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山木匠1986 » 第四十二章:不服

第四十二章:不服

    “师父,那个轮椅做的真攒劲,好高级,我以前还没看到过。”一个年轻人看的眼睛都直了。

    另外一个则说:“我估计是买的,这玩意一般人肯定做不出来。”

    老头一听,微微笑道:“买倒不至于,就他们家现在的家庭条件,哪里来的钱买这么个东西。我猜测,十有八九还是做的。”

    “不对吧,师父,你没听那老杨说是他儿子杨烈做的,就他那个儿子,我们谁不知道啊,整日埋头读死书,大门都不见得出下,还能做这种东西,痴心妄想吧!”

    “也不是吧,我夜来在集市上还看到杨烈了呢,当时他好像就在卖凳子那,不知道看什么呢。”

    “这还用说,肯定是在买轮椅了,我就说肯定是买的,师父你还不信!”

    老头一听,没好气地抽了一巴掌徒弟脑袋,“你个闷怂(闷是笨的意思,怂就是没出息,加起来大概是大傻瓜的意思),你在街道多久了,可见过有人能卖这东西?”

    看徒弟一脸懵逼,师父又无奈说:“就算有人拿到我们这里卖,也不是一般人能买的起吧。

    你们仔细看,这个轮椅看起来不大,但其实很复杂。

    能倾斜,肯定就有倾斜板,能用手摇动,就需要有传动,还有刹车……

    就这种东西,没有个大几百块钱,连成本都拿不回来。”

    “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嘛,我咋看不出来,我觉得就那样吧”

    “你觉得简单啊,那你等下回去搞一个?”师父没好气地说。

    “我是不行,但不是有师父嘛,师父肯定行对不对?师父你可是我们村里最老的木匠,比老杨叔还早,这手艺不在话下吧?”

    “这……我当然行了,这还用说!”

    老木匠从腰里抽出烟锅,还没有装填烟丝呢,就放在嘴里吸溜口。

    掩饰了微微发红的老脸。

    这时,杨建国和妻子也转到这边了,看到老木匠,杨建国热情的打招呼,“闲着呢?”

    老木匠年龄比杨建国大,但辈分又小,杨建国也就没有称呼名字。

    这个“闲着呢”,是一种很平常的问候语,大概和“吃了吗”差不多功能。

    若是在饭点前后,就会问吃了吗?

    若是离饭点明显还远着,那就会说闲着呢,作为开场白。

    杨建国一路上都是边走边和人打招呼,还没有停下来过。

    但偏偏走到老木匠这里,他对妻子说累了,想稍微歇息会,趁机和老木匠说说话。

    当然,也就有一些看热闹的人,围着过来。

    不大会,老木匠家门口就站了十几个人。

    老木匠名叫王书包,是村里原来的老木匠,半路木匠出身,不知跟谁学到了一些木匠手艺,可以做些基础的农具,粗糙的桌椅等等。

    以前杨建国的爷爷没回来村子前,因是村里一家独大,买卖还过的去。

    但随着杨烈的爷爷逃荒回到故乡,重新张罗起木匠的活,两人的手艺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很快人们就就发现小农具两人做的差不多,可若是论到做家具,那杨建国的爷爷强出不少。

    慢慢地,王书包的一些生意也就被拉走了。

    本来村里就两三千人,四百多户,木制品又不是易耗品,不会经常购买。

    一个村子里的人,养不起两个木匠。

    所以两人便成了竞争对手。

    杨烈的爷爷倒无所谓,他可以将东西拿到集市上卖给其他乡镇的人。

    可王书包的水平开始差的很远,做出的东西也仅仅只到能用的要求,完全无法拿到集市去卖。

    于是,他的收入明显比原来降低,甚至可以说是腰斩也不为过。

    一山不容二虎,他自然暗地里很恨杨家人。

    好不容易吧,杨烈的爷爷身体不好,提前被王书包给熬走了。

    他以为自己开始要牛逼了。

    这些年通过不断的钻研和磨练,他的手艺也逐步提高,只是比杨烈的爷爷稍微差点。

    现在山中没了老虎,他这个猴子肯定要称霸王。

    可万万没想到,走了老的,来了小的。

    眼看着杨烈的爷爷死了,杨建国却接班了,虽然水平没有杨烈的爷爷那样精湛,但也和他这个浸淫在木工品一辈子的老木匠不相上下。

    他依然没有什么绝对能赢的本事。

    于是,这些年,两人算是平分秋色。

    前些日子,听说杨建国腿伐树被压断了,他当时就心里暗暗窃喜。

    本事强有什么用,架不住身体差。

    我一步步熬,将你们爷俩都熬到,剩下的不就是我了吗。

    总不能你现在残废了,还想着继续做木工活吧。

    估计要不了多久,丢失的那些活计又全部会重新回到他的手里来。

    当天晚上,他就乐得煮了些花生豆子,喝了半斤西峰白酒。

    睡梦里都梦到他的江山又重新回来了。

    果然,自从杨建国出事后,他这边的活变得多了很多。

    他也趁机提了一点价。

    有竞争的时候,自然是要用价格拉拉客户,现在都一家独大了,还怕什么呢。

    反正都要找他做。

    不行的话,他们跑到集市上去买,还要比在他这里做贵很多呢。

    王书包是怎么都没想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杨建国都这样了,竟然还能出来溜达。

    更让他震惊的是杨家又出了下一代的木匠。

    那个以前被村民用来开玩笑的杨烈,竟然也悄悄学了木匠手艺。

    今天这种事,别人都只看个热闹,但他其实知道,杨建国之所以要在村里转,就是想给他们儿子一个出山的宣告。

    告诉大家,虽然我杨建国不行了,但还有我儿子。

    为此还不惜花钱,买了这个轮椅。

    就是想欺骗大家重新向他们杨家买东西。

    这狗日的,真不是个东西。

    王书包气得牙痒痒,但周围围观的左邻右舍又很多,实在不好发火,反而还要表现出关心和大度的笑容。

    “建国达,看你气色不错嘛,这么快就能出来遛弯,我还以为要在炕上再躺段时间。”

    杨建国笑道:“我原来也是这样想,谁知道我这么个废人,还能有烈烈这么个乖儿子……”

    “哈哈,建国达达(叔叔),看你把你们家杨烈夸的,哪有爹在外人面前这样夸自家娃的?”

    有人在旁边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