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空决 » 第五章 周家的没落

第五章 周家的没落

    为了加速搬迁的步伐,周老爷终于决定向周夫人、小梅、小竹以及周一到周七透露了将周府卖给孙大人的缘由。

    这一举措的效果是显著的——家人们的知晓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下人们像是不要命一样地忙碌着搬运物品,甚至连周老爷、周小姐和周夫人都亲自加入了劳动之中,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地为这次突如其来的迁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越安城郊外,寂静无声,老乞丐怀中的婴儿发出微弱的哭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步履蹒跚地来到了一处破旧的大院子前,轻轻扣响了门环。

    这座院子属于老王头,一个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落魄潦倒的老人。说起这个老王头还是有些故事的。

    老王头的母亲来自城里的显赫人家,当年不顾家族阻拦嫁给了城外的王樵夫。

    他母亲家里虽然不同意这门婚事,但还是在城外建了一套院子作为嫁妆。也就是老王头和老伴如今这个院子。

    老王头小时候家里过得还算富裕,父母的勤劳和朴实为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然而,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父母给他安排了婚事也没有拴住老王头的心。

    父母的劝诫、妻子的期盼都无法让他回头,结婚后三十年,老王头和老伴一直都没要上孩子,老王头父母走后,家里日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

    亲戚朋友都劝老王头戒了赌博,更有人说闲话时说老王头夫妻一直怀不上孩子,就是老王头耍钱败的。

    这些苦口婆心也好,闲言杂语也罢,老王头一直听不进去。

    然而,就在去年,五十岁的老王头仿佛突然醒悟过来,他下定决心戒掉了赌博。说来也巧,就在去年,他老伴还真怀上了孩子。

    老王头夫妻老来得子,自然是欢天喜地。远近亲邻都来恭喜,甚至连他母亲那边的城里显赫亲戚也前来探望。尽管老王头平时与这些显贵鲜有往来,但孩子出世的那天,他还是带着朋友们一同前来庆祝。

    这天晚上,这位显赫亲戚把老王头带到了城里,请老王头喝了酒,留下了一些碎银子作贺礼,之后便自己回家了。

    但这位显赫亲戚的朋友却还没尽兴,非要拉着老王头去赌场耍一把,还说输了算他的,赢了算老王头的。

    最后,老王头还是没经住诱惑,跟着去了赌场。

    有些事一旦开了口子,就会像脱缰野马一样,再也收不住了。

    老王头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整日赖在赌场里,日夜流连忘返,直至家中传来孩子不幸夭折的噩耗。

    自此老王头,才彻底戒了赌博,然而,由于长时间的精神折磨和身体的过度消耗,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最终陷入了长期病痛的折磨之中。

    老王头的老伴在遭受孩子夭折的沉重打击后,精神失常,整日胡言乱语,坚称孩子自己跑去城里寻找父亲,结果在城里走失。

    可是,几个月的孩子就算插上翅膀也飞不到城里啊!

    老乞丐到老王头家里时,老王头正死死按着想往城里去找孩子的老伴呢。

    看到老乞丐怀里的孩子,老王头的老伴瞬间挣脱了束缚,将老王头摔倒在地,然后飞快地冲到老乞丐面前,一把抢过襁褓中的孩子,激动地说:“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啊!”

    她紧紧抱住孩子,泪水夺眶而出,“你可终于回来了,娘可想死你了”

    “怎么这么瘦了,走,咱去屋里喝奶”

    老王头,虚弱地从地上爬起来,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对老乞丐说:“不好意思哈,婆娘疯了,错把这孩子当成自己的了”说着还往屋里看了看,神情十分留恋。

    老乞丐看出来老王头的心思说道:“这孩子是我捡到的,反正我也养不活,还不如卖给你家,等你们百年之后,也有人能为你们送行。”

    “卖?可是我们家如今已是山穷水尽,一个铜板都没有了啊!”老王头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要不我把我家院子给你吧”老王头提议。

    “我要你家院子干嘛?我是乞丐啊!要了你家院子,你们老两口成乞丐了,这孩子不照样活不下去吗?”

    老乞丐可不想要这么个院子,在他眼里,这么大个家当自然要打理,还不如住在破庙里闲散。

    “那怎么办呢?”老王头问道。

    “你家还有剩饭吗?都给我!”老乞丐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请求。

    “就这?”

    “对啊!”

    “剩饭倒是没有,缸里还有一点儿米,院里种了些菜,现做给你可以吗?”老王头提出了一个对老乞丐来说极具吸引力的条件。

    “好,就这么定了。”老乞丐欣然接受了这个交易,将孩子交给了老王头夫妇。

    老乞丐走后,老王头夫妇看着这包着孩子的襁褓肮脏不堪,觉得好像是垃圾堆里捡来的一般,他们心疼地找出之前自家孩子用过的干净襁褓,温柔地替这孩子换上。

    ..........

