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涤明 » 第14章 衙门告状

第14章 衙门告状

    刘氏主仆搀扶着离去,行走方向似要离开书院。

    有孩童担心的问道:“夫子,他是要去向县尊告状吗?启蒙班被关闭后,我们是不是再也不能认字识数了?”

    群童听后心中都是一紧,他们不想失去这来之不易的认字识数机会。

    因为不认字不识数,他们的祖辈在地主面前吃了不少的亏,受了不少的苦。

    地主只要在借贷时,通过在文字上,在利息计算上多做一些手脚,便能轻易的让他们还不起债务,轻而易举的夺走他们的田地。

    欠条上的文字和利息计算方法,他们的祖辈真的看不懂。

    告官?没用的,欠条上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地主们在衙门大堂上无比底气十足,农户们早已落入他们的陷阱。

    剥削者不允许被剥削者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那么比这种方法更能断绝被剥削者出路的方法是什么?

    是剥削者让被剥削者彻底失去辩驳的能力!

    朱辰突然明白了,刘青云对自己如此大的敌意来自哪里。

    自己这个启蒙班已经动摇了这些地主最根本的利益,他们不允许农户变得聪明。

    这群自己想消灭掉的害虫,它们对农户的警惕心竟如此细微。

    自己与这个时代肮脏群体的战斗,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

    将自己在县学的启蒙班检举关闭,应该是刘青云的第一步计划。

    等到自己在县学外开班授学后,对方的下三滥手段就能没有顾忌的使出来了。

    但也无所谓,既然他们不想体面的做事,那就把他们撕的粉碎!

    “一群泥腿子,还他娘的想翻身?你们就该一辈子在土里刨食,你们的祖辈如此,你们的后代也该如此!”走在城中的路上,刘青云咬牙切齿道。

    “少爷息怒,不过是一群孩童而已。认了字识了数又如何,少爷您一瞪眼,哪个稚童不会被您的虎威给震住?能张嘴说话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敢在您的面前强词夺理。”仆人在一旁谄媚笑道。

    “那是自然,本少爷堂堂县学秀才,岂是他们那群泥腿子所能直视的,哈哈哈哈。”刘青云对仆人拍的马屁很受用。

    “先回家中一趟,带上那幅花五百两买的唐伯虎的《春山伴侣图》,再去见县太爷。”

    说完,刘青云又扭头叮嘱仆人道:“等从县衙出来后,你去赵、钱、孙、李、周五家一趟。告诉他们,本少爷为了解决大家的麻烦,可是把自己价值两千四百两的唐寅真迹给送了出去,让他们一家出四百两银子给本少爷回回血,别老想着坐收渔利。刘全,你知道怎么办了吧。”

    “放心吧少爷,小的一定把两千两银子一分不少的给您带回来!绝对不辜负少爷您的妙手取财之计!”刘全闻言两眼放光,少爷真是赚钱的天才。

    这马屁拍的,听着舒服!

    刘青云大笑,“哈哈哈,小全子,办好有赏!”

    “小的谢少爷善心!”

    刘青云斜眼看着刘全,他奶奶的,说话挺上道,你小子还真合我的胃口。

    甩开折扇扇着,刘青云志得意满。

    “一群刁民,认识了两个字就敢拿着欠条跟地主老爷们叫嚣。”

    “这一次,定要一击致命,彻底将启蒙班这种东西从休宁县除去!”

    “要没我家的地,那些佃户们能有田种吗?”

    刘青云越说越来劲,时不时的冷笑几声,嘴都咧歪了。

    “一群刁民,不过是时不时的在地里挥几下锄头而已。”

    “在他们白天吃饭晚上睡觉的时候,种子在发芽!庄稼在生长!粮食的产出跟他们能有多大关系?他奶奶的,一群没什么贡献的刁民,收他们七成租子还不乐意了,当真该狠狠的收拾他们。”

    刘青云面露得色,感觉自己刚刚说的话太对了,粮食全靠自己长!

    若是徐夫子在此,一定会感叹这刘青云的四等秀才还是给高了。

    前些年他刘家祖坟着火是一点都不亏啊,若非如此,以这刘青云的脑子安能考上秀才?

