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御苍生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算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算

    出了皇宫,周宏没有一丝喜悦,心头依旧沉重。皇帝答应给母亲名分,从此,自己与皇帝两清了,互不相欠。剩下的,只有隔阂。抢了他的缘灭禅杖、白龙,这道隔阂无法弥补。又拒绝迎娶明月郡主,这种不合作,便结下了冤仇。

    皇帝对我,已经没有了驱除鞑虏、保家卫国的感激,只剩下没有投靠他、没有归顺他的愤恨。

    从此,我与皇帝形同路人。除非狄丘再次来犯,边关吃紧,否则,我永远不会被重用。

    黑星王一直藏在文明图中,金銮殿里的一切听得清清楚楚,知道周宏心中愁闷,便传音道:“你修的是《缘起经》,也算半个佛家弟子。我以前也曾翻阅过佛经,记得有这句话: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所以做人做事,但求不愧于心,襟怀坦荡即可。”

    “嗯。”周宏口中喃喃,“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品味了一阵,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豁然开朗,与黑星王相视一眼。

    两人心意相通,同时笑起来。

    “我们现在有良田千亩,还有一座新宅院,可喜可贺啊!”心情开朗,与黑星王笑着道。

    两人边走边说笑,回到家中。

    过了一会,恭庆王来找。进了屋,恭庆王的脸上露出些许焦虑,还没到跟前,睁大眼问;“听闻父皇想要把明月嫁给你,你拒绝了?”

    周宏面色尴尬,点点头。

    “唉!”恭庆王重重叹口气,急得皱起眉,“你好糊涂啊!”

    恭庆王的消息非常灵通,周宏已经见识过多次。但想不到,这件事也能传出去,皇帝真的不怕被人看笑话!但或许——皇帝就是想让人知道。

    “我问你,这天下是谁在治理?”

    “你的父皇。”

    恭庆王摇摇头。

    周宏微微一愣,搞不懂恭庆王想说什么。

    “我们汉人,自古都有一个皇帝,看似皇帝一人独大,统领天下。但实际上,是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各大世家,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人脉、关系网,如一只只看不见的手,处处影响着朝政。皇帝与世家,这两股力量一直在暗中较劲,达到某种默契、平衡。所谓没有千年的朝廷,只有千年的世家。历朝历代,皇帝与世家的关系非常微妙。但现在,突然冒出一个你!”

    “哦!”周宏微微一惊,“此话怎讲?”

    恭庆王笑起来,“因为你是八百年一出的圣贤,受天下百姓景仰!你在云丽国随手写的‘福’字,现在已经涨到了一千两;炼制的那些洗髓丹,涨到了一万八千两。有的人宁愿花二万两买一粒,只为感受丹药中蕴含的那缕圣气,借以悟道。你的影响力之大,远远出乎想象。现在,你又立下了不世战功,威名远播,再加上你力可敌国、富可敌国,已经对父皇构成了威胁。父皇认识到这点,所以才来拉拢你。”

    恭庆王从小生长在尔虞我诈的皇族里,对心术、权术养成了先天的敏感,分析得头头是道。某些方面,周宏确实未曾想到。现在,皇帝与世家之间,突然冒出个周宏,皇帝自然希望周宏能投靠他,被他所用。

    周宏长长吁口气,显得万分无奈,“有些道理我岂会不知。只是——白龙、缘灭禅杖,实在难以交出去。不是我贪财好货,而是迫不得已!”

    恭庆王闷哼一声,“但现在,你拒绝了父皇。父皇见拉拢你不成,只怕以后——”

    两人对视一眼,顿时沉默。

    “先不考虑这些。”周宏笑着摆摆手,似乎对这一切都不放在心上,拿出两个玉瓶,“这是两粒陨圣争仙丸,你与明月郡主一人一粒。”

    恭庆王瞧着玉瓶,微微一惊。安定王等五人都是巅峰武侯,是周宏用陨圣争仙丸提升上去的,如此逆天的灵丹,价值连城,想不到周宏身上还有,就是父皇也舍不得轻易拿出来。

    恭庆王顿时觉得,当初拉拢周宏,是自己这辈子最成功的决定。

    收下玉瓶,恭庆王笑着道:“大恩不言谢。”

    两人说笑几句,恭庆王禁不住问:“现在的局势越来越复杂,沙州大营不便去了,你有什么打算?”

