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聊天群:千古一帝锦标赛 » 第42章 瑞雪兆丰年,蝗灾要过去了

第42章 瑞雪兆丰年,蝗灾要过去了

    随后,朱元璋也没再吊百官的胃口,将朱豆的发现经过一一说了出来。

    只是将朱豆发现的过程换了一个说辞,什么地里突然生出独眼石人,每日暴涨一分啊,然后自己把这独眼石人砸碎,发现这石人的眼珠子竟是一颗豆子,于是就把抠了出来。

    随着朱元璋话说完,百官们彻底傻眼了。

    半颗随手埋在花盆里的豆子,不施水不施肥,竟能亩产千斤?

    甚至一季只要三四个月?

    直接给朝堂百官们整不会了。

    朱元璋也知道这事儿百官们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毕竟自己这个见识过聊天群的神奇之处的穿越者都觉得不可思议,更不要说这些土生土长的大唐人了。

    于是,朱元璋果断下令道:“即日起,划皇城西部良田百亩种植朱豆,以做种子,这百亩良田种满朱豆之后,便分发天下,鼓励百姓种植!”

    ……

    皇城西隅,是隶属于老李家的一大片良田。

    是的,皇帝也是有地的,虽然从名义上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其实皇帝还是有私有的田地的。

    只是这田大多数时候都是做做样子,或者说象征意义居多。

    根据周礼典籍《礼记·月令》记载,每年开春之际,要选择一个吉日,天子带领公卿、诸侯、大夫们,“亲御耒耜”,到专门开辟出来的一块,叫做“藉田”的土地上去耕种。

    这块地就是传说中的“一亩三分地”,长十一丈,宽四丈,分为十二畦,中间交由皇帝亲耕,三王九卿负责两侧陪耕。

    这种皇帝亲自下地犁田的仪式,被称为“亲耕礼”或者“耕耤礼”。

    而除了这一亩三分地是朱元璋和百官们种植外,其余地方其实都是靠宫里的太监们打理。

    当然,这一亩三分地其实后续也是靠太监们打理。

    如今朱元璋既然决定推广朱豆种植,自然不会把这么大一块良田荒废掉。

    由那半颗朱豆培育出的数十斤朱豆被均匀的播种在了“藉田”上。

    或整颗掩埋,或切块掩埋,也有的是培育发芽后才掩埋进去……

    因为朱豆是新型作物,朱元璋自然是要实验出最合适的培育方式,这朱豆被切块乃至培育发芽自然就是为了筛选出最合适的种植方式。

    又三月过去。

    风平浪静。

    朝堂百官们齐聚“藉田”,准备开始挖朱豆。

    因为朱元璋对朱豆的上心,这次的种植过程堪称是精之又精,全程有小太监记录朱豆的生长情况。

    这三个月来,朱元璋也大概总结出了朱豆最佳的培育方式。

    首先,培育发芽后种植的朱豆存活率要远高于直接掩埋的。

    其次便是切块和整颗掩埋的了,两者差别不大,但切块后的朱豆对薯块釆用草木灰涂抹一下切口会更好。

    而朱豆种切后,只要朱豆的芽口正常,一般三个芽,便可以直接栽种了。

    总的来说,这朱豆可以直接种,但是不排除有一部分会腐烂,这样很麻烦,而且腐烂的朱豆会影响那一片土壤的,可能后期移栽的时候,其它的苗子也会烂掉。

    等等……

    但即便是为了实验最佳的培育方式,一亩的朱豆存活率依旧达到了近八成。

    随着“吉时”到来,朱元璋高声宣令:“开挖!”

    场面瞬间变得热火朝天了起来。

    为了“亲耕藉田,以为农先”,这次挖朱豆的都是朝堂的官员们。

    于是,一大批穿着朝服的官员们哼哧哼哧的举着锄头,汗如雨下。

    就算只有一亩见方的地,也给这些官员们累个够呛,武将们还好,最起码力气充沛,文官们就惨了,平时别说耕地了,十指都不曾沾过阳春水!没挖两下就直呼“噫吁嚱”……

    虽说这活儿挺累人的,但能跟皇帝参加亲耕,朝臣们也感到莫大的荣耀。

    于是,小半个时辰过去,这一亩三分地便被挖了个空。

    看着堆成小山的朱豆,百官们已经麻木了。

    挖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怎么这么高产,如今看到挖完后的场景,已经没那么惊讶了。

    很快,便有负责统筹的小太监报告了此次朱豆的总量。

    足足四千五百斤!

    “这朱豆的存活率将将八成,一亩三分地的八成也就差不多一亩地,一亩地,产出朱豆四千五百斤!”

    朱元璋喃喃自语。

    “若是把这朱豆都培育发芽后再掩埋……”

    朱元璋简直不敢想象!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大唐,再不惧怕蝗灾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唐得此祥瑞,简直是天下万民之福啊!”

    随着统计出来,魏征直接高声长呼,扑到朱豆堆上一阵痛哭流涕。

    虽然魏征是个文官出身,但却是刚才挖朱豆最热情的一批人之一,甚至和武将们比也毫不逊色。

    朱元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魏征,是个良臣……’

    ……

    此次的朱豆除了拿出一千斤用作种子,再度培育外,其余的三千五百斤便分发给了群臣,让群臣百官们一起种植。

    毕竟皇城内不过只有百亩地,一千斤已经足够种植了。

    把多余的朱豆拿出来给官员们一起种植,也能让朱豆更快的推广开来。

    朱元璋向收到朱豆的群臣们讲解了朱豆的种植要领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培育朱豆种子行动,便在大唐展开了。

    ……

    又三月。

    皇城内的百亩地,共产出朱豆三十八万余斤。

    因为是大面积的种植,在照料上自然就没有那么精细了,但朱豆的亩产值依旧达到了恐怖的三千八百斤!

    如果再算上分发给百官们的朱豆,最起码把朱豆种遍整个关中已经没有问题了!

    而足足大半年过去,如今也已经跨入了冬月。

    气候开始转冷了,再加上大唐百姓们夜以继日的捕杀蝗虫,整个天空已经几乎看不到蝗虫的影子了。

    蝗灾,也要过去了!

    终于,贞观二年冬月十日,一场大雪缓缓飘落,让朱元璋喜极而泣!

    瑞雪兆丰年!

    大雪会冻死土壤中的蝗虫幼卵,也就是说,明年不会再有蝗灾了!

    “宣!本月十九日,朕要于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