记了一下,在我到店里那一刻开始算到现在,大概94分钟,一共来了73位客人。”

    “六块钱一碗的煮螺蛳粉煮了53碗,7块钱一份的炒粉炒了32份,其中两块钱一个的鸡蛋卖了24个,加肉三块钱卖了15份,加青菜一块钱卖了31份,还卖了17碗三块钱的绿豆水,30瓶三块钱豆奶。”

    “我算了一下,总的营业额是807块钱。爸、妈,你们真牛皮!”

    顾宁算出来之后三人都有些惊讶。

    顾宁是因为第一次算自己店的营业额,没想到那么具有含“金”量。

    而顾庆元和岑琴则是没想到顾宁能够把这些都记住,并且短短时间内算出来。

    顾宁咽了下口水,继续说道:“因为刚才是饭点晚高峰期,所以才有这个营业额。如果是算全天的话…”

    顾宁默默地估算着:“正常情况下,我们店里一天的营业额大概是2500块钱左右,一个月6到7万,我说的对吗?”

    然后把目光看向一脸惊讶的顾庆元和岑琴。

    岑琴想了一下,回答道:“周末和放假多一点,工作日的时候少一点。不过一个月平均下来大概是这个数。”

    顾庆元在旁边得意地看着顾宁,问道:“知道你爸妈有多厉害了吧?你倒是说说这样下去有什么不妥当的?”说完还瞪了顾宁一眼。

    顾宁“嘿嘿”一笑,没有反驳,反而竖起了大拇指:“没错,你们确实很厉害。”

    还没等顾庆元得意起来,顾宁就补充了一句:“不过还可以更好。”

    接着分析:“首先,我们店最大的局限就是场地。爸、妈,我知道这里靠近中心公园,不远处就是商业城,人流量大。”

    “但是我们这家店的面积大概只有三十平方左右,扣除了后面的仓库和隔间厨房,可能就只有二十平方不到,只能靠着墙摆四张桌子,总共才12个座位。”

    “而平均一个人的用餐时间是15分钟,也就是说,很多人都没有座位,要等超过十五分钟的时候,后面来的客人要等的时间更久。”

    看着陷入沉思的顾庆元和岑琴,顾宁继续说道:“我记了一下,刚刚有超过20个客人,在门口朝店里张望,看到没有座位,没进来就直接走了。如果能有更大的场地,就能容纳得下更多的客人,收入也会增加。”

    岑琴这个时候提出了质疑:“我们两个人又不是三头六臂,破天了也就只能干那么多的活,就算场地再大,客人该等也还是要等呀。”

    顾宁点点头,表示理解,说道:“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弊端,管理制度。我们店的性质是个体户,就是个家庭作坊,员工只要你们两个人和小时工洗碗阿姨,没什么制度可言。好处呢,是全部利润都可以留给自己,而坏处也很明显,就是你们干活的上限就是店里收入的上限。”

    顾庆元有些不服气:“那你的意思是要多请几个人咯?那得多少钱呀?”

    顾宁也是无奈了:“说是人的问题,其实是效率的问题。你看你们在煮粉、炒粉期间还要花时间算钱、找钱。先不说来来往往那么多人,根本不知道谁给钱了谁没给,全凭自觉。我刚还看到有几个人吃完粉没给钱就偷偷溜了。”

    “你们之前不也说过,有时候还会收到假币吗?这一来一回,都损失多少了?而且你们忙起来自顾不暇,有些细节都忽略了。比如说粉多粉少,菜多菜少,全凭自己的手感,有的客人要在粉里加蛋煮成了加肉,不辣的煮成了加辣;没有排号制度,先来的还没吃上,后面来的反而先把粉拿走......”

    听到这里,顾庆元和岑琴脸上也是有些无奈,他们也知道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看见还有钱赚,也就没心思去处理了。

    岑琴拍了顾宁一下,白了他一眼:“你说这些难道我们不知道吗?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

    顾宁继续分析:“我们店口碑那么好,客人很多都是回头客,已经有了很好的客群基础和用户基础。所以只要解决三个问题,就能把我们店发扬光大,我们一家走上人生巅峰!”

    说完这句豪气冲天的话,顾宁骄傲地朝顾庆元和岑琴昂起了头,天下之大,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