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聊天群:千古一帝锦标赛 » 第33章 平反李艺竟不是当前阶段的目标?(加更)

第33章 平反李艺竟不是当前阶段的目标?(加更)

    “嘶!”

    朱元璋眼神大亮。

    这炒豆丝儿一入口,一股清爽的口感便弥漫了朱元璋整个口腔。

    这御膳房的厨子也机警,往里加了些胡椒和醋,带着些许酸辣的口感让朱元璋直呼过瘾。

    “大妹子,你尝尝,这不愧是一个积分换来的,这口感,值了!”

    朱元璋伸出筷子夹了一筷子炒豆丝儿,递到马秀英嘴前。

    马秀英好奇的吃了一口,眼神微亮。

    “不错,带着土腥味和植物特有的清新味道,似乎的确是挺特殊的。”

    可随后,马秀英眼神又变得黯淡了一些:“可惜了,若是能把那豆子种下就好了,这几日臣妾或许是不习惯大唐的口味,吃东西总觉得没什么胃口,若是能种下这豆子,臣妾也不必每天烦恼吃些什么了……”

    朱元璋尴尬一笑,自己也没想到这豆子生吃不咋地,炒熟了味道这么好。

    “赶明儿朕就去淮西招一批厨子进宫来,他老李家的厨子做饭是不怎么的……”

    朱元璋随口打了个哈哈,就把这事儿翻篇了。

    两人就着一碗米饭,便把一盘炒豆丝儿吃了下去,朱元璋没吃多少,倒是马秀英几乎吃了一大半。

    夫妻两个多年未曾这样坐在一起吃饭了,马秀英一碗饭吃得格外香。

    一盘炒豆丝儿炫完,看着轻拍肚皮的马秀英,朱元璋也知道这羞羞的事儿又得延后了,干脆便出门转悠去了。

    据李世民所说,燕郡王李艺的造反是在正月十七日,也就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后了,虽然李世民说了李艺会被左右之人所杀,但朱元璋还是想多做一些防备。

    有备无患。

    自从之前的火铳建功之后,朱元璋也同样吩咐工匠们夜以继日的研究、仿造火铳。

    单靠聊天群携带火铳还是太浪费了,这东西只要有个现成的去仿造就行了,毕竟原材料这年代都不缺,唯一的黑火药还被袁天罡给折腾出来了。

    火铳的研发是长孙无忌管的,到底是自己的大舅哥,用的也放心。

    而且长孙家也掌管着大唐的铁矿冶炼,专业刚好对口。

    ……

    正当朱元璋准备溜出宫去看看火铳的进度的时候,朱元璋遇到了一个人。

    长孙氏。

    一见到长孙氏,朱元璋下意识的就犯怂了。

    受李世民的记忆干扰,朱元璋总觉得面对长孙氏的时候,自己像是个负心郎一样。

    可朱元璋刚想转身退去,脑海里又浮现了“往日”的种种记忆,硬生生的停住了步子。

    “皇后,怎么今日有闲情出门溜达了?”

    朱元璋尴尬的打了个招呼。

    长孙氏眼神一黯。

    竟……连称呼都这般生疏了么?

    以前叫我观音婢,如今竟直呼我皇后!

    长孙氏刚想说点什么,但又想起了自己这会儿是有正事,连忙脸色一肃,回禀道:“陛下,妾身听闻泾州最近有些异常,事出突然,特向陛下禀报。”

    “哦?异常?”

    朱元璋微微有些诧异,长孙氏又是怎么知道的?

    似乎是看出了朱元璋的疑惑,长孙氏解释道:“我长孙家主做铁矿生意,近日销往泾州的铁矿比往日多了近两成,臣妾私自觉得不妥,特来请奏陛下。”

    “两成?”朱元璋略微皱眉。

    两成的铁矿看似不多,但放在一州之地数量就可观的多了,如果不出意外,这些铁只怕都是拿去做兵器了。

    李艺还当真是有了反心呐!

    长孙氏不知道朱元璋已经知道了李艺密谋造反,解释道:“嗯,往年虽然每逢春耕之际,铁矿的交易量会变多,但今年多的有些反常,臣妾是担心……”

    长孙氏忧心忡忡的望着朱元璋。

    看着长孙氏这幅表情,朱元璋心里莫名的一酸。

    虽然因为马秀英的到来,自己“冷落”了这位皇后,但长孙氏依旧时刻关心着自己,关心着大唐江山。

    作为一个皇后,长孙氏无疑是极为合格和优秀的。

    “观音婢……”

    朱元璋下意识的就嗫嚅了一声。

    “陛下!”

    听到这熟悉的称呼,长孙氏双眼通红!

    情不自禁的,俩人就抱一块儿去了!

    许久,甚至朱元璋自己都感觉到自己都有些燥热的时候,这才猛然惊醒。

    “泾州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此事朕会注意,观音婢身子欠佳,切莫太过劳累……”

    说完,朱元璋落荒而逃。

    看着朱元璋慌乱的背影,长孙氏嘴角勾起了一丝甜蜜的笑容。

    ‘陛下还是当初那个陛下么……’

    ……

    贞观元年,正月十七日。

    燕郡王李艺占据泾州造反,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

    朱元璋早有准备,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伐。

    李艺兵败溃逃,行至宁州边界的乌氏驿站(今宁夏固原东南),被左右杀死,传送首级到京师示众。

    随后,朱元璋赈济反州,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反风波被迅速的平定下来,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也消弭不见。

    借此机会,同年九月十二日,派遣使臣巡视各州遭害的农田,救济、慰问贫民。

    ……

    但此时,朱元璋很纳闷。

    因为自己的当前阶段竟然还没结束。

    ‘难不成……目标错了?’

    朱元璋心里一慌,从李世民的记忆中朱元璋看出了李世民的性格。

    这人不说别的,最起码绝对是一个堂堂正正之人,应该不至于糊弄自己吧?

    这才让朱元璋选择了相信李世民,并没有去兑换先知卷轴。

    而且,李艺也的的确确造反了啊!

    可为什么当前阶段还没结束呢?

    难不成是哪里出了什么纰漏?

    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时间一晃而逝,朱元璋身在大唐的第一个年头很快过去,因为不知道当前阶段的目标,朱元璋只能秉承着一个皇帝该有的职责心,对朝堂民间之事兢兢业业。

    大唐初立,民间因战乱导致的流民无数,不少百姓深受饥寒之苦,不得已卖掉自己的孩子。

    贞观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朱元璋派遣使臣巡视关内各地,拿出钱财珍宝帮助饥民赎回这些卖掉的孩子,在民间赢得一片赞誉。

    二十三日。

    有就近的使臣返京禀报,让朱元璋知道了一个让自己惊怒交加的消息。

    蝗灾,来了……