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聊天群:千古一帝锦标赛 » 第34章 朱元璋要和“神明”作对

第34章 朱元璋要和“神明”作对

    朱元璋的记忆一瞬间就被拉到了曾经。

    至正三年,濠州发生旱灾。

    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幸亏邻居心善,给了他们一块坟地。

    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就将父母安葬在邻居的土地上!

    蝗灾……蝗灾!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双眼瞬间变得通红!

    这是极度的震怒!

    但,无可避免的,朱元璋的心里升起了一丝恐惧!

    蝗灾夺走了自己至亲之人的性命,如今……竟又要再来一次么?

    朱元璋身体都微微有些战栗,看着眼前的使臣,声音颤抖的询问道:“蝗灾……规模几何?”

    “回禀陛下,蝗灾初起,但……见其规模,只怕唯有遮天蔽日才能形容……”使臣犹犹豫豫的回复道。

    “遮天蔽日!遮天蔽日!”

    朱元璋怒骂一声,随后喝令道:“着令下去!我大唐举国上下全民灭蝗!凡捕蝗一斗者,奖粮一斗!捕蝗一石,奖粮一石!”

    朱元璋刚开口,使臣便惊恐的跪倒在地上,连声祈求。

    “陛下!不可啊!一切的灾祸皆因人而起,蝗灾是上天降下的灾祸,以惩罚无德的世人,唯有祭祀或者祈祷方能消解上天的震怒啊……”

    “一派胡言!”

    朱元璋一脚踹翻了使臣。

    “百姓以谷为命,这东西吃谷子,就是吃百姓的命!这天下万民是皆是朕的子民!若百姓真有过,那便是朕的过错!这蝗灾若真是有灵,就该让它们来蚀食我的心肺!而不是残害百姓!”

    “着令下去,即日起,官府出资,鼓励民间捕杀蝗虫!就按朕说的办!凡捕蝗一斗者,奖粮一斗!捕蝗一石,奖粮一石!”

    ……

    第二日,早朝。

    朝堂震动。

    在这个迷信的年代,别说百姓了,就是朝堂上的官员也认为蝗虫是上天降下的灾祸,故此才有“蝗神”的存在。

    朱元璋下令举国范围内捕杀蝗虫,在大唐的官员们看来,简直就是在跟上天作对!

    群臣激谏!

    朱元璋被气得吹胡子瞪眼,但这会儿大唐官员们的“风骨”就展现出来了。

    突出的就是一个求死!

    这是一件让朱元璋很费解的事情,在大明的时候,朱元璋把朝堂官员们都杀怕了,虽然官吏们依旧顶风作案,但最起码是害怕被自己杀的。

    但大唐的这些官员们是怎么回事?

    一个个嚷嚷着求死!

    似乎在大唐官员们的概念里,脖子上顶着的那个不叫脑袋,叫负担!

    一个个巴不得朱元璋把他们赐死,而后从脖子里重新长出一种叫风骨的东西,脑袋这东西丢了就丢了,一定得让风骨长出来!

    尤其是魏征这货,这货说到激动的地方,甚至喝令让小太监端个木盘上来。

    “今日我死,以此盘盛我头颅,传示各地!”

    朱元璋直接给整懵了。

    我堂堂皇帝,杀个蝗虫还不能杀了?

    但很快,朱元璋就找到了原因。

    在大明的时候,官府出面赈灾灭蝗已经是一件很习以为常的事情了,民间虽然有拜蝗神的存在,但也都是小猫三两只,没什么大的影响。

    但大唐不一样,这时候蝗虫的地位极高。

    别说官府组织灭蝗了,就连官府自己都祭拜蝗神!

    按照朱元璋的推测,大概率是历经了唐、宋、元三个朝代的发展,才让蝗虫掉下神坛。

    但此时的蝗虫,犹在神龛之上!

    自己要做的,就是和“神”作对!

    早朝最终还是以朱元璋和群臣们闹了个不欢而散的结局结束。

    ……

    太极宫。

    朱元璋眉头紧皱,暗暗思索着该怎么说服百官们灭蝗。

    经历过大明王朝的大杀四方,朱元璋也知道单靠杀是治理不了朝政的,尤其是如今大唐初立,跟脚不稳,如果一味的追求杀伐,只会让大唐倾覆。

    “咚咚咚。”

    三声门响。

    朱元璋头也没抬的唤了声“进来”。

    以往这个点,大概率就是马秀英来了,朱元璋也没多想,继续翻看着奏折。

    来人施施然的走到了朱元璋身旁,轻声开口。

    “陛下可是为了蝗灾之事发愁?”

    声音婉约如玉,但却不是马秀英的声音,而是……

    “观音婢……你怎么来了?”

    朱元璋抬头,讶然看着来人,面前的可不就是长孙皇后么。

    长孙氏轻轻一笑,如沐春风,将手搭在了朱元璋的脑门上,食指轻揉朱元璋的太阳穴。

    “今日臣妾听闻了陛下和朝堂百官的争执,心想着陛下估计又得犯头痛了,便过来替陛下揉揉。”

    这么久过去,朱元璋对长孙氏也不再抵触了,伸手将长孙氏抱在自己腿上,让其侧对着自己。

    “其实还好,若这些人好生和朕商议也就算了,偏偏这些个愣头青一句两句说不通,便脖子一硬,来一句‘那陛下便杀了微臣吧’,实在是让朕难做……”

    长孙氏半倚在朱元璋身上,掩嘴一笑。

    “陛下说的该是魏征吧?他这人虽说性子耿直了一些,但也是忠良之臣,只是事关蝗虫这一事,有些脑筋转不过来罢了!”

    长孙氏说着,又用大拇指按在朱元璋太阳穴两边,稍稍施加了一些力道,旋了几周。

    经过长孙氏的按摩,朱元璋感觉自己的确放松了一些,苦笑一声道:“何止是转不过来,简直就是榆木脑袋!蝗虫不过就是一虫子,和朕扯什么蝗神不蝗神的,简直……”

    朱元璋话音未落,又诧异的看向长孙氏:“观音婢竟不劝诫朕莫和蝗神作对?难不成不觉得蝗虫是上天降下的灾祸了?”

    长孙氏温柔一笑,掰正朱元璋的脑袋,直视着朱元璋的双眼。

    “臣妾愚昧,不如陛下圣明,自然也觉得蝗虫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可臣妾一个妇道人家,自从嫁给了陛下,陛下便是臣妾的天,是臣妾的神明,焉有顾彼天而失此天的道理呢?”

    “陛下既然要和上天作对,那臣妾自然是和陛下并肩作战,无怨无悔!”

    看着长孙氏眼神中的坚定,朱元璋心里一阵唏嘘,难怪长孙氏能以一介女流名留青史,果真不是没有道理的。

    “观音婢……”

    朱元璋刚想开口,长孙氏又轻按住了朱元璋的嘴唇。

    “其实,蝗灾和朝堂上的事,也不是没有迂回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