    越安城中,繁忙的街道见证了周家的变迁。短短两个时辰,昔日辉煌的周府便已人去楼空,只剩下空荡荡的院落和无尽的寂寥。

    然而,在诺大的越安城中,竟找不到一处可供周家安身的房产。搬出来的这十来马车的家当,一时不知道能搬迁到何处去。

    面对如此困境,周家人不得不再次寻求孙大人的帮助。

    孙大人看周家一家老小连同下人都过来了,知道周老爷一定是把和他的交易缘由全告诉家里了。

    孙大人不但没有责备,反倒决定,帮周老爷找个新家。

    “我在城外有个远房亲戚,就是年初时带你去探望的那家,他家你也知道,破旧是破旧了点,但好在够大,你这些家丁丫鬟住进去也宽敞,人多收拾起来也快。他家空房多,你们绝对是住得下的。”孙大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周家的关心和呵护。

    “你可以暂且把他家买下来先住着,他家现在就老两口两个人,也住不下那么大的房子,换成钱在城里买个小门户生活更适合些。”

    “你把他家先买下来后,等风头过去,再回城里东山再起。到时我必定全力相助”

    孙大人娓娓道来,为周家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未来图景。周老爷一家认真地听着。

    周家人都觉得,这个孙大人真是古道热肠,不但帮他周家担下这神罚的罪责,还帮他周家想好了后路。

    千恩万谢之后,周家人带着满满的感激和希望,踏上了前往城外的道路。他们的目的地正是老王头的家。

    周家的搬家车队穿城而过,坐在街角的一个乞丐对另一个乞丐问道:“这不是周家吗?他们这是要搬家?”

    “这周家怕是完蛋了!唉,以后又少一家要饭的对象了”另一个乞丐说道。

    ..........

    送走老乞丐后,老王头和老伴就那么看着这个突如其来的婴儿,心里是千喜欢万喜欢。

    老王头的老伴,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疯病也好了,除了认为这个孩子就是自己的骨肉以外,和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同样,老王头也感到自己的病症奇迹般地好转了许多,仿佛时光倒流,他年轻了好几岁。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家里没有米了。

    然而,喜悦之际,新的难题也接踵而至——家里的米缸见底了。

    原本计划着仅够老两口再撑三两天的口粮,却因老乞丐那惊人的食量而提前告罄。

    在老乞丐吃饭时,老王头夫妻俩一直害怕他把自己给撑死。

    正在老两口为了明天生计发愁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王大哥在家吗?”外边传来了周老爷的声音。

    老王头赶紧出去迎接,看到是周老爷,原本笑着的脸一下拉了老长。

    原本他赌瘾是戒了的,就是因为周老爷撺掇,他才又重蹈覆辙。

    要是他没有再次沉迷于赌钱,要是他能天天在家照顾母子,要是他能找个赚钱的活计做着,要是......他那个可怜的孩子说不定能活下来。

    老王头想了又想,还是想通了个道理--这件事周老爷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种种都是他老王头自己走的,怪不得别人。

    好在上天垂怜,又给他带来了一个孩子。

    “周老爷好!不知道您这大车小车的停在我家门口,有什么事吗?”老王头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冷漠和不悦。

    “孙大人他时常念叨您老两口住在城外太辛苦了,正好我周家也想在城外购置套房产,来安置些用不到的家具物件,所以这不就想着何不把您这套房产盘下来,您老两口拿着钱到城里买套舒服的、大小合适的门户颐养天年,岂不美哉”

    “王大哥您放心,有孙大人这层关系在,你尽管要,周某绝不还价”

    老王头看着滔滔不绝的周老爷,再看看浩浩荡荡的车队,心里有了底。心想:“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你送上门来了就别怪我宰你”

    “王大哥,您看这些银子买你这宅子,您可愿意?”周老板见老王头不说话,于是拿出了之前给孙大人的两锭银子,自付这些银两买这块房产应是价格公道了。

    “不瞒周老爷您,这套房子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我是不想卖的,而且这块地风景不错,有山有水的,是个养老的好地方啊”老王头看了看周老板手中的银子,价格给得确实公道,但他还是想再多要些。

    周老板看了看不远处的小溪流和房子后面的大土丘,硬着头皮说道:“这块风水宝地确实是风光秀丽,您看我再给您加上这些如何?”周老板,又拿出了孙大人的钱袋递到了老王头手里。

    “您看我和我家老伴都这个岁数了,本就身体不好,哪经得起这样折腾,您这价钱给得倒是公道,但我们老两口一时半会可搬不完”老王头觉得可以见好就收了,这时他可不敢再去赌周老板会不会再加钱了。

    “这个您放心,我家先卸货,腾出两辆车给您用,再让我家下人们来帮您收拾行李”周老爷如释重负地说道。

    “一辆就够了,哈哈哈,谢过周老爷您了!”老王头拱手对周老爷说。心里想的却是“这周家居然放弃了城里的祖宅,举家搬到这城郊的穷苦之地,还搬得如此匆忙!也不知是为何没落至此了!”

    “唉!真是事事无常啊!”周老爷看着老王头家的院子,老王头望向老婆抱着的孩子,一同在心里发出了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