    周宏抿抿嘴,这个问题还没有仔细考虑。端起茶杯抿几口,突然道:“干脆办个书院。规模极大,分为文院、武院;包含各类年龄的人,最小的可以是六岁孩童,而且不分男女。”

    “哦,怎么连女子也收?”恭庆王笑着问。

    数千年来,不管哪朝哪代,从未有书院招收女子。只有那些富贵人家,请得起私塾先生,才会对女儿一视同仁。

    “自古皆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实为对女子的禁锢,是愚弄百姓之举。都说众生平等,人人都有读书受教的权力,我就是要开教化之先。也许再过千年、万年,世风日益文明昌化,真能男女平等。”

    恭庆王深深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你是八百年一出的圣贤,此举一出,要不了多久,必然有很多书院效仿。到了那时,便会形成新的风尚。”

    “大赫有名的书院,除了朝廷官办的,便是那些世家的。办书院,确实能提高威望、聚拢人心。书院培养出来的仕子越多,在朝中的影响力越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甚至能隐隐与朝廷抗衡,左右国策。”

    周宏笑着摇摇头,看向恭庆王,“我办书院,不是为了威望与人心,更不是为了在朝中形成影响力。读书本为明理、明志、明心,修自身成圣,不修外来福寿。读书之道,本在修身,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却在其次。但世人多是颠倒过来,舍本逐末,以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为本。一旦为官,便思虑如何结党营私、攀爬高升,把公理道义、百姓民生摆在了其次,这实违读书本意。讲的都是圣人之言,行的却是狗苟蝇营之事,这样的人,实乃‘书贼’!我开书院,便是要正读书之本。这书院,就取名为‘正本书院’。”

    周宏侃侃而谈,恭庆王顿觉受益匪浅,不禁深深施个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自当时刻自省!你这是圣人之心,圣人之愿。这正本书院,我派人帮你操办。”

    “嗯。”周宏点点头,“我正有此意,这事还是要麻烦你。”

    建造书院,买地、买各类建材、请工匠……一干琐事纷繁杂碎,周宏自然不会亲自操办,须找人代劳,找恭庆王最合适了。

    “在定天城,我收服了一人,极有才干,是西罗国的一位王子,叫罗布巴。”

    “你看中的人定是一流俊才,这是他的幸运,否则现在仅是一个俘虏。”恭庆王笑着讲。

    周宏心神一动,立即传音给罗布巴。

    罗布巴从外面快步进来。到跟前,周宏把恭庆王介绍给他,两人见过礼,周宏道:“我现在打算建一座书院,这一干杂事由你协助恭庆王,全权办理,办得好自然论功行赏。”

    说完手一挥,堂中立即出现二十个大玉瓶,几口大箱子。“这是两千粒洗髓丹、一千万两银子,你过会送到恭庆王的府上。”

    罗布巴立即抱拳施礼,“请公子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

    见给了一千万两,恭庆王笑着道:“不需要这么多。”

    “我们之间还用客套!”

    又商谈了一会,罗布巴找来几个杂役,把玉瓶、箱子都搬上马车,随恭庆王回府。

    黑星王刚才带着几个下人,去看御赐的府宅。过了约一个时辰,几人兴高采烈,买了一大堆东西,说说笑笑进了屋。

    “你应该去看看,御笔题写‘神武将军府’,气派非凡,丝毫不比国鼎公府差。”黑星王笑着道,“你现在与皇帝两清咯。”

    两人都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