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聊天群:千古一帝锦标赛 » 第41章 种在花盆里的土豆?不,是朱豆!

第41章 种在花盆里的土豆?不,是朱豆!

    朱元璋难以置信的伸出手,扒拉开豆子周边的泥土。

    受花盆的限制,豆子都被挤在了一起,周围的泥土都有些硬邦邦,让朱元璋有些费力。

    终于,周边的泥土差不多清理了个干净,朱元璋大概估算了一下,这里边的豆子,差不多能装满五只那样的木桶有余。

    也就是说,这豆子的产值能达到粟米的五倍有余!

    最最关键的是,这豆子明显是受到了花盆容积的限制,很多都扎堆到一块儿去了,而且,这豆子当初是朱元璋自己种的,别说精细的种了,甚至就是随便挖了个坑丢进去!

    如果放在土里种?

    朱元璋甚至不敢想象!

    “臣妾当初就没想过这东西还能发芽,也没施水施肥,这花盆更是放在宫里,连太阳都没晒到,只是后来发芽了,臣妾才把它挪到宫外,晒晒太阳洒洒水……”

    马秀英在一旁捂着嘴惊呼。

    “祥瑞啊!这难不成真是仙人之物?若稍稍精细一点种植,这东西岂不是能达到亩产千斤,甚至两千斤?”

    朱元璋看着一地的豆子神色复杂,若大明当初有这样的祥瑞……

    “而且……臣妾还有一个消息……”

    马秀英欲言又止。

    “噢?”

    “这豆子,生长周期有些奇怪……怎么说呢,臣妾有种感觉,似乎土上的秧苗不是那么重要……”马秀英犹豫了一下说道。

    “什么意思?”

    朱元璋有些不解。

    “就是,这秧苗或许是臣妾施水不当,后来就蔫了,臣妾以为这豆子养不活了,才好奇的把这土挖开……”

    马秀英话音刚落,朱元璋就想通了关键。

    马秀英的意思是,这东西不怎么依赖土上的枝叶!

    也就是说,蝗灾期间也能种植!

    毕竟蝗虫只会吃土面上的植株,又不会钻到土里去吃东西!

    一时间,朱元璋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甚至觉得自己在做梦!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虽然全民灭蝗,但其实是有那么几分“穷兵黩武”的意思在里面的。

    说白了就是背水一战,如果蝗灾没过去,那大家一起玩完。

    如果运气好,蝗灾过去了,大唐的民生、财政起码也得休养生息个数年才能缓过劲儿来。

    但如果将这土豆推广开来,别说眼前的蝗灾会对大唐造成什么影响了,甚至大唐能借这个机会腾飞而起也说不准!

    朱元璋猛的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疼,不是梦!’

    “祥瑞啊!祥瑞啊!大唐有救了!”感受到脸上的痛感,朱元璋兴奋高声嘶吼。

    “得把这豆子推广开来!先在皇城内大面积种植,然后推广给天下万民,有此祥瑞,大唐何愁蝗灾之苦!”

    说着,朱元璋就把地上的豆子收拢到一块儿,随后便叫来了一个小太监。

    “给朕把这些豆子看好了,丢了一颗,拿你人头是问!”

    小太监退去后,朱元璋兴奋的抱着马秀英连啃几口,眼中满是惊喜之色。

    感受到朱元璋内心的欣喜,马秀英擦掉了脸上的口水,笑着恭贺道:“恭喜陛下得此祥瑞,如今是否该给这豆子取个名字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反问道:“大妹子可有什么建议?”

    “这豆子生在土里,不若就叫土豆?”马秀英轻声问道。

    “土豆……土豆……”

    朱元璋念叨了几声,摇了摇头。

    “不妥,这名字不好听,这豆子当初我们也没当回事,随意丢在一边,可哪曾想生出的果实堪比粮食界的帝皇一般,这经历和朕当初何等相似,不如就叫朱豆好了!”

    “也算是以此来缅怀一下咱们的上辈子了!”

    马秀英闻言点了点头。

    “此名寓意甚好,臣妾便恭贺陛下喜得朱豆了!”

    ……

    翌日,又双叒早朝。

    这次,百官们有些诧异,大唐灭蝗的行动已经走上了正轨,所有的事情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这个点突然上什么早朝?

    这不耽误事么!

    礼拜完毕,朱元璋没让百官们等,直接就吩咐小太监端上来了一个盖着红布的木盘。

    “诸卿,今日早朝朕有一事宣布,喜事,大喜事!”

    百官面面相觑。

    而此时的长孙无忌心里一个咯噔。

    昨日,陛下似乎是歇在马贵妃的的宫里的,今天就宣布喜事,难不成……

    “陛下,不知何喜之有?”

    长孙无忌硬着头皮站出列问道。

    朱元璋赞许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这货现在越来越有眼力劲儿了,都知道捧哏了。

    于是,朱元璋轻咳了两声:“祥瑞!我大唐天降祥瑞!”

    说着,朱元璋伸手将木盘上的红布掀开。

    “此物名唤朱豆,乃是一农作物,亩产……千斤有余!”

    长孙无忌瞬间松了口气。

    ‘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原来是朱豆啊!等下……亩产多少?’

    长孙无忌猛的瞪大了眼,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珠子差点从眼眶里掉下来。

    “陛下,您方才说亩产多少?”

    朱元璋自信一笑道:“亩产千斤!甚至不止!”

    哗!

    满朝哗然!

    大唐的粮食亩产不过两百五六十来斤,这直接翻了四倍?

    ‘这怎么可能!’

    这样的想法出现在了朝堂百官们每一人心中。

    此时,魏征出列了,皱眉询问道:“陛下,不知这亩产千斤,可是需要精心照料,对土地是否又有什么需求?”

    魏征此话一出,百官们齐齐望向了朱元璋。

    显然,魏征一语中的,若是这朱豆需要精心照料,而且非沃土不能种植,那亩产千斤虽然依旧恐怖,但也不是那么不可思议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

    “若是不能推广开来,朕至于称之为祥瑞么?”

    随后,朱元璋脸色肃然,高声宣道:“此物,朕当初只是随意埋在土中,一月未施肥,一月未施水,一月未曾日晒!但,依旧亩产千斤!”

    百官再次哗然!

    一月未施肥施水,甚至连太阳都没照射到,你吹牛逼吧!

    当即,就有人质疑。

    “陛下,一月未曾施肥施水臣倒是能理解,这未曾日晒,陛下是否有些夸大其词了?”

    魏征皱眉提问,又接着说道:“近日连连大旱,日头迅猛,陛下难不成还是种在树荫下的不成?”

    朱元璋点头肯定。

    “不错,朕虽然未曾将其种在树荫下,但却是将其种在宫中的花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