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94章 开花弹

第94章 开花弹

    四月初,吴六奇率领清军先锋抵达雷州城下,开始进攻雷州城。先锋人数不少,水陆合计超过五千,但要么是吴六奇的惠州勇丁,要么是高进库的江西绿营,战斗力并不强。

    清廷驱使汉军八旗在前线卖命,尚可喜也有样学样,驱使吴六奇、高进库这样的杂牌部队充作先锋。吴六奇急于立功,高进库则要一扫前耻,对进攻雷州颇为积极。

    赤军水师依然隐匿不出,引诱清军南下。得知进攻雷州的清军只有吴六奇、高进库两部五千人,周练孺大失所望。

    原以为,赤军放弃遂溪,清军会放心南下。一万六千清军,应当有一万人马进逼雷州。这样的话,赤军派兵截断清军退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有望歼灭一万清军。

    没想到,尚可喜也是个老狐狸,对于南下雷州格外谨慎,只派出了吴六奇、高进库这样的杂牌军。

    大战在即,沈赤心也乘坐海船,来到了雷州前线。他倒看得很开,对周练孺说道:“菜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要着急,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尚可喜作此部署,对我军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既然派吴六奇进攻雷州,咱们就先吃下吴六奇,看他作何反应。

    “若他让许尔显全力增援,咱们再顺便吃下许尔显。若他坐视吴六奇兵败,咱们就先拿下吴六奇,再找尚可喜算账。”

    于是,赤军也做出了应对,以李胜的步兵第二标正面迎击吴六奇,以方世珍的第一标穿插至清军敌后。水师方面,第一标、第二标共两百余艘战船,也从徐闻港出动,北上迎击清军水师。

    第三标、近卫营、骑兵营等部则隐蔽待机,随时准备加入战斗。炮兵标、工兵营等部队分散编入各部。

    赤军几乎倾巢出动,廉州府内只剩下一些守兵。

    四月初五,清军向雷州城发起进攻。吴六奇、高进库十分骄狂,派使者来到城下,游说守军投降。

    第二标标统李胜负责守城,要不是上面有令在先,他早就想率军出城,与清军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了。

    见使者举白旗来到城下,李胜来到城头,喝道:“回去告诉吴六奇,让他别痴心妄想了。老子可是好汉李胜,不是他那种屈膝投降的孬种!”

    使者还想说话,抛出劝降条件。却见李胜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使者坐下的战马。战马吃痛,跪倒在地,使者也跌落马下。

    他大为惶恐,丢下白旗和战马,忙不迭地逃回了清军阵营。

    赤军哈哈大笑,吴六奇则恼羞成怒,下令推出红衣大炮,准备轰击雷州城墙。

    清军有红衣大炮,赤军也有。并且,赤军准备更为充分,红衣大炮就布置在城头,随时可以轰击清军。

    李胜一声令下,赤军的红衣大炮发出了怒吼,把一枚枚炮弹投向清军阵地。

    去年,赤军从澳门招募到一批葡萄牙雇佣兵、铸炮师。赤军炮兵已经熟练掌握了铳规的使用办法,火炮射击技术进步很大。

    所谓铳规,其实就是象限仪,对提升火炮精度很有帮助。

    吴六奇和高进库的部队都是杂牌军,长途行军而来,准备不足。

    赤军的红衣大炮很快就占据了上风,屡屡命中清军。更要命的是,赤军改进了开花弹的制造技术,把开花弹应用到了红衣大炮上。

    明朝的开花弹,早在嘉靖时期就已得到应用。其原理是在炮弹上插入一条木质引领管,称之为木信管,作为炮弹的引信。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木信管的长短。

    开炮时,先引燃木信管中的药捻,再把开花弹送入炮膛,通过火门引燃炮膛内的火药,击发出开花弹。

    红衣大炮膛压大,开花弹使用熟铁制作,弹体刚度不够,承受不住高膛压,只能使用臼炮发射,射程较短。

    明清鼎革之际,明军和清军都曾大量使用开花弹。清军中可以发射开花弹的臼炮,主要有威远将军炮、冲天炮等。

    清朝坐稳天下后,以开花弹威力巨大,只允许京营八旗装备威远将军炮、冲天炮、开花弹,就连驻防八旗都不得装备。

    然而,开花弹制作成本高,又容易炸膛,加之八旗废弛,清朝的开花弹技术竟然失传了。总体上,清朝的火器技术相比明朝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有所退步。

    沈赤心很重视军工技术的改良,在改良开花弹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炼钢工艺的改进,使赤军制造出了刚度更高的开花弹,可以用在红衣大炮上,使之射程更远。

    赤军开花弹的设计沿用自明人,经过改良后更为精巧。

    开花弹之所以不可靠,一是弹体脆弱,二是引信不可靠。

    赤军的开花弹同样使用木信管,但免去了提前点燃木信管的步骤。其原理也很简单,围绕着木信管,再加装一个木质的弹托。这样一来,开花弹就像一个短粗的火箭。

    开炮前,炮手需把弹托朝内,把开花弹装入火炮。开炮时,炮膛内的火药会引燃引信管,省去点燃木信管的步骤,操作更为便捷。

    有了木质弹托之后,开花弹的弹道更为平直,精准度大为提高。

    为了保险,赤军的开花弹使用一种特制的红衣大炮发射。其身管更短,本质上是一种短身管的加农炮,射程远于臼炮,近于正常的红衣大炮。

    赤军开花弹第一次投入实战,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可靠性已经大为提高。

    很快的,有三发开花弹落入敌阵,引起清军恐慌。

    原来,开花弹内部中空,一半装黑火药,一半装铁棱等尖锐物。引信燃尽后,会引燃里面的黑火药。之后弹体迸裂,尖锐物四散飞出,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赤军军工局生产黑火药,按照沈赤心所指导的那样,硝、硫、炭使用最佳配比,威力进一步提升。四散而飞的弹壳、铁棱尖锐物足有几十枚,碰到清军后非死即伤。

    在这种情况下,一发开花弹在敌阵中央爆炸,威力相当于十几发实心弹。因此,尽管只有三枚开花弹落入敌阵,却杀得清军哭爹喊娘。

    这些杂牌军战斗力本就一般,被赤军开花弹挫伤,阵脚立马动摇。

    吴六奇来回骑马,连斩六名清军,总算稳住了阵脚。大军刚到雷州城下,还未实际攻城,万万不能动摇。

    他觉得,既然清军红衣大炮不如守军,不如扑到城下射击死角处,驱使清军掘开城墙。

    说干就干,吴六奇立即改变策略,下令撤退二里,避开赤军开花弹,然后推出越壕车和攻城车,准备再次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