    唐代颜仁郁,

    曾作诗《农家》:

    半夜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休宁县衙门内,知县欧阳铉正在后院书房内提笔作画。

    欧阳铉此人,乃是江西龙泉人(今江西遂川),崇祯十年的进士。也许是受欧阳修影响,此人性耽野趣,喜爱游山玩水。

    如今所做画卷,正是前些日子所见的山中一景。

    咚咚咚,门外有人敲门。

    “进。”

    管家推门而入,来到欧阳铉身旁,轻声说道:“县尊,县学生员刘青云在门外求见。”

    作画被打断,欧阳铉皱眉,“他来干什么?”

    “说是最近寻得了一幅唐伯虎的画作,《春山伴侣图》。他自称不精画道,想请县尊过目一览,同时聆听您的教导。”管家回答。

    “哦?唐伯虎的画作?把他带到后堂去。”欧阳铉来了兴趣,将桌上笔墨收起。

    进入县衙,刘青云表情变得恭敬,手中拿着画卷静静的跟着管家。

    来到客堂后,刘青云将画卷交给管家,拱手行礼,“学生刘青云,见过县尊大人。”

    欧阳铉摆摆手示意免礼,明知故问道:“福重所来何事啊?”

    听闻知县称呼自己的表字,刘青云心喜,鱼上钩了。当下恭敬道:“前些时日收得一副唐伯虎的画作。但学生不精画道,总觉得此画意境深远,但却不知到底玄妙在何处。县中文人皆赞县尊大人乃是画道巨擘,故学生献画,想请县尊大人指点迷津。”

    管家适时的将画卷铺于桌面,供知县品鉴。

    欧阳铉看了片刻,默默点头,“此画意境确实不错。”

    随后,欧阳铉示意对方坐下,接过管家递来的茶水,细细的品着,待到茶水喝了一半后,才开口说道:“本县公务繁忙,重福如有他事,可以一并说了。”

    画虽是真的,但欧阳铉却懒得和刘青云对牛弹琴。

    “县尊大人慧眼如炬,学生今日来此,确实有要事要向县尊大人禀告。”

    “哦?何事?”

    “前些日子,学生从县学内的启蒙班路过,发现徐夫子竟在给孩童们传授杂学。本以为他只是在休息时间给孩童们讲一讲让孩童听个乐子,谁知学生听过几回后竟发现,徐夫子竟将杂学当成了主课,经学一概不讲!”

    说到此处,刘青云义愤填膺,“当着县学文庙内众多儒家先贤的面,徐夫子竟如此离经叛道,学生气愤不已。”

    “念在他年事已高,学生本不想对徐夫子多做指责。”

    “但是谁曾想到,启蒙班的开办者朱辰竟在学堂内大言不惭的说,以后要收更多的孩童,一律教习杂学。学生听后悲愤不已,去呵斥他们的荒唐举动,却被其嘲讽多管闲事。”

    “故学生恳求县尊大人明察,将这群离经叛道的人迁出县学,还县学一个清朗!还儒生一个公道!”

    哼哼,朱辰,等你们被赶出了县学,本少爷就有的是手段来收拾你们了。

    “什么,朱家公子醒了?”欧阳铉惊讶道。

    “是的县尊大人,朱辰果如其管家所言,及冠而醒。如今他已恢复了神智,正在县学内和徐夫子沆瀣一气呢。”刘青云言语中充满了对朱辰和徐夫子的鄙夷。

    “青云啊,这幅画虽有意境,但却不多,并非唐伯虎的真迹。你既于画道一途没有天赋,便不必去附庸风雅了。”欧阳铉突然转变了态度,言语中带着一丝冷漠。

    什么?假的?还说老子附庸风雅?我专门请人看过是真迹无疑!要不是你是知县,老子真想按着你的脑袋让你仔细看看。

    看到知县突然转变了态度,刘青云心中咬牙切齿。

    “青云,本县还有公务要忙,今日便到此为止吧,送客。”欧阳铉指指桌上的画卷,示意管家将画卷递回去。

    管家将画卷交给刘青云,温和道:“刘公子,请吧。”

    “县尊大人请忙,学生告辞。”刘青云微笑,转身后咬了咬后槽牙,他奶奶的,竟然没成。

    沉默了片刻,欧阳铉对返回的管家说道:“将下午的邀约推掉,本县要到县学中看一看,这朱辰的品性能力如何。”

    历任休宁县知县上任时,都会被上官嘱咐不要怠慢了休宁朱家。

    自己刚上任之时曾好奇的去看过,但却发现朱辰只是一木呆少年,便断了与其结交的心思。只是恪守上官嘱托,不让朱家被人烦扰。

    如今朱辰既已恢复神智,那自己的态度就有必要